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在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建立起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立起新的教育理论,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将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切实有效地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解决课改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使广大教师的主体合作探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教师作为教师教育的资源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合理地开发利用,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师教育的质量与效率兼顾问题,促进我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均衡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步提升。
二、工作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以深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探索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中心,坚持面向全体、分层指导、团队协助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积极推进校本教研、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高考命题趋势研究、备课组建设等工作,努力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具体措施
第一,大兴教育教学研究之风。目前,各科教材已经全面改版,且全国教材将打破传统的大一统格局,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都要组织各位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认真研究“考纲”、“命题”、“两综”,增删了哪些内容,标高有哪些变化,重难点是否转移,命题趋势有哪些特点,一切要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各位教师要认真研究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借鉴、学习先进课改实验学校的经验,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探索自主、合作、互动、开放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本学期要求40岁以下的教师至少讲一节体现新课改特色的探索课。
第三,大力推进“微型教研”、“问题教研”。“微型教研”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价值。“问题教研”主要是研究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教学之外的问题,是研究自己教室里发生的教学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教师将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放在一边,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因此,备课组要切实组织好每周一次固定的教研活动,围绕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个案和问题来确定我们要研究的“话题”。让各位教师围绕“话题”来设计教学思路,开展集体研讨,以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四,积极开展两型“五课”活动。每一位教师都要围绕课程、课堂、教材、大纲、学情,学会“设计一堂课、说好这堂课、上好这堂课、反思这堂课、评析这堂课”,在研究的状态下进行工作,研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成长的自我觉醒、自我开发和自我提升。规定每学期开展“五课”活动,即领导干部讲示范课、骨干教师讲研讨课、学科带头人讲探索课、备课组长讲汇报课、青年教师讲过关课。通过公开课、研究课、随堂听课、跟踪听课等多种方式,鼓励教师自觉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其教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艺术水平。
第五,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建立教师教学业务档案,开展“一帮一”活动,实行导师制,开展“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以发现和推广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开展教学基本功达标活动,所有青年教师必须通过普通话等级测试和计算机等级测试,接受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第六,注重总结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每个教研组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制订课题,要有组织机构、参与人员,力争出成果。每位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写一篇以上的教学论文或教学体会。年终将优秀论文结集,结集的论文将在评优、晋升考核中给予相应的考核分数。
第七,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备课组每周最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每月必须组织一次全组教研活动。各个教研组要成立一个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每学期必须组织一次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每学年评选1—2个优秀教研组,学校给予适当奖励。
四、重点工作
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检查与督促的内容为期初各教研组、备课组、科任教师的学期计划,期中的教学情况座谈与反馈,期末的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总结,科任教师的经验总结(或论文)、常规教学手册、备课笔记、作业批改、教师听课等。
2、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深入各备课组听课、评课,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搞好“以老带新”和“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培养有潜力的青年教师。
3、积极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截止xx年8月31日,凡男不满57周岁,女不满52周岁的所有在岗教师都应根据教学进度讲一节公开课并相应撰写一份说课稿,在校内或教研组内进行交流评比。xx年12月——xx年1月,各教研组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全县教学比武活动。
4、做好培优工作,各年级、各班级、各学科要实行责任包干制,将培优的具体名额分配到个人,抓好高分层,使其“扬长补短”。
5、高一、高二要抓好学科竞赛的辅导工作,本期开展一次学生小论文竞赛活动。
6、为发展素质教育,本学期举办一次大型体育艺术节。
7、确保申报两项市级以上教研课题,力争一项省级科研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