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句千古名言,对山做了界定。纵观所有的名山,无不是因为它成了菩萨的道场,才变的神圣起来的。
能与山结缘者,多为一些能放得下繁华与诱惑的人。大脑装着“乌纱帽”的人,他们与山无缘。时间贵如油,找路子、托关系、花钞票、期盼头上的乌纱更大。胸中装着“孔方兄”的人,他们与山无缘,找空子、使绊子、花钱铺路子、希望财源广进。只有如我这样放得下的闲散之人,才会不时步入山中,去感受这一草、一木、一水、一石的灵气与智慧。
山雾笼罩,看石隐隐,观树绰绰,听水潺潺。山谷中那不断升腾起伏着的雾气,好似仙人的轻轻吐呐,在变化万千中,呈现出撩人的朦胧之美。
这种朦胧之美,看似有点羞涩,但羞涩中又透出一股逼人的郁葱之气。这气息与心头剪不断理还乱的惆怅混合在一起,就化成了挥之不去的,淡然忧伤的情愫,让人不忍默读这薄雾氲氤的缠绵。
自古道“云深不知处”,从远处看山时,山很遥远。当行在山中的时候,也一样有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那弯弯的石板山道,隐约中似乎没有尽头。
此时的山中,已经能看到几株淡红的杜鹃,就是这一抹淡红,将山点缀出了盎然的春意。但路边我也依然能看到,还未复苏的枯草。残冬还想在最后的时节,欲留下它那深深浅浅的枯黄。
红色、绿色、枯黄、就如一块五彩的调色板,彼此交结在一起。热闹中有宁静,宁静中有忧伤,也许正是这种混合着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才让这些与山结缘的人,从心里涌动起一种似醉非醉的感觉来。
山,演泽着无声的悲与欢。它给人们留一分希望、留一分寂淡、同时再留几分悲凉。就是这样看似无声胜有声的多姿山色,才会那样丝丝缕缕沁入人们的骨髓,点点滴滴触及人们的心海,让人们忍不住想问个明白,何为春来何为冬?
带着休闲宽松的心境,我与山结缘,将自己的思绪放牧山中。摩崖之上,抬头可见名人墨客,挥毫刻下的名诗哲句。人们从那褐黑色的岩石肌肤里,读出了唐风宋韵。
它们在风雨中伫立了几个世纪,摩崖下匆匆的行人,有多少人能驻足观望,又有多少人能放下心情,去领悟其中的禅意?何人又能打破心灵的坚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而潇洒地走一回?
我无法追寻岁月的脚步,也无法倾听历史的回音。只是那两个斗大的“彼岸”两字,让我再次读来,依然令人心折。
据说在梵语中彼岸就是涅磐。佛语常示“不脱苦海,难登彼岸”。出家人从俗世中抛弃红尘,这本身也只是从形态上,似乎脱离了世俗的苦海。面对孤灯青烟,同样也不能算已登上彼岸。
我想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如我这样的俗人,只要你历尽磨难后,还能依然站立者就已脱苦海,就已是涅磐。也许这才是“彼岸”二字禅意的真正所在吗?
沿草径长廊,望石壁古道。山本无路,山本无庙,伟人早说了:“人走多了,也就成了路了”,我想接一句是:“有人来了,也就有了庙了”。山与路,路与庙,这到底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
庙里的大雄宝殿内佛音袅袅,这袅袅佛音对佛家弟子,是融解尘世冰封的良药,对我这样的俗人,多少也是敲响浊世混沌的警钟。
缕缕青烟,刚升腾时各有各的形态,但最终则都归于无形。有形的青烟诱人思绪万千,而青烟于无形之时,则让人心静,让人心轻。
有人说喜欢那句:“心轻了,随时都能凌云”。此时的我站在空旷的庙前广场,我仿佛自己幻化成了,一只迎空翱鸣的小鸟,它通过千里跋涉,已疲惫不堪,它在苍苍征程上,存留下了累累伤痕。它真的好想能落在这远离世俗的红墙上,在这袅袅的青烟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缕光明。
高座之上的大慈大悲,那胸前的佛手写下的是“世上本无物,万事善为先”。那座下的信男信女们又有几人懂的:“慈即如来,如来即慈”?
当即放下,放下即自在,自在了就能与山结缘,与山结缘了,就能忘却红尘的三千烦恼,说不定那“山中仅一日,世上己百年”的奇迹,就会在你我的身上发生呢……
※本文作者:闲时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