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范文大全»思想汇报»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2015年大学生思想汇报范文

2015年大学生思想汇报范文

尊敬的党组织: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公民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大学生的友善品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具体支撑。培育大学生的友善品质,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对于大学而言,必须着力于友善规范的教育和普及、友善氛围的营造和养成、友善制度的健全和保障。

着力于教育普及。培养大学生友善品质,教育是基础。在教育内容上,一是要强化友善的道德意蕴。从伦理学意义上讲,友善是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友好、善良是其本质要义。友善是道德规范,也是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更是道德品质。二是传播中外友善思想精华。在中西方哲学理论和伦理学说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友善观点和友善思想,既要重视中华民族优秀友善观的普及,又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的友善思想;既要弘扬历史上传统的友善思想精髓,又要凸显友善道德观的时代要义。三是灌输友善品质内容和要求。深刻解读友善品质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友善品质养成提供学理支撑,要突出善良善待、和睦和爱、友好友谊、协作协助、平等平易、尊敬尊重等友善内容的教育。在教育载体上,发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创新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进大学生头脑作为关键环节,始终把友善价值观、友善道德观的教育和普及贯穿教学主要环节和教学全过程。在教育形式上,坚持做到课堂内友善专题教学与课堂外友善辅助教育相结合、友善理论教学与友善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友善的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学生友善的自我教育和学校教育管理相结合。在教育目的上,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形成这样的共识:友善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提升个体文明素养的基础工程;青年大学生的友善价值取向和友善道德品质,影响并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风尚。

着力于氛围营造。以校园文化和各类活动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发挥着友善教育的重要作用,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友善品质培养,集舆论导向、道德实践活动、文化设施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是坚持正确友善舆论导向。发挥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网在传播核心价值观中的主渠道作用,把友善规范和友善品质内容贯穿到形势政策教育、改革成就宣传、主题活动开展、先进典型报道、舆论热点引导中,弘扬友善主旋律,传播友善正能量,巩固扩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二是深化友善道德实践活动。深入开展道德实践、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等涵养友善品质的校园文明活动。发挥大学学科专业优势,组织友善道德论坛、友善道德讲堂、友善道德修身等活动,评选表彰友善道德模范,树立友善道德榜样,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三是完善校园友善文化设施。在指导思想上,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建设体现核心价值观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设施。在建设理念上,科学编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注重校园学术文化设施、行为文化设施、环境文化设施、制度文化设施的有机结合,力求实现以文养心,以文育人,以文化人,营造友善优美的育人环境氛围。

着力于制度保障。大学生友善品质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既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善于运用各各种方式方法,把倡导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友善行为,抵制伪善现象,促进向善扬善校园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为此,必须建立法治思维、政策导向、制度约束有机结合的友善保障体系。一是用法治思维规范校园文明秩序。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大学内部治理的必然要求,是大学推广和维护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证。要把大学生友善品质贯彻到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和依法管理实践中,以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增强大学生培育和践行友善品质的自觉性。加强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培育理性平和的校园法治文化,创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友善品质的良好法治校园环境。二是用政策导向保障校园文明环境。大学发展规划、综合改革措施、教学科研活动等重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要充分体现大学生友善道德规范、友善道德行为和友善道德品质的基本要义。特别是与大学生日常学习、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等密切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更要注重学科专业建设和友善价值导向有机统一、学校教育教学的局部利益与社会核心价值的整体利益有机统一,实现提升大学办学水平与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的良性互动。三是用制度约束提升校园文明水平。要把大学生友善行为作为大学内部治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制度建设和日常治理工作中。在建立健全大学内部规章制度时,要充分体现大学生友善品质的要求,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加强校园文明的考核奖惩,确保大学生道德守则和文明公约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得到落实。完善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社会实践、就业等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强化规章制度执行力,确保友善行为得到鼓励、伪善行为受到谴责,形成善人善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效应,为大学生友善品质养成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