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古诗文»棋经十三篇·斜正篇»参考翻译
棋经十三篇·斜正篇的译文

有人说:“围棋致力于权变欺诈,以劫杀名之,这难道不是诡诈之道吗?”我回答道:“不是这么回事。”《易·师》说:“战队出师,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则。不按法则办事,则会暗藏凶险”用兵本来不崇高欺诈阴谋,倡诡诈之道的,本是战国时代纵横家的论调。围棋尽管属于小道,究其实质,确与兵法相合。所以,围棋的品类很多,而下棋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属于下品的棋手,完全没有周密的考虑,动不动就是权变欺诈,有的用手来比划棋势,有的说话来泄露心机。属于上品的棋手则与此不同,无不经过深思熟虑,根据具体情况而随机应变,其精神活动于棋局之内,在投子之前已拿定主意,所以总是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谋划取胜之道,在未成为现实的时候消除输棋的可能性。哪里用得着喋喋不休地说话、故作洒脱地打手势呢?文字记载:“正直而不欺诈。”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参考资料:

1、 佚名.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9131.htm

《棋经十三篇》是宋朝时出现的一部在我国围棋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著作。《棋经十三篇》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系统性。我国古典围棋理论,从尹文子和太叔文子算起,中经班固《弈旨》、马融《围棋赋》等,到了敦煌写本《棋经》和王积薪的《十诀〉,才逐渐开始系统化。但真正建立起一个体系的,还要算《棋经十三篇》。这标志著我国古典围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古文典籍更多..
老子》 《周易》 《中庸》 《孟子》 《庄子》 《大学》 《史记》 《论语》 《冰鉴》 《左传》 《易传》 《素书》 《六韬》 《礼记》 《反经》 《墨子》 《尚书》 《荀子》 《孝经》 《汉书》 《管子》 《吴子》 《周礼》 《列子》 《将苑》 《仪礼》 《论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