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范文大全»文秘知识»会议发言稿»文明生态村创建经验

文明生态村创建经验

固安县林城村从四个方面
加大文明生态村建设力度

固安县林城村于2003年5月份由原林城一村、二村、三村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新班子上任伊始,转变观念,大胆创新,修路、建厂、助学、扶贫,搞绿化、兴文化,仅用一年的时间,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文明生态村。
建班子——发挥能人效应。林城村隶属固安县牛驼镇,有780户、3100口人,5046亩耕地,年人均纯收入4980元,以传统滤芯产业远近闻名,拥有一批固定资产百万元以上的个体私营企业大户,吸引了各地千余名打工者。随着个体私营企业的迅速增加、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引发的新矛盾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一是原有的三个行政村村务管理各自为政,村民居住混杂、地块交叉、街路共用,给村街的整体规划带来难度;二是原有企业大都是一家一户的作坊式生产,没有发展空间,缺乏有效管理,信息封闭,无序竞争现象严重;三是位于村主路上的集市秩序混乱,阻塞交通,管理难,搬迁更难。面对这些问题,在县乡领导的支持引导下,决定取消分立格局,成立林城村党总支和林城工作委员会,对原三个村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2003年5月1日,经过村民选举,由15人组成的林城村党总支和工委正式成立。新班子在保留原三个行政村班子的骨干力量外,选举两名本村的企业家为林城村的带头人。齐润连,是一个拥有恩康医药化工原料有限公司、馨绿洲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的农民企业家,也是一名具有28年党龄的老党员。刚过不惑之年的张海桥依靠自身的智慧和拼搏,建立了金海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康益泉度假村等省内外知名企业。在林城村党总支和工委选举中,他们众望所归,分别当选为总支书记和工委主任。面对党组织的信任和父老乡亲的厚爱,面对十六大提出的发展文明小城镇战略带来的大好机遇,他们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了这一历史性的重任。以“办实事、求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工作准绳,一心扑在事业上。为保持村班子的先进性和连续性,村里又新发展了5名年轻的班子候选人,由现任工委副主任负责传帮带。一年来,一班人团结一心,以身作则,带领全村群众紧锣密鼓,大干苦干,咨询、规划、设计、施工,以惊人的胆识和超强的魄力使林城村彻底变了样。
抓经济——扭住第一要务。没有经济的大发展,其他无从谈起。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坚强的领导班子为林城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何在全县的经济发展大局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如何使林城村在更高的品位上实现更快的发展,村班子成员首先想到的是规划。他们邀请铁道部规划设计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园林景观系专家来为本村描绘“蓝图”,制定规划。在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策划下,充分依托106国道、京九铁道、京开高速纵贯全村的交通优势、长期从事滤芯规模加工的产业优势和地热、矿泉水丰富的资源优势,完成了全村的产业定位和发展规划,确定了建设林城现代生态农业温泉旅游区的构想,以“农村城市化、工业规模化、农业公司化”为目标的现代化生态新村应运而生。目前,他们先后与北京工商大学、清华大学等13所首都高校签定协议,在林城村西部开发建设占地2000亩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实行公司化管理,订单化销售;同时,由中国民生银行投资建设占地800亩的中国饮食文化博览园,由外企投资建设占地1200亩的高尔夫球场已达成协议;占地500亩的生态别墅家居园、300亩的跑马射击场、320亩的金海度假村文体中心完成规划设计。
背负着全村几千父老乡亲的重托,齐润连、张海桥上任后几乎没睡过一个整夜觉,没有吃过一顿踏实饭。为了使村里传统的滤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形成规模竞争优势,他们召集全村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会反复商讨、论证,通过村民集资160万和每亩租赁费2万元,在村东部规划出580亩地用于建设工业区,把全村200多户从事滤芯生产和汽车配件生产的个体企业全部迁入,实现了规模效应。目前,全区水、电、暖、通讯等配套设施已经完成,70户企业开始入驻建设,其他企业也已达成意向,实现了工业生产由家庭作坊式向现代企业化的转变。
迈出了第一步之后,他们又开始筹建奶牛场。为鼓励没有从事工业生产的农户加入牛奶生产行列,村集体主动投资150万元建设养牛基地、饲料仓库等基础设施,联系引进国外优种母牛,负责提供技术服务、保证青储饲料,由村集体出面为每户入场农户联系50%的投资贷款,并确保牛奶销路。半年过去了,场内的奶牛由200头发展到300头,入场经营户只提供劳动力和部分资金,负责奶牛饲养和管理,其余的就是踏踏实实、毫无顾虑的等待回报。
重生态——大搞形象建设。形象不仅直接关系招商引资,而且可以影响人的思想,改变人的行为。林城村投资400万元,修建了长5000米的高标准环村公路和长1000米通往京开高速公路出口的景观大道,并启动了占地100亩的北京943路公交车站工程,真正实现了“一个小时进京下卫”。为改变村街原来柴草乱堆、垃圾乱倒、私搭乱建的混乱局面,林城村投资200万元对村内42条横街、63条胡同全部实施硬化,投资50万元安装路灯600盏,在所有道路两侧栽植法桐等观赏树3100株,在环村公路、景观大道两侧绿化带内栽植杨树四排、12000株;同时拆除、取缔所有乱堆、乱建现象,实现道路通、路面清。为保持硬化和净化成果,村集体又投资15万元在各条街路设置高标准垃圾箱130个,购置专用环卫清理车2辆,洒水车1辆,组建了13人的专职环卫队伍,村内生产、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全天候保洁。另外,投资50万元建起了占地20亩的集贸市场,成立4个人的专职管理小组,负责维护市场秩序和环境卫生。现在,全村大力发展青储饲料,总量已达650万斤,既为奶牛场提供了优质饲料,又避免了秸杆、柴草入村,保持了村街内整洁、美观。
树新风——精神与物质并重。林城村在短短时间内彻底大变样关键在于群众的积极参与,而群众拥护的关键就在于新任班子的感召力。在每次班子全体会议上,村党总支书记、工委主任都在强调:一定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不能致富,就是我们无能。住在村子一公里之外的张海桥一年来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5点准时起床到村子、到正在建设的工业区、到刚刚利用废旧坑塘改造搬迁的市场走一走,听一听村民的呼声,看一看工程的进度。村工委副主任姚贺光也和书记主任一样,每天开着私家的车,忙着公家的事,联系小区入住企业,协调地块、清运垃圾,筹建奶牛场等。村干部的奉献精神时时刻刻感动着村民。在筹集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齐润连、张海桥每人率先捐款30万元,之后不到10天时间,就有210余户村民自发捐款25万元,其中多的上万元,少的三五元,既有古稀老人们捐的儿女们的孝敬款,又有孩子们积攒的压岁钱。在清理侵街占道过程中,村班子两名成员率先拆除了自家有碍规划的影壁和院墙,而村民尹和则硬是把新建的住房主动拆除了,损失了10多万元不说,还为村里修路捐款1万元。在建牛场、建工业区、修环村路过程中,涉及200多户村民的耕地,但在调整地块时没有一名群众提出反对意见,完全服务村集体的安排。另外,在村里修路的四个月时间里,没人拿过集体一块砖,没人提出一句要工钱,体现了群众全力支持集体发展的决心。
为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林城村由集体投资完善了原有的70人的梆子团、60多人的秧歌队和30余人的乒乓球队,新添置了各种器材和服装。节假日,村民们组织在一起扭起秧歌、跳起现代舞,表演精彩戏剧,把群众的生活渲染的丰富多彩。为鼓励和支持教育事业,村集体决定对村里考上大学、大专、中专、高中的学生分别奖励10000元、8000元、6000元和3000元奖学金。今年高考结束后,村里就支出7万元用于奖励大学生和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并组织秧歌队敲锣打鼓把钱送到学生家,受到群众的热烈称赞。村民齐国强是一个光棍汉,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为救济他,今年村集体无偿出资为他盖了三间门脸房,并将他安排在村环卫队,每月发给工资300元。像他这样的特困户,村里还帮扶了3个。为优化社会风气,村里将原有的一个红白理事会发展为三个,全村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都交由理事会负责统一筹办,杜绝了大操大办现象。同时,在村东规划了占地70亩的公墓,将全村分布在各地块的土坟全部迁入公墓内,并在其间栽植了松柏等观赏树,既寄托了亲人的哀思,又达到了移风易俗、美化环境的目的。
今后,林城村还准备为村里建一所高标准的学校和农民培训中心,为村民通上宽带网和有线电视,打几口深水井让家家户户喝上纯净的自来水,使每人都享受医疗和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