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古诗文»登岳阳楼»参考赏析
登岳阳楼的创作背景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当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消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其中就有这两首《登岳阳楼》。

参考资料:

1、 陈与义 著 白敦仁 注.陈与义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548-552
2、 原建平.基础训练文言文全解·初中(人教版新课标):大象出版社,2011
3、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830-831
4、 彭锡瑞,七律二首 登岳阳楼,朔方,1983
5、 鲍时迪.诗词名句鉴赏辞典:长江出版社,2008
6、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830-831
7、 彭锡瑞,七律二首 登岳阳楼,朔方,1983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陈与义相关古诗更多..
古文典籍更多..
老子》 《周易》 《中庸》 《孟子》 《庄子》 《大学》 《史记》 《论语》 《冰鉴》 《左传》 《易传》 《素书》 《六韬》 《礼记》 《反经》 《墨子》 《尚书》 《荀子》 《孝经》 《汉书》 《管子》 《吴子》 《周礼》 《列子》 《将苑》 《仪礼》 《论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