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日子,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期关于劳模报告的节目,劳模们一个个登台演讲,陈述自己为了事业,抛家弃子,舍死忘生的经历。说到动情之处,声泪俱下,泣不成声。其中一个女性教师劳模的发言尤其叫人椎心泣血。她担任初中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为了学生能考上好的学校,她一心扑在工作上,晚上常常把学生召集到教室进行辅导,不到深更半夜誓不罢休。她有一个尚在牙牙学语的孩子,没有其他亲人照料,她咬牙把孩子独个儿反锁在家里,任由孩子自生自灭。孩子吃喝拉撒,她顾不上。饿了由他,困了由他,哭闹由他,病了还是由他。最终导致孩子病体支离,双目失明!
期末考试前,我们年轻的语文老师到河大附中教研,听了所谓的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二十七中一个姓黄的副校长作报告,听完之后,我完全没有一点身为人民教师的自豪,只有悲哀。为台上的那位“佼佼者”感到悲哀!她那催人泪下的报告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有家不回,有病不看,有孩子不管,有父母不要。”而且她还引用了一句她认为的经典“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的是神”。
在返校的路上,老师们开始了激烈的讨论,首先发言的是东校金莹老师,她说“不爱别人的孩子是道德低下;不爱自己的孩子则是禽兽不如。”因为禽兽都知道爱自己的孩子,都知道生下孩子就要对他负责。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不爱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连禽兽都不如?既然生孩子,你就要养他爱他,否则你就别生孩子!我们反思一下,如果一个教师连身心健康的“人”都达不到,又何谈“神”呢?她还讲到他们学校某班主任,到外地开会几天,一回家就听到公公说丈夫和孩子都病了,可她听说之后毅然选择了先到学校看学生。试问,难道一名教师的工作重要到无人替代的程度了吗?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在痛苦中挣扎,我很难想象教师们还能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充满自豪感。我不知道她究竟是在倡导师德还是在鼓吹残忍?一个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的人,你能指望他毫无私心的发自肺腑的爱学生吗?最后全体语文老师给这种现象定性---人性的扭曲:变态!
所以我理想中的教师职业:首先在家里能做一个好儿女、好丈夫、好妻子、好父母。他们热爱生活,从而能时时向学生传递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感知;他们享受亲人之爱、朋友之爱,从而能把自己从中感悟到的情感融入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其次,他们努力工作,享受着教育者的快乐,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能使自己不断成长。
我相信,在求实我们的学生会理解我们,张校长也会理解我们。张校长也会尽她所能为我们排除后顾之忧,让我们轻松走上讲台!
关于理想的发言稿(2):
理想与梦想
一个衣食窘迫的浪子,期待着美食饱腹的将来;一个困顿于茫茫风浪中的舟行者,渴盼着不远处能有栖脚的沙岸;一个失意的人,向往着充满欢乐的日子…
那个人可能是你眼光中的旁人,也可能就是你。
人们通常把经过一番努力成功机率极大的想法称之为理想,通常把心中似有可能又无把握的想法称之为梦。
理想是理性的思考,梦想是浪漫的情思。
因此,我们常对为了理想埋头苦干的人产生由衷的敬佩:“你的理想一定会实现。”也常对怀梦者开着善意的玩笑:“想得美,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然而,我们自己又无时不刻在做着梦,并煞有介事地在心中呐喊:“快让这美梦成真吧!”
有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人一定是坚强的人,有梦想并陶醉其中的人一定是浪漫的人。
奔向理想的道路,一般是严谨的;飞上梦想的天空,通常是自由的。
理想是沉重的,然而这种沉重常常会激发出人的最大能量,成就一个人的光辉前程;梦想是轻松的,然而这种轻松往往能消解人们心中的重负,让生活的路充满欢愉。
不是所有的理想都能实现,生活的变数常常会将个人的执着击得粉碎,有心栽花花未必开。
不是所有的梦想都无法实现,造物主的神奇也常戏弄着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无心插柳柳却成荫。
理想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古板的,让生活失去很多色彩,功成名就后是人性的悲哀;梦想又是不着边际的,容易使人玩物丧志,碌碌无为后更是人性的悲哀。
人们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有意义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呢?
失去奉献的价值观不可取,失去人本性的快乐亦不可取。
做梦的时候千万不可忘记自己脚下的路,为梦而驻足将失去做人的价值。
为了理想奋斗的同时不妨做几个自由自在的梦,只要这梦可以给你带来轻松和快乐。
真正快乐着而有价值的人,是梦和理想交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