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古诗文»夜归鹿门山歌 / 夜归鹿门歌»参考赏析
夜归鹿门山歌 / 夜归鹿门歌的创作背景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

  据《襄阳记》载:“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庙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后以庙名为山名,并为地名也。”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此诗当作于作者四十岁后隐居鹿门时,即景龙二年(708)至先天元年(712)间,故题为“夜归鹿门山”。

参考资料:

1、 余恕诚.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8-29
2、 江龙.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130-131
3、 杨永胜.唐诗宋词元曲大鉴赏:外文出版社,2012:26
4、 吴兆基.唐诗三百首:三秦出版社,2007:53
5、 聂巧平.崇文国学经典文库·唐诗三百首:崇文书局,2012:42-43
6、 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0-81
7、 余恕诚.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8-29
8、 江龙.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130-131
9、 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0-81
10、 余恕诚.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8-29
11、 江龙.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130-131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相关古诗更多..
古文典籍更多..
老子》 《周易》 《中庸》 《孟子》 《庄子》 《大学》 《史记》 《论语》 《冰鉴》 《左传》 《易传》 《素书》 《六韬》 《礼记》 《反经》 《墨子》 《尚书》 《荀子》 《孝经》 《汉书》 《管子》 《吴子》 《周礼》 《列子》 《将苑》 《仪礼》 《论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