第二轮修志工作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一、二轮修志工作回顾
xx年以来,应该是《**县志》(—1990)出版以后**县地方志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全县先后编纂出版了《**一中五十年》、《**县外事志》、《**县国土资源志》、《**县交通志》、《**县扶贫志》、《**县林业志》和《**县政协志》,整理出版发行了《富州县志点注及资料辑录》,完成了《边防一团团史》、《**县军事志》的初审。可以说**县地方志事业由此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xx年11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标志着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正在全面展开。为全面推进全县第二轮修志工作步伐,县委、县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县志 (199l—xx)编纂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县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行文规范》和《**县部门志和乡镇志编纂实施方案》等文件,正式启动全县第二轮修志工作。xx年6月举办了全县第二轮县志续修业务培训,组织志办人员参加了省、州地方志工作会议和修志业务培训会,明确了地方志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工作步骤和工作职责。为整体推进修志进度,促进各方的联动,县委、县人民政府于今年3月11日召开了有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和撰稿人员参加的全县第二轮修志工作推进会议。在原来的基础上对县志续修又作了安排和部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针对业务方面也作了培训。还汇编印发编写了《**县第二轮志书编纂工作指导手册》和《**县地方志通讯》等指导性资料。
从xx年6月全县第二轮县志续修业务培训以来,安排有撰稿任务的各部门(含省州驻富单位)、各乡镇共103个。截止xx年5月22日,按要求上报领导小组、修志机构的撰稿单位96个,落实撰稿员单位96个。民政、经济商务、气象、档案、食药品管理、森林公安、总工会、海关、团委等9个单位报送了初稿,分别占应上报数的93%、93%和7.7%。国税、地税、工商、司法、法院、经济商务等单位还专门就修志问题,到县志办沟通、咨询和了解相关的情况和信息,十分关心和重视县委、政府对此次修志工作的安排。但仍有少部分单位是什么情况都没变,什么信息都没报,什么反应都没有。可谓“一片寂静,鸦雀无声”。直到现在连最基本的领导机构、撰稿员都没有落实。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现阶段修志工作面临的问题比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各承编单位对县志续修认识不一。从参加会议情况看,有的是主要领导参加,有的是副职参加,有的是没有领导参加,有的是具体撰稿的修志人员参加,有的是凑合着人数顶替参加,有的甚至无人参加会议;从上报的修志登记表看,有的是主要领导分管,有的是副职分管,有的到目前为止登记表未上报,分管领导和撰稿员迟迟未落实;从业务方面的联系看,有的认为修志是志办的事,与本单位(本部门)没多大关系,采取应付式的态度。对县志续修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不统一、不到位,没有真正领会县委、政府的修志会议精神。会不开,事也不落实。这里面有领导的因素也有撰稿员的问题。最关键的还是领导的认识问题。
(二)各承编单位工作启动迟早不一。行动早的现在完成了初稿;滞后一点的,在撰写稿件;落后一点的,还在拟定方案、设计篇目;更落后一点的,还在落实机构和人员;最落后的是 “按兵不动”,目前毫无结果。这同样和领导与撰稿员有关。领导重视、安排得早、行动快的单位(部门),工作启动就快,各项事宜安排妥当,人员就位早,效果也出得快。反之则不然。
(三)各承编单位撰稿员“功底不深不一”。由于过去参与编修县志的老同志调的调、退的退,几乎没有在位的。要找一个能“带班”的都非常困难。从专业的角度上讲,包括县志办在内的撰稿员及其编辑,都没有修志的经历,也没有参加过3个月以上的专业培训,都属于“自学成才”系列。从专业性、行业性、学术性来讲打的都只是“擦边球”。因此,“功底不深不一”显而易见。
(四)极个别承编单位撰稿员“人”“业”不一。大多数单位(部门)对此次修志非常重视,对具体的撰稿员是优中选精,都尽量挑思想素质高、文字功底好、有一定实践经验、有较为丰富社会阅历的人员承担撰稿任务。但却有少数承编单位是搞应付性的,凑个数了事,滥竽充数。不把修志当回事,其结果是“专业不对口”让木工去充当医生,人和事不对口,“专业不对专人” 造成“人”“业”不一。其结果是“有效无效,已经责任尽到”,只有过程而无结果。
(五)稿件质量不高,其完整性有待完善。从目前已经交稿的民政、经济商务、气象、档案、食药品管理、森林公安、总工会、海关等几个单位的稿件情况看,除民政、经济商务、气象、档案、团委5个部门的稿子脉络和框架较为完整外,其余的都只是以偏盖全,局部的反映了一下,口号式的东西多而实质性的内容少,涵盖不了本单位(本部门)的全貌,反应不了真相。既不全面也不翔实,不可入志。
以上种种,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和对策加以解决,难以确保修志工作的顺利进行,健康发展。
三、对策措施
(一)解决思想认识,营造修志氛围。xx同志指出:编纂新方志,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一项认识过去,服务现在,开创未来,不仅有近期社会效益,而且可以产生久远社会效益的意义重大的事业。国家副主席xx在宁德考察时说过一段话:要马上了解一个地方的重要情况,就要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这是我的一个习惯。过去,我无论走到哪里,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地方志,这样做,可以较快地了解到一个地方的山川地貌、乡情民俗、名流商贾、桑麻农事,可以从中把握很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可谓“开卷有益”。
修志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其意义,说通俗一点,就是使我们做一个明白人,“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对于我们,只有加深对历史的掌握和理解,才能“以古为鉴,鉴古知今”,不重复历史上的错误,才能使人们从一种混沌状态,转为一种清楚明白的状态,才能知道过去人类社会种种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从两位领导的谈话中不难看出,修志是存史资政的根本目的和归宿。各承编单位特别是主要领导应该站在“又好又快”为全县著书立志的高度加以重视,负起责任,把思想统一到县委、政府的要求上来。必须明确修志是各单位(部门)共同的责任;是对本单位、本部门、本专业的历史记载和记述;是对对本单位、本部门、本专业的所作所为及其成果进行真实写照。本次修志展示的将是全县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各个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修好本轮县志,将具有划时代标志的这段历史留给后人,意义十分深远而重大。
(二)领导重视,撰稿员负责。首先领导重视,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平常所说的组织保障。由于受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和现行制度的制约,人们对许多事情的重要与否的理解,常规性的往往是通过主要领导对该事的重视程度来判断的。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乡镇,只要是局长、主任、书记、乡镇长亲自主持的会议或者事务活动,收效一般都好,反之就一般。所谓的“身先士卒”道理就在于此。对修志来说也一样,作为主要领导,只要主持并安排,效果肯定会出来。具体如何做,视本身的事务情况,可亲自抓也可交由副职安排具体的工作人员来完成。只要主要领导重视了,组织也就有了保障,机制就可以顺利运行。反过来,如果主要领导不关心,不参加会议,不安排任务,对其他同志的汇报不加以重视,那么事情搁浅也就是必然的事了。其次撰稿员负责,就是要求撰稿员按照要求认真负责地对志稿进行资料搜集、篇目(条目)设计、稿件草拟、资料审查、稿件完善等等。遇到困难和问题主动向领导汇报和请示,也可将自己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来讨论和参考,争取领导的支持,促进工作的开展,达到共商“志事”的目的。
(三)合理配备人员,保证“来之能战”。编修地方志要求撰稿员不仅要有很高的文字综合能力、表达能力、组稿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有不耻下问的求是态度。当然,天文地理样样通,经济政治一一懂的最好,但这是上天一样的难求,也不实事求是。然而,一些部门(乡镇)随意将此项任务安排给工作时间不长、对本部门(乡镇)的历史和工作不熟悉、对地方志的要求不了解的同志,这也是一种“凑合”的行为,当然不行。搞出来的稿子,不是缺要素,就是缺数据,达不到入志的要求。事情是做了,但效果没有,事半功倍,得不偿失。因此,合理配备人员,保证“来之能战”是具体撰稿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应引起高度重视,确保具备条件人员的就位。
(四)注重学习,加强指导。一是除了各承编单位撰稿员要下苦功夫潜心学习外,县志办人员无一例外,按照每周集中一学的惯例和自学结合的办法,认真学习方志方面的书籍、材料、报刊、杂志,也可以从网上查阅相关的理论性文章。从中汲取有指导性的营养成分,做到“内强素质”。二是加强与周边同行的对话。要象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一样既“走出去”又“引进来”。就是要通过“走、访、询、探、看”的方式,与周边同行沟通,交流思想、了解“行情”、借鉴经验,取人所长补我之短。三是加强县志办与各单位(部门)、各单位(部门)与单位(部门)、乡镇与单位(部门)、乡镇与乡镇的联系和沟通,推广先进的经验和做法,通报工作的进展情况,共同研究、探讨和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县志办要站在全县的高度抓好指导。
(五)强化督查,确保工作的落实。对本次修志,虽然县委、政府发了文开了会,作了安排部署。但部分部门(乡镇)为何迟迟不动,或者动作之慢。除了承编单位的因素外,与我们的督查落实,跟踪问效不到位也不无关系。“重要的事一定督办,督办的事一定重要 ”的行政执行理念在部分部门(乡镇)的领导层和干部职工中或多或少存在。这犹如以上所说的领导重视问题一样,什么事列入了督查的内容,就办的顺利。否则反之。因此,一定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修志督查制度。根据进度情况和任务期限,按月、按季度、按年度或适时通报情况,检查督促工作的落实结果,并将此列入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和行政执行能力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