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范文大全»文秘知识»会议发言稿»小康要全面    健身要全民

小康要全面    健身要全民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人的身体健康、体质强壮便是题中之义,更是前提条件,因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身体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只有人拥有了健康,才能拥有万物,反之,将失去一切。过去的几年里,我县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工作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作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有五个乡镇被评为省体育先进乡镇,一个乡荣获省体育特色乡称号,一批基层单位和个人被评为全国、省、市先进集体和个人,体育人口不断增加,群众体育意识有效提高,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比赛热热闹闹,竞技体育水平大幅跃进,向国家和省市运动队、学校输送了包括王成意、江浩俊、卢文华、康宏伟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运动员。

一、实施“五搞”战略,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

我县作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和宁波市全国城运会体育贡献奖得主的支点在哪里?41%的体育人口,雄厚的群众体育基础。目前,我县人民群众健康第一、生命在于运动等观念深入人心,在清晨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利用晚间、日间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人数在不断增长,锻炼的对象也日趋全面,有由老人和孩子向中青年人群发展的趋势。去年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二期工程第一阶段承上启下的一年,由于年初非典的影响,群众体育活动受到一定影响,但广大群众的健身意识也因非典而空前高涨。去年至今,我县在社会各界的热心支持下,以县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为核心,县体育中心和13个体育单项协会为依托,举办形式各异的大小群众体育活动140余次,参与群众人数达到30万人次。各类群体活动的开展,极大营造了全民参与体育健身的氛围,创造了全民参与体育健身的机会,同时丰富了全县群众业余文体生活。

群众体育的目的是实现全民健身,群众体育要体现在群众性、广泛性上,力求全方位地启动、全社会地铺开,争取全民的介入参与。但仍凭体育行政事业机构的力量,仍用习惯的“包办”、“独办”的方法,是难以开拓和拓展体育工作新局面的,也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为此,必须坚决坚定地实践体育社会化的路子。为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推进全民健身,我们着力采取了“五搞”战略:一是县级以上大型体育比赛依托社会来搞。采用“体育搭台,企业唱戏”的做法,不仅缓解了体育部门经费紧张的矛盾,而且企业通过出资取得冠名权或广告权,各得其所,实现双赢,从而推进了县级以上体育活动大张旗鼓地开展;二是单项基础体育赛事依托协会来搞。为满足不同体育项目爱好人群的需求,我们对各类体育单项组织提出了“活动要都搞和多搞,每年至少开展4次以上单项性体育赛事”的要求,充分发挥已有13个协会的助手、桥梁作用,调动协会“人才库”优势,激发他们的热情及兴趣,利用他们各显神通的社会活动能量,搞活单项基础体育赛事;三是基层农村体育活动依托基层单位来搞。对于基层农村体育活动,我们充分发动各镇乡街道、企事业单位的文化站、体协、工会、团组织,利用空闲时节,采用小型多样、简单易行、人们乐于参加的方式广泛开展;四是节假日体育活动依托部门携手搞。丰富节庆日群众业余生活是我们政府体育部门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为此,我们紧紧抓住传统节假日契机,发动各级、各个体育部门和单位,一起携手开展热热闹闹、轰轰烈烈、风风火火的节庆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节日文化氛围;五是个体体育健身活动依托政府搞。对个体的体育健身活动,我们充分利用政府行政手段,加强体育宣传,提高全民健身意识,设立晨、晚健身点,培训社会指导员,安装健身路径器材,促使更多的人们参与进来、活动起来、锻炼起来,使全民健身运动在我县得到有效开展和不断普及。

二、统一思想认识,正确理解贯彻《纲要》的重要意义

为了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国务院于1995年6月20日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共有5个部分26条,分别就“面临的形势”、“目标和任务”、“对象和重点”、“对策和措施”、“实施步骤”作了阐述和明确。在当前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开展“两型”和相关效能建设的背景下,贯彻实施《纲要》,推进全民健身具有更为现实和积极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看:

第一,贯彻《纲要》、推进全民健身,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认真学习和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弘扬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光辉题词精神,保持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保证,是保证体育事业在新世界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而贯彻《纲要》,推进全民健身,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是关系亿万人民健康的大事,也是培养和造就体魂强健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的根本保障。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国民素质,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迫切需求。因为一个健康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一个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

第二,贯彻《纲要》、推进全民健身,是履行政府部门职责的需要。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县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它承担着贯彻党的体育工作方针、政策和县委、县府确定的工作任务,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县级以上大型体育赛事、安排节假日体育竞赛,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积极组队参加省、市各项体育比赛等一系列职责任务。贯彻《纲要》、推进全民健身,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而政府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政府行为的起点和归宿。在当前全市上下深入开展“两型”和机关效能建设的形势下,以全民健身为目标,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包括身体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贯彻《纲要》、推进全民健身,是全面繁荣体育事业的需要。我们所说的体育,既包括群众体育,也包括竞技体育。体育事业的全面繁荣,不应是也不会是群众体育或竞技体育的单方面繁荣,因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是辩证的统一,各有特点,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转化。单方面繁荣只会导致相互的不协调和发展步伐的不一致。而贯彻《纲要》、推进全民健身,是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个体育工作根本任务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第四,贯彻《纲要》、推进全民健身,是满足人民群众自身需求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已经不单单追求物质的要求,也注重精神的需求,更渴望身体的健康。因为一个健康的、充满生机活力的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才能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意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必然会越强烈。从而会变体育健身为自觉行为,把参与体育锻炼当作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某种角度讲,贯彻《纲要》、推进全民健身,也是生活福裕了的人们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不自觉行为。

三、建立“五大”平台,确保全民健身计划有效实施

下一步,我们将以健全和完善推进全民健身开展的组织网络服务、技术辅导、活动推动、群众参与锻炼、奖励激励等五大平台为重点,确保全民健身计划的有效实施,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从而为我县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1、加强体育社团建设,建立组织网络服务平台。以体育单项协会为主要形式的各类体育社团是人民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的桥梁和纽带。我县十分重视体育社团建设,至今已建立了钓鱼协会、老年体协、门球协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太极拳社、篮球协会、健身协会等13个体育单项协会,会员3000余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体育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参加体育的意识与日俱增。为了满足不同体育爱好人群的需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体育社团建设,建立健全组织网络服务平台。一是根据群众呼声和实际需求,按照自愿的原则,计划组建竞技麻将协会和中老年人比较喜爱的健身球、操协会,扩大体育社团(协会)数量和范围。二是积极响应“农村体育年”号召,在全县18个镇乡街道建立各单项体育协会的分会,延伸触角,健全农村体育服务网络体系,“十五”期未全部建立。三是在各协会已设立联络员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协会党支部,加强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确保协会活动文明、健康、合法、有序开展。四是按照各协会组织章程,及时进行改选,不断“吐故纳新”,把社会上热心体育、爱好体育且经济上有一定实力的人员充实到协会班子里来,促使各协会、各社团充满生机活力。

2、壮大体育指导员队伍,建立技术辅导平台。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是带动、辅导、普及全民健身活动的一股支柱力量,在倡导文明、科学、安全健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通过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培训学习考核,我县有三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220名,其中荣誉国家级2名,一级6名,二级8名。为进一步壮大体育指导队伍,发挥他们的技术辅导作用,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大力举办县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计划每年举办2—3期,力争在2005年末达到每千人配备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目标;二是加强已取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书的人员“充电”工作,深化业务和理论学习,同时通过“送出去”培训的办法,增加一、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比重,进一步完善比例结构,以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健身开展;三是建立体育指导员定期联络联系制度,加强交流,互通信息,共同提高;四是把体育指导员有计划地选派、送入到全县各个晨、晚健身点,尤其是要注重街道社区、农村村镇的选配力度,使社会体育指导员真正发挥其技术指导作用。目前全县共有30余个晨、晚健身点,至2005年末,我们将力争使每个点配备2—3名指导员,指导、辅导群众的健身锻炼,培养体育兴趣,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3、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建立活动推动平台。体育的生命在于“赛”、在于“动”。比赛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激发人们对体育的兴趣。赛多了,必然会形成一种浓郁的体育氛围,增强全民体育健身意识,起到“杠杆”作用。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竞赛“杠杆”作用,我们将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来开展各类活动赛事,充分发挥各体育社团(协会)开展单项性基础赛事,充分结合现有场馆设施和条件,引进高档次、上规模的体育赛事,起到示范、引导作用,每年计划举办国家级赛事2次,省级赛事2次。各类体育活动,要以“小康体育”、“小康社会”建设为主题;要重视搞一些小型多样,群众乐于参加又易于普及的体育活动;要积极引导、督促各部门(系统)、镇乡街道、企事业单位在传统节假日大力开展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通过每年举办100次以上的大小各类体育活动赛事,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在我县蓬蓬勃勃地开展。

4、大量安装健身路径器材,建立群众参与锻炼平台。按照宁波市体育局“1154”健身工程部署,我县从2001年始至2003年底共投入200余万元在全县18个乡镇街道安装了健身路径器材56套(处),此项工程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被称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全民健身路径器材的安装,不仅为群众置设了活动场地,而且创造了锻炼环境,群众参与锻炼的人数不断增加,全民健身活动日益普及,体育人口快速增长,效果十分明显。为了更好地普及全民健身,推动各项体育活动开展,我们将继续大量置建全民健身路径器材,根据财力安排,今年计划投放50套,近三年内做到逐年增加,投入重点确定为街道社区和镇乡农、渔村。争取在2010年前,我县每一个社区和70%以上自然村都有一套以上健身器材。

5、健全完善考核评比机制,建立奖励激励平台。我们在对竞技体育业训教练员和运动员按照成绩大小、贡献多少给予奖励的基础上,将对在群众体育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指单位或社团协会组织)、标兵(指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对在推动全民健身中确有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建立先进津贴制度,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县体育总会和体育管理部门要逐步探索对各体育单项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优评先的办法措施,不断强化对他们的管理,强化对他们的激励机制建设,共同深入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扎实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更好地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