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全区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开发区工作会议要求,以创先争优为载体,夯实组织基础,提高组织影响,创新工作特色,选树党建品牌为工作目标,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开发区转型升级再突破、创新发展新跨越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要着重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1.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把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以“五个好”、“五带头”为基本要求,以“六有”为创争方向,努力做到党组织争先进、党员干部作表率、人民群众得实惠。要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组织举办系列主题活动,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力争产生一批有影响的先进典型。要大力宣传各行各业开展活动的新鲜经验和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分类指导,以通过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使创先争优活动真正成为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2.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把学习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把握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xx”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来。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要组织专题学习,重点抓好全区各级党组织面上的学习。同时,要充分发挥开发区党校的作用,加大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力度,做到全区在职党员普遍轮训一次。
3.全面贯彻落实市委扩大会议和开发区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了xx年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任务。开发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打造“五大新亮点”的工作目标,不断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发扬“三个敢于”的精神,加大“三个竭尽”的力度,以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要求,深入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努力实现开发区“xx”规划发展“开门红”。
二、以完善体制机制为抓手,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活力
1.完善干部管理机制。要积极探索机关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采取个人述职、民主评议、成效量化等方式,建立科学准确的干部绩效考评机制;要逐步扩大机关干部票决制的实施范围,将票决对象延伸到机关中层干部,使干部监督更为有效、考评更趋准确,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机关干部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要继续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一批人才充实到干部队伍中,要通过书面应试、公开演说、群众评议的竞聘方式,科学评价干部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要选配好区内新设机构领导班子,完成区内中层干部新一轮聘任工作;要把“非公企业党工干部双述双评”制度引入到岗位资格评审认证之中,形成奖罚有依据、工作表现有评价的党工干部考核机制。
2.完善后备干部培养机制。要通过考试选拨、演讲论坛、论文评选、组织考察等方式,发掘一批政治素养好、理论学识高、潜在领导能力强的青年骨干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中;通过轮岗轮训、挂职锻炼、脱产学习,使后备干部通过多岗位历练,在业务技能、服务水平、调处和履职能力等方面有明显提升;建立后备干部培训、考察、奖惩、绩效等情况的实绩档案,全面掌握后备干部的德才表现,并作为提拔任用的主要依据;扎实做好进村(社区)大学生选聘工作,举办大学生村官业务能力竞赛和评优活动。
3.完善创新人才服务体系。坚持人才优先理念,建立和完善招才选才、用才留才机制,健全和落实对人才的各项奖励、激励政策。要健全对人才创业的扶持政策,逐步形成涵盖创新型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的投融资资金扶持办法,探索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开通针对重点企业群体的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健全学术活动资助政策,鼓励人才积极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科研、交流等活动。搭建研发、检测、科技信息、技术产权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以作风和效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力度
1.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大廉政风险防控力度。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教育、权力运行监控、预防腐败、纠风和惩治腐败“五大机制”建设,建立、完善符合工作实际的配套制度。注重“工程建设、国有(集体)企业、基层”三大领域廉政制度建设。督促各职能部门、各单位抓好工作落实和队伍管理,努力做到不出事、不碍事、不误事。
2.抓好机关效率效能督查,确保党工委、管委会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要通过不断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强化权力是人民所赋,权力必须为民服务,机关就是服 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的理念。完善效能投诉和效能监察处理办法,对个别单位、个别人存在的庸、懒、推、拖、散等现象进行专项检查和治理,对影响机关工作效能的行为实施责任追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倒查机制,以更高的要求,推动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
3.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发挥审计的校正职能。继续强化审计监督全覆盖。对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集体企业、基层社区(村)全面实施审计监督。逐步探索全过程审计监督,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使审计工作从静态向动态转化。充分发挥“一审二帮三促进”作用,将审计当作对被审计单位的体检。对审计出的问题,严格区分一般错误和违法违纪的界限,教育挽救一般违规违纪,打击违法犯罪。对重点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坚持整改和完善制度不放过,确保取得良好的治理成效。
四、以“影响力工程”为载体,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基础
1.着力提升基层党建水平。深化社区(村)“基石工程”和“三级联创”活动,积极开展“三个十佳先锋村”(十佳富强村、十佳富民村、十佳民风村)争创活动,并参加市级评选。建立健全社区(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岗位职责和实绩考核办法。深化社区(村)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社区(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机制,组建社区(村)党员专业服务队。
2.着力发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作用。以落实“五个好、五带头”为主要任务,实施“四大工程”、“五大先锋”行动,积极开展“四统筹一争创”活动,制定《影响力工程》实施标准,使党组织“活”起来,党员干部“动”起来;要深入开展党员职工“五大能手”评选活动;广泛开展“三有三无”、“服务企业促发展、转型升级争先锋”、“我为发展献一计”,“立足岗位比贡献”等劳动竞赛活动,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3.着力推进街道社区和机关党建工作。注重强化学习培训,加强街道社区干部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调处社会矛盾的能力。规范社区工作者招录工作,实施职业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深入推进“一(社)区一品”特色品牌工作。建立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承诺制度,健全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把“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贯穿机关党组织活动始终,深化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和评选工作。深化“共驻共建”、“统筹共建”等活动,促进智力、教育、信息、阵地等党建资源共享,使党的领导、党的工作、党组织的作用更加有效地覆盖社会的广泛领域。
五、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1.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大力宣传党的xx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大力宣传昆山“xx”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大力宣传昆山特色价值观,大力宣传我区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转型升级的举措,激励全区干部群众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斗志。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开展巡回宣讲,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道德模范人物评选,选树践行昆山特色价值观先进典型并加以推广。扎实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举办专题报告会和读书交流会,深化学习品牌创建。
2.积极发挥各类文化载体的作用。要充分用好开发区职工活动中心和开发区党校的教育培训、科普宣传、文化交流、艺术活动、体育健身等功能,为社区居民和企业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服务;要整合街道和社区文化中心、企业职工俱乐部等社会资源,培育企业文化体育骨干队伍,构建文化建设组织网路,指导企业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打造特色文体活动品牌。整合村级社区文化资源,组建形式多样的社区群众文艺团队,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3.加快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以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检查为契机,广泛开展“知荣辱、树新风、做文明的昆山人”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关爱生命、文明出行”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推进文明交通“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工地”。进一步完善志愿者服务网络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整合资源优势,不断扩大城乡社区结对共建覆盖面,组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之星”企业与行政村结对活动。
4.加大和谐企业创建力度。进一步深化和谐工业园区创建,把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抓好创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大力宣传创建活动的意义和作用,选树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创建的社会舆论氛围;着重提升和谐企业创建的“社会的知晓率”,扩大“企业的参与率”,提高“职工的满意率”,年内,在全区力争95%规模以上企业参与创建,力争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数达到250家以上。
六、以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为根本,进一步做好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
1.不断提高多党合作的水平。积极探索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新领域,为他们施展才华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优势、智力优势,组织引导党外人士围绕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破解发展难题。认真落实市委情况通报会、座谈会、对口联系等多党合作制度,努力营造有利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良好环境,不断提高合作共事的水平。
2.全力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牢固树立“民族宗教工作无小事”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紧紧围绕“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努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深入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进一步完善民族宗教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发挥各民族宗教团体的作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竭尽全力及时化解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