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范文大全»演讲稿»文明礼仪演讲稿»生态文明建设讲话

生态文明建设讲话

同志们:

为落实密云县xx年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意见,县农委、县生态办在这里举办创建生态文明村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各乡镇主管乡镇长、生态办主任、驻生态文明村包村工作队成员和列入xx年重点创建生态文明村的支部书记、村主任。我们举办这次培训班的目的,是让大家进一步提高对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明确生态文明村的创建标准,理清思路、掌握方法,抓住机遇、奋发有为,把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推向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

去年3月25日,我县召开“迎奥运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动员大会,提出“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用4至6年时间,实现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目标。应该说,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它把全县人民的思想统一起来,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踏上了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伟大征程。

去年是生态县建设的宣传启动年。万事开头难,尤其是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在全国刚刚起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我们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干,边探索边实践边创新。可喜的是我们广大干部群众敢于迎难而上、披荆斩棘,经过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xx年初确定的12大类65项生态县建设重点工程全面完成。

一是科学编制生态县建设规划。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按照“内外脑结合,以我为主”的原则,根据国家级生态县考核标准,结合北京对我县的功能定位,编制了水平较高的生态县建设规划。8月30日,规划通过了市环保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专家们一致认为,我县的生态县建设规划达到了全国先进水平。9月28日,规划通过县人大审议批准,上报国家环保总局备案,我县正式列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第一梯队。

二是搭建六大平台,开展三项工作,形成良好的创建格局。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全县的创建工作形成了城市和农村两大阵六大平台。在城市开展创卫、创模活动,在农村开展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活动,在精神领域开展创建首都文明县活动,在各行各业开展“行业创绿”活动,在开展六项创建活动的同时,大力实施全民素质提高工程、生态县建设重点工程和生态经济发展工程,为实现生态县建设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去年,我们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为着力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量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我们提出了“高标准、低成本、能承受、可推广”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原则,创造性地实施“三治五化”工程,解决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安全饮水等问题,初步建立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系统。在这方面我们成绩是非常显著的,太师屯、溪翁庄两个镇创建成北京市环境优美乡镇,其中太师屯创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有51个村通过北京市生态文明村考核验收。

三是打造了生态密云品牌,老百姓得到了实惠。通过创建首都文明县,举办xx密云首届生态文化节、休闲经济论坛、生态知识大赛、生态县建设百村行等活动,让生态县建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打造了“生态密云、休闲之都”品牌,密云在首都乃至全国的知名度也有很大程度地提升。通过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工作,部分村庄环境显著改变。村民们告别了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土的日子,垃圾污水少了,街道路面平了,居住环境美了,村庄夜里亮了,生态文明村有了雏形;通过户厕改造,10000多户农民用上了水冲式厕所,家庭卫生好了,苍蝇蚊子少了,有效的抑制了一些疾病的传播;沼气池的建设、节能吊炕的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使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

今年3月2日,在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上,王孝东县长明确提出xx年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目标是:巩固xx年创建成果,进一步提高创建工作水平,推进创建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确保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通过考核验收,抓好6个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确保55个行政村达到生态文明村验收标准,抓出5?8个在北京市较有影响的生态文明示范村,各项创建创出一批精品、典型。

根据这个目标,我们将xx年确定为镇村环境整治年,在全县广大农村普遍开展以治理垃圾、治理脏乱、绿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重点抓好“三边一线”55个行政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治五化四进村”工程(“三治”即:治理垃圾、治理污水、治理脏乱;“五化”即:绿化、美化、硬化、净化、亮化;“四进村”即:医疗服务进村,商业连锁进村,科技文化进村,有线电视、信息网络进村),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载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今年是“xxx”规划的开局之年,是生态县建设全面实施的一年,能否出色完成今年的创建任务,直接影响着“xxx”规划目标的实现,影响着生态县建设的成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工作是生态县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应该说今年确定的55个重点村,从创建任务和工作难度来讲都比去年大。因为去年确定的54个重点村,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可以说是有一定基础的。而今年我们确定的55个重点村,主要选择“三边一线”,考虑的是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重点部位,基础条件各不相同,从整体上讲不如去年。再加上xx年,全市各区县都将全面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将有更多的区县加入创建行列。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潮头争锋,不进则退。

二、提高认识、理清思路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生态文明村是什么关系,这是大家必须明确的,如果我们认识不深刻、思路不清晰,就没法给群众讲明白,稀里糊涂的搞创建,效果肯定不会好。

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提出为我县生态文明村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因地制宜优化农业结构,发展新产业;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应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比生态文明村所涵盖的内容更全面,要求更高。

我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生态文明村,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备的指标体系,它只是一个宏观的战略目标。而我们正在创建的生态文明村,有3大项15小项考核指标,对村域规划、村容村貌、产业结构、饮用水源、垃圾处理、畜禽养殖等都有明确的考核标准,所以说,我们从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创建生态文明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基本吻合,我们密云就是通过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生态文明村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大家都是农村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只有提高对生态文明村的认识,才能把握创建工作的主动权,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基础。没有生产发展,就谈不上生活宽裕,没有生产发展,就没有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光靠政府投入不行,归根到底要通过自身发展生产,增强集体和村民的经济实力来实现。当前,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如何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经济、增收致富,是农村基层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思路,要针对农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经营难以与国际国内大市场有效对接的问题,强化基层组织的经济功能,大力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帮助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增收致富。凡是有发展产业基础和条件的村,都要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组织发动党员干部发挥带动示范作用,采取有效办法培育、组建各种符合需要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和帮助农民加强经济合作。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不少成功的例子。例如,咱们密云净土、净水、净气,为发展无公害蔬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可是蔬菜卖不上好价钱,销路成问题。河南寨套里村积极探索,一方面把菜农组织起来建蔬菜基地加强管理,一方面跑销路搞订单蔬菜签订购销合同,有的老两口紧靠一个蔬菜大棚,每年就收入一万五千元。再如石城、不老屯、高岭等地成立板栗协会,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没入会的村民板栗3块钱卖不出去,入会村民的板栗三块三,人家到家门口收购,村民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是切入点。去年我们通过“三治五化”改善村容村貌,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发现不少问题。一是有些镇、村在创建工作中,没有深入贯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还不同程度存在为创建而创建,重形式轻内涵的现象,不切实际,贪大求洋,钱没少花,劲没少费,但效果不好,老百姓并不满意。二是有些村创建工作重建设轻管理,没有研究建立保持村容整洁的长效机制,就为拿块牌子,验收完了马上反弹,村庄环境还是脏乱差。当然这只是个别现象。其实在建立长效机制保持村容整洁方面,我们也有很好的典型。比如太师屯镇前南台村通过保洁员自愿申报、公开选举的办法,提高了村民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调动了群众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在治脏治乱方面,溪翁庄镇石马峪村把每月30日定为“环保大集日”,村民用自家的或捡来的1公斤白色垃圾到村委会换取一袋洗衣粉,不仅使村内的白色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受到群众欢迎,还使村民乱扔乱倒的陋习得到改变,环境意识深入人心(他们的经验在十里堡镇得到推广和创新,用白色垃圾换二锅头,老百姓更高兴,干劲更高)。朱家湾村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模范作用,分片包片,定岗定责,通过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发动、组织村民参与生态村建设,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规划是前提,植树造林是重点。北京市生态文明村指标体系第一条就要求编制并实施村域规划。以前,由于没有专门的农村规划编制导则,我县大部分村庄没有做过规划;在村庄建设上,缺乏对农民的指导;农房低水平重复建设,村庄建设缺乏特色。通过总结xx年生态文明村建设经验,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规划是龙头,好的规划也是生产力。只有抓好规划,才能逐步改变村庄建设杂乱无章、水平低下的问题,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在做规划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为规划而规划,要深刻领会生态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要站得高、看得远,跳出农村看农村,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多方面考虑,做到远有目标,近有计划,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

无论是做规划,还是搞建设,我们都应该把植树造林摆在及其重要的位置。刚才在“三至五化”中提到了绿化,但我觉得强调的不够,有必要把它单提出来讲一讲。什么叫做生态,到处都是光秃秃的水泥路面,见不到绿树成荫、闻不到鸟语花香能叫生态吗?所谓生态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实际上相对于硬化、亮化来说,绿化的投入并不大,街道、庭院栽植柿子、香椿、红果、花椒等经济树种,既绿化美化了环境,还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这是我们很容易做到,老百姓很容易接受的,恰恰由于认识不够被我们忽略了。常言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栽树,树必然成就我们,这是造福字孙后代的好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有一点认识我们必须明确,硬化、亮化虽然需要大量的投资,却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而绿树掩映、硕果累累的生态村庄却非三年五载不能见到成效。所以说创建生态文明村什么是硬件、什么是软件,这得辩证的看。应该说现在栽树还不算太晚,希望大家考虑考虑,我想今年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从植树造林开始。

三、求实创新、奋发有为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把“三农”问题摆在工作大局的突出位置。中央连续几年的1号文件都以“三农”为主题,特别是今年的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农村的快速发展构建了广阔的历史舞台,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应该说是大有可为的。从我们密云来讲,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保护首都一盆净水的政治任务,使得我们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分外得到市委市政府乃至中央各部门地肯定和支持,应该说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个空前的历史机遇,踏踏实实的干一番事业,既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实现,也是为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作一点贡献。

虽然说农村工作大有可为,但也不是说一帆风顺。随着民主进程的加快,群众的维权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现在的村官做起来也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与村民零距离接触,一举一动都要受到群众的监督。现在老百姓讲法律、讲程序、讲民主,特别是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事,必须程序公正,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否则你就行不通。所以,我们在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以制度管人,靠制度推进”,使创建工作步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轨道。

一是要规范建设工程管理,建立、完善生态文明村建设项目申报制度、审批制度、预决算制度,对较大的工程统一实行工程招投标管理,制定统一的施工技术标准,严格建设项目验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要加强村民自治,落实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制定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规范村民行为。三是要发挥农村党员、村民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实行党员、代表包户监督制度。四是要完善农村保洁制度,实行公开招聘、定岗定责、群众监督、能上能下,确保村容村貌长期干净整洁。在推进创建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方面,县里今年建立生态文明村建设评比检查制度,定期对全县各创建村进行拉练检查,每次检查按着成绩大排队,这也是对各村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的考验。

从去年生态文明村建设试点的情况来看,凡是建设成效明显的村,肯定有一个好班子发挥着“火车头”作用。什么是好的村班子,就是书记、主任以及其他班子成员都能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就是要增强责任感,增强忧患意识,增强机遇意识。既要脚踏实地,又要敢于创新。敢于创新,就是要解放思想,敢想敢闯,拓宽视野,不甘人后。要不断超越自我,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群众投入到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中。奋发有为,就是要敢于干事,在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消极等待不行,无所作为不行,我们要坚决克服“怕”的思想、“满”的观念、“等”的意识、“懒”的作风,大力发扬励精图治、奋发进取的创业精神,敢于正视困难,勇于战胜困难,善于在困难中发现、抓住和利用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化不利为有利。

我们这次培训班安排了参观、业务培训、经验介绍和会议讨论等很多内容,希望同志们端正态度,多学多记,多交流多思考,把创建理论和先进经验与本村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确实提高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培训班结束以后,大家回去要对村里的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进行培训,通过成人学校对农民群众进行培训,发挥农民群众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尽我们最大努力,把创建工作推向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