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三分钟演讲稿范文一:人生的旋律
人生匆匆不过数十载,我们如何能抓住这指缝间流逝的光阴?如何能让生命活得更有质量呢?我想,唯有在我们懂事之时起就做到勤学、识礼、求实、奋进,才能让我们延长生命的长度,提高生命的质量。如果说人生是一部乐曲,那么勤学、识礼、求实、奋进就是人生乐曲上的四个主要音符。
第一音符:勤学
张衡曾说过:“人生在勤,不索何获。”高尔基也说过:“天才出于勤奋。”这些话都说得千真万确,古今中外,几乎所有取得突出成就的人都有一部勤学、刻苦、奋斗竞争的历史,绝少有靠投机取巧取胜的。东汉的孙敬和战国的苏秦悬梁刺股,而成为著名的政治家;波兰的居里夫人十年如一日勤奋研究科学,才发现了贡献全人类的镭元素;歌唱家宋祖英勤奋练声,才会在世界音乐大厅维也纳唱响全世界。成为名人需要勤学,普通人完成事业也要勤学。农民种田要勤才有收获,2人生产要勤才有效益,商人做生意要勤才有利润。学生学习要勤才有成绩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唯有勤学至老才能立足于社会。
第二音符:识礼
勤学使我们长知识,但光有知识没有礼节也是行不远的。知书还要达礼!只有勤学识礼才能为自己增添魅力和光彩。
“识礼” 既要懂得礼仪,知道礼节,深知做人的道理。
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礼”的成语,像:彬彬有礼、知书达礼、恭而有礼等。我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最看重一个“礼”字。从一个“礼”字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识、品格,识礼之士必是个有修养、有文化的得体之士。“识礼”是对别人和自己的尊重,“识礼”是与人交往的“试金石”。一个人不识礼必成孤独无援的人,一个国家不识礼必成为必塞落后的国家。在这个合作的社会里,唯有“识礼”才能和谐致远。
第三音符:求实
“求实”,顾名思义就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是勤奋刻苦,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就是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这就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必要条件。
古人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作为当代学生,我们也需要不弄虚作假的学习态度。不复制别人的答案,不滥竽充数。既要追求和掌握真理,又要排除各种干扰勇敢地去坚持和捍卫真理。在这个务实的社会里,唯有“求实”才能文明进步。
第四音符:奋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周易》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癫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几千年前的古人都知道此理,何况文明社会中的我们?
人要保持一颗自强不息的心,要与困难做斗争,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在这个危机四伏的社会里,唯有发奋图强、勇于创新,才能迎难而上。
我们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玈途的花季,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初中阶段正是人的身心和智能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显著的时期,也是我们掌握知识、塑造自我的黄金时期。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为将来用我们的勤奋,用我们的学识,用我们求实奋进的精神去优雅地摘取成功之果而奋斗。
“学海无涯勤为舟,与人相处礼为上,求实务实是真理,奋发进取永不息。”同学们,真心地希望勤学、识礼、求实、奋进四个音符为你的人生乐章谱出华丽的旋律!
中学生三分钟演讲稿范文二:诚信与道德
《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没打借条。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儿子叫到家,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但朋友的儿子很惊愕,坚决不受,笑道:“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有口头告诉我有这事。”蔡嶙说:“借条就在我心里,不在纸上,心中的诚信才是根本,你父亲知道我是个讲诚信的人,才没有告诉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岂能失信呢?”最后还是把黄金还给了他。该故事发人深思之处在于蔡嶙所言,借条、契约、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约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诚信更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没有道德上的“慎独”自律,就可能去钻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义务于不顾。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敬重,人们心目中的诚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就是人们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它要解决的是“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我应该怎么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应该怎么做事?二是我应该怎么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过前者表现出来。道德信仰涉及这两个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个方面。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怎样做人的设定,是对理想人格的设定。道德信仰以人格来证明或显示人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价值。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又是对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高低有序的道德价值观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整体,道德信仰又对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所说的“诚”是真实无欺的意思。天是真实无欺的,人也应该追求真实无欺。达到至诚就能使人感动,达不到至诚就不能使人感动。荀子也重视“诚”,认为“诚”是所有德行的基础。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的是《中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可见,至诚是一种尽性知天并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这是中国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过神学,而从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从相信人性善并通过尽性知天的途径,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做出了很多伤天害理之事。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当前,在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在加强诚信教育中,我们应高度重视道德信仰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