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散文»抒情散文»倾一听黄土高原的心声

倾一听黄土高原的心声

    带着对西部孩子的关爱之心,揣着大学时未实现的梦想,踏上了宁夏这片土地。我支教的学校是在宁夏西海固的彭阳县,国家级贫困县,学校规模小、分布多、办学条件差、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所有的都是靠政府的投入和社会的捐助。这一切的一切在我们来之前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一路颠簸,一路盘旋,望着这片土地,绿色没有,脚边只有焦黄的篙草,环顾四周,群山没有,群山只有赤裸的焦黄,极目眺望天边没有,有的只是一片迷蒙的焦黄。过了一个多小时到达了目的地——城阳中学。

    没有华丽的大门,没有气派的校道,两个人撑着伞来接我们,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唯一相同的是黝黑得泛黄的脸,简单的给我们安排了宿舍。这里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带来的电脑只能束之高阁,我们与外界隔绝,精神上极度空虚,陪伴着我们的只有学生琅琅的读书声。

    水,对于西北的人来说就像他们的血液一样,是生命的源泉,在这里有水的地方就叫天堂。学校里只有一个水房(六个水龙头)和一个水窖,水窖用了锁牢牢的锁着——“庄严而神圣”。师生用水定时供应。学生经常喝不上水,有时几个人共用一个杯子,且喝的是难以下咽的生窖水和生自来水。洗澡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更是奢侈的想法。

    在这西北地区,人们的主食是面食,他们煮的面酸、辣和咸三者兼之,吃的是洋芋、洋葱、辣椒和萝卜等生食,因此,我们支教老师只能自己做饭,学校缺水,不得不一水多用,洗脸水经常被存储起来以备洗衣服,洗完衣服的水存储起来以备拖地板。洗澡——更是十天半个月洗不上一次。这里山大沟深,沟壑纵横,交通十分不方便,想洗一次澡或购买一些生活用品,都得搭乘一两个小时的汽车,一路巅簸到几十多公里外的县城去,而且每天仅有两三趟班车。很多时候,当我们周末上完课要上县城时,班车已经没有了,我们只能搭着要进城办事的农用车“浩浩荡荡”的出发。

    由于年降雨量稀少,空气干燥,而八月底就得开始穿毛衣,这对于长期生活在温暖湿润地区的我们来说,一时都难以适应,差不多每个支教队员都感冒了;九月中旬开始,昼夜温差较大,晚上已经接近零度了。外面寒风肆意的刮着,原本红润光泽的脸开始脱落一层一层的皮,嘴唇也开始裂开了,流下了鲜血,这时我们不得不学女孩子那样涂上了面霜、润唇膏。

    由于学生都来自大山里,家庭经济条件差,住的都是窑洞,每个窑洞前都栓着一只狗,他们周末要步行两三个小时的路程才能到达学校,这让我真正见识到了“出门靠走,治安靠狗”的场景。所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得住宿,然而学校办学条件有限,学生宿舍环境更是让我们震惊,宿舍比任何一个房间都拥挤和肮脏,95人一间宿舍,一米宽的床铺要睡三个人,在这里的学生有的蹲着,有的站着,有的四仰八叉的窝在床上。孩子们一人拿着一个大大的馍馍两眼无神机械的咬着,一边张大嘴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一边打着响亮的嗝。他们排着队,等候着同学从那水房排队提来的一桶开水,组长依次打给他们每人一杯水。他们就着馍馍开始享受自己的“美食”。这里经济落后,大部分的学生都必须靠政府的“两免一补”政策才能勉强上得起学。吃得起馍馍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莫大的安慰了。

    初来乍到的我只能用“让我大吃一惊”来诠释这里所见到的一切一切。不禁泪水模糊了视线。眼前的一幕幕让我真正体会到“如果没有见过太阳,我感受不到黑暗”这句话的真正内涵。苦啊!

    然而,这里的学生个个都非常的淳朴、善良、勤奋……迎着晨曦有他们琅琅的读书声、踏着夕阳也有他们努力的踪影……在这一片干涸的土地上,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不断演绎,一个个动人的瞬间成为永恒。

    真的,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面对这群忍耐着贫困的孩子,面对他们那一双双渴望的双眸……谁能漠视这样的伤痛呢?让我们用我们的爱心,将遥远的关怀和祝福传递,为这些孩子们点燃希望。

  

※本文作者:守望睡梦…※
标签: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