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范文大全»工作报告»调研报告»县小康进程分析

县小康进程分析

    党的xx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xx大的胜利召开为新世纪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实施拉开了序幕,大会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xxxx’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并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得到实惠的历史性成就中,业已存在的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差异而造成的区域性的中西部差距以及省内间的地区差距不容忽视,那么在小康进程中我县究竟身处何处?与小康存在多大差距?今后努力的方向何在?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所谓“小康”一词源于《礼记》是指仅次于“大同”理想社会的一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社会状况,凝聚着炎黄子孙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企盼。邓小平同志1979年首次提出了“小康生活”概念。现在我们所提到的小康既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及相应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阶段性标志,包括人们衣、食、注行和生存环境等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其进程可划分为小康生活水平总体实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个阶段。
    1992年5月国家统计局“小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在考察了大量国际标准并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分别从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文化素质与居民健康、精神生活、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城市、农村和全国的“小康”量化标准。1995年国家统计局与国家计委又联合制定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一整套系列指标体系,其中综合了城乡基本情况,体现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指标体系为:
    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
    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
    单位
    80年
    小康值
    权数
    一、经济水平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
    778
    2500
    14
    二、物质生活
    48
    收入
    居住
    营养
    交通
    结构
    2、人均收入水平
    (1)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2)农民人均纯收入
    3、人均居住水平
    (1)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2)农民人均钢木结构住房面积
    4、人均蛋白质摄入量
    5、城乡交通状况
    (1)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
    (2)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
    6、恩格乐系数
    元
    元
    平方米
    克
    平方米
    %
    %
    974
    315
    5.5
    4.5
    50
    2.8
    50
    60
    2400
    1200
    12
    15
    75
    8
    85
    50
    16
    6
    10
    12
    5
    7
    6
    8
    3
    5
    6
    三、人口素质
    14
    文化
    健康
    7、成人识字率
    8、人均预期寿命
    9婴儿死亡率
    %
    岁
    ‰
    68
    68
    34.7
    85
    70
    31
    6
    4
    4
    四、精神生活
    10
    10、教育娱乐支出比重
    %
    3
    11
    5
    11、电视机普及率
    %
    11.9
    100
    5
 &

nbsp;  五、生活环境
    14
    12、森林覆盖率
    13、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点
    %
    %
    12
    15
    100
    7
    7
    总计
    共16项分指标
    100
    根据以上标准,我县完成小康进程如何,达到小康值多少,距离小康水平还有多远。根据掌握的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比较:
    一、小康进程分项测评
    1、经济水平
    全县经济发展水平连上新台阶,在1990年全县gdp12209万元的基础上,分别于1992年、1994年、1996年、1998年、xx年、xx年跨越15763万元、23688万元、52098万元、64397万元、76005万元,到xx年全年gdp达到118529万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3.7%,实现了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均gdp水平也由1990年的354元增至xx年的2896元。
    但在小康进程中,仍存在小康前进步伐迟缓。xx年人均gdp水平按1990年价格计算为1685元,实现小康程度62%。
    2、物质生活。
    收入水平的增加是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决定因素。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扩大就业机会,政策性调资等使城乡居民收入得到快速增长。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0年的333元增加到1418元,是1990年的4.3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1.8%。扣除物价因素,换算成1990年价格为668元,仅完成小康进程的38.6%.
    随着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住房制度的改革与不断完善,人们的居住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县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平方米,超过小康标准平方米。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为15.7平方米,超过小康标准0.7平方米。
    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结构的变化充分反映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从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来看,恩格尔系数即是食物性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90年的65.1%下降到xx年的63.3%,距小康值差13.3个百分点。我县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接近全市水平。
    城乡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观。至xx年底,我县城镇人均拥有铺路面积3.6平方米,与小康标准相差4.4平方米,农村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3.6%,高于小康标准值8.9个百分点。
    3、人口素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起着决定性作用,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是生活质量高低的综合反映,是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文化方面看,全县的各类教育事业持续得到健康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率到xx年达到100%,成人识字率为98.52%,高于小康值13.52个百分点,达到了小康标准。从健康方面看,xx年人均预期寿命68.1岁,距小康值还有1.9年,我县的婴儿死亡率xx年为11.4‰,达到了小康标准(31‰)。
    4、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的改善与提高是小康生活标准的一个重要标志,说明小康生活水平进一步推进。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非食品性支出增多,居民耐用消费品增多,消费娱乐档次上升,手机、电脑等逐步走进平常百姓家。xx年,我县电视机普及率达到80%,其中城镇电视机普及率基本达到小康标准值100%。农村电视机普及率为66.1%,差小康标准值3.9个百分点。
    5、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的改善,是小康生活水平的另一重要标志。从小康标准设定的反映生活环境的两项指标——森林覆盖率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比来看:我县森林覆盖率已达24.75%,城乡环境和生态有较大改观,超过小康标准设定的15%的小康值。xx年我县已达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
    二、全县康进程总评
    xx年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一心一意搞建设,真抓实干谋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进步,全县小康综合实现程度为61.97%。但各项指标实现程度差异大,指标间参差不齐,核心指标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完成62%、38.6%。接近小康标准的只有行政村通公路比重,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农民人均钢木结构住房面积、成人识字率、婴儿死亡率、森林覆盖率、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点。社会发展指标接近或达到小康值,经济发展指标距小康值差距大。小康之路,任重道远,重点难点在农村。从全国、全盛全县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在少数民族地区。我县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到xx年底,我县还有贫困人口32570人,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水淹区、半淹区移民生活困难。xx年我县人均gdp2896元,按90价计算仅为1685元,离小康值2500元还差815元。人均gdp2500元换成现价计算相当于4277元,现价人均gdp还差小康标准1394元。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18元相当于90价668元,与小康值1200元相比差532元。90价小康值1200元相当于现价2546元,现价农民人均纯收入差小康标准1082元。
    三、对我县推进小康建设的建议
    在全国、全省的带动下,我县正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掀起建设小康社会的高潮。根据人均gdp折算成美元测算,在xx年实现程度的基础上,必须持续xx年保持gdp增长率在10.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至2013年底才达到人均gdp800美元的目标,比全国人均gdp达到800美元以上总体实现小康生活落后了十多年。小康建设任重道远,根据普定的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力争使gdp增长率在未

来十年内保持在10.5%以上,保证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社会财富的积累协调同步。只有经济稳定高速的增长,才能使城乡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也只有经济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才能进步,人们精神生活才有物质基矗
    (二)大力推进我县工业化进程。当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不少经济学家预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厂,因为我国除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外,还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在世界能源越来越短缺的情况下,这一设想不无道理。而我们普定又是能源丰富地区,大力发展顶尖技术的加工、电力、制造工业是我县增强实力,致富奔小康的最佳途径。中央在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后,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西部的能源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这一设想提供了坚实的基矗大量引进技术管理人才,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使企业蒸蒸日上。废弃一批没有竞争力、技术落后、管理落后、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同时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起点高,技术先进的客商来我县安家落户。选择一批既能充分利用我县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又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产业带动大的行业,作为普定工业发展的重点。从而实现富民与富县的经济实力同步。
    (三)树立精品意识,不断加快我县旅游业的步伐。发展旅游业同发展工业一样,是我县早日腾飞的一只翅膀,他不仅是高效益的行业,还能极大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同时,解决就业问题。当发展农业的空间和潜力越来越小时,发展旅游业还可以推进城镇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从深层次上解决农民收入过低和社会二元结构问题的解决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优美的环境也能吸引人才,这种能量对加快我县的发展不可估量。
    (四)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加快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其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在现有条件下快速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极大地丰富城乡市场,满足全县人民物质生活需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从小康指标体系上看,这对加快我县的小康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在农民有一定自我发展能力的地方,采取积极的信贷政策,增加对农业生产资金贷款,引导农民成立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以农产品为主的食品加工工业,形成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一条龙,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加快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五)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减轻人口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压力;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和其他形式教育,让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
    (六)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人才的合理流动,加快推行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形成多层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七)继续抓紧抓好新阶段扶贫工作,利用政策和法律手段缩小贫富差距,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受益。
    (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从县到乡要突出抓好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提高农村水、电、路、邮、广播电视的畅通质量,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小康建设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为了顺利推进小康建设,需要制定长远的发展建设规划,形成以电力、加工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和旅游同步前进的格局,在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早日实现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