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是学习的初始期,更加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的培养,这里重点说说学习兴趣的培养。
《我们的校园》是一年级数学的第一课,孩子们习惯用路的这边是学校来介绍,作为中国人如果身临其境,这样介绍别人都会明白。可是如果一个人没到过逸夫小学现场,如何知道逸夫小学的具体位置呢?我告诉孩子,学习了数学后,我们的语言会更加准确。以逸夫小学教师宿舍楼为例,它在318国道的南面,在逸夫小学的北面。像上面描述某一建筑物的位置,以后要用到的东、南、西、北等方向,都是我们数学学习的一部分,数学课与我们现实的生活联系紧密,数学学得好,可以方便我们以后的工作与生活。
在参观校园的过程里,学生们参与了数一数与认一认两个小活动。老师领着孩子们认了认花坛的形状,有的花坛是圆形的,有的花坛是长方形,校门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旗杆的形状是圆柱。这些物体的形状也是数学学习的内容。
参观完校门,沿着中心校道,孩子们数了数中心大道两旁的樟树棵树。大道左边有30棵樟树,大道右边有23棵樟树。游览完校园,回到教师,让小朋友说一说参观校园的感受。孩子们说学校比较小,有很多树木和花草。有的说花坛的形状不相同,校门的形状会变化。结合小朋友的发言,我在黑板上板书了8个汉字。1.数与形;2.数学好玩。通过亲身游览,认一认与数一数,学生明白所谓的数学,就是对数量与形状进行研究的科学,数学好玩,从而激发以后好好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在学期末的《数学好玩》一课,开心的扑克游戏,拼搭物体,方向操等,都让学生充分的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在课间休息的瞬间,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告诉我:老师,数学真好玩,我最喜欢上数学课。即使是每天上午的课间操排队集合,也要大声的向我问好。看见小朋友这些天真稚气真情的流露,那颗日益麻木疲倦的心,并会突然柔软起来。一个人只有当别人需要你时,你才会体验到生存的价值所在!从孩子们的言行可见,对数学的兴趣是初步形成了,对数学老师的感情也初步建立。
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学期的第二个侧重点是渗透数学的思想与方法。通过研读教材,一年级上册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主要有:一一对应、分类、数形结合、模型思想等。在加法的意义一课,体现的犹为突出。
在《一共有多少》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我设计了如下四个活动:1、摆一摆;2、数一数;3、画一画;4、算一算。结合摆一摆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加法就是“合并”,渗透模型思想,合并这一生活原型可以用加法来表示。结合学生数一数的过程,呈现数线图(如下):
3 +1 4 +1 5
3 +2 5 在学生数数的同时,呈现数线图,让学生感知加法的数学意义就是往后数。
接着是画一画:
采用画一画的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在理解加法意义的同时,明白计算的结果。把画与算结合,计算与概念的教学相互融合。因为3与2合并组成5,所以3加2等于5.一个初始的概念课融合了模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画图策略以及动手操作的策略。
在一年级上册,主要是认识20以内数的大小并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知识相对简单,数学方法应用比较多的还是一一对应和画图策略,体现在比较数的大小方面。最初的比较大小是比较实物的。多少。比如3个男生和5个女生,学生通过现场演示,能直观的感知5大于3.可是数学不仅仅是现实情境,更多的时候要借助图片。我们可以用圆圈代替男生,用三角形代替女生,把现实的情境挪移到黑板上,通过一一对应,使抽象的大小变成直观图片的多与少。让孩子感受数的基数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了解物体有多少,数有大小。多用大于表示,少用小于表示。
回首5个月的工作,想想关键词只有两个。第一个“三维目标”。第二个“数学的本质”。从教20几年,小学阶段进行了两个完整的轮回。同样是教学一年级,同样是写教学总结。对比自己以前的文字,才知道什么是更上一层楼。重复的事,做出新意,跟过去比有所提升,也算没有虚度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