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四去姥姥家,又没有见到小表弟,大姨说昨天他从丈人家回来了,但今早又去了,不知有啥事。言语间带有极大的不满。
我不语。
我比小表弟大六岁,到现在我还记得,我第一次抱他时的情景。那时他被裹得像个粽子,安安静静地躺在炕中间,大姨在撑子上绣花(我们这儿叫扎手巾),我则躲在墙角,两眼滴溜儿骨碌乱转,终于乘大姨一个不注意,快速爬到这个“粽子”身边,俯下身子就要抱起他,可惜气力不济,只抱离炕席,啪的一下,“粽子”落回原地,哭声随之而起。我吓得萎缩回墙角,怯怯得看了看大姨。大姨瞅了我一眼,给小表弟换了一个姿势,低下头又绣花了。我瞧见她嘴角得一抹笑意。
小表弟一岁多了,我常常背着他(我总是抱不动他)出门玩耍,可他不知我辛苦(或许是不喜我辛苦),常常把我的肩头咬得青一块,紫一块。记得有一次不知怎么惹了他了,他咬住我的肩头就是不松口,我疼的大声哭喊,背着他直跑回家。外婆连哄带吓,他才松口。外婆给我验“伤”——六个小牙印,清晰地刻在我的肩头上,牙印周围已起了紫痘。外婆边心疼地给我吹着气,边数落着小表弟,“你个小熊种,姐姐背着你玩,你还咬她,不知好歹。”回头又说我,“你就不知道放下他?让他咬成这样!”我则小声嘟囔:“他还小嘛。”小表弟悄悄从喝水的茶缸里抬起头,偷偷的瞅瞅外婆和我,又把头埋进茶缸。
儿时的记忆清晰如昨,现今想起,不仅没有疼痛的感觉,还能情不自禁的笑出声来。却不知小表弟是否还能想起被他咬疼的表姐?
小表弟只上过两年学,还在一年级蹲了一年。不知怎地,那些简简单单地文字一遇见他,就变成洪水猛兽,小表弟在它们面前总是悚悚而抖,败下阵来。在他留级时,我已上初中。假期里,我给他讲解题时,看他大睁双眼,好似很专心,可讲过十遍八遍,还是一窍不通。我急得嘴上生燎泡,没奈何,三笔两下给他做完暑期作业,不再理他。他也乐得清闲自在。在二年级入学时(老爸费了不少口舌,才说通老师同意),他坚决地扔下书包,不再进学校大门。
小表弟对文字不入门,对庄稼地记得挺牢固。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在一片玉米林海中如何找到自家地,可小表弟在六七岁时,就能从浩瀚麦浪中轻而易举地指出自家田地的界限。他还指点我:“顺着这个陇向东两畦,是三大叔的,再向东五畦,是马窝囊家的,从咱家地向西三沟,是建军家的,再向西是五婶家的,再……”每每此时,我是瞠目结舌,讷讷而不能言。
久远的记忆一似往昔,而记忆中的小表弟总是纯朴,善良,虽木讷而不失憨厚,少精明而不弃孝顺。
韶光易逝,转眼我已为人妻,为人母,小表弟也到了该成家立室的年纪。一日,接到妈妈电话,说小表弟要结婚了,我赶紧带着儿子提前回了娘家。没见过小表弟媳的面,只听说长得不高,挺显老。我想小表弟没有文化,长相也平常,没有多大挑头,一声也没言语。可听说新媳妇家要彩礼要得挺邪乎——五间红砖大瓦房不算,屋里天花板、地面砖、新式吊灯、新潮窗帘、新兴组合家具不算,冰箱、彩电不算,手镯、项链、耳环等首饰不算,喊爸妈的改口费也不算,喜日子前几天又要了一万多元。“老天!不知是嫁女还是卖女,”我心里暗暗嘀咕,“且看以后吧。”
小表弟结婚那天北风呼啸,漫天飞雪。喜车在将近12时才到达家门。我见大姨、姨父长吁了口气。新娘子头戴花冠,身披白纱,长长的睫毛(假的)一眨一眨,并不如何显老(卸妆后才见鱼尾纹深深)。我的小表弟,当日新郎官,一脸喜气,扶着新娘子款款走进新房。喜筵开始,一切都如普通的农家婚礼一样。
天黑了,小表弟忽然气冲冲地走进大姨家门,进门就冲大姨高声:“是你把录像的打发走了吧”!大姨说:“是啊,不是录完了吗?再说天黑了,道又不好,让人家早点走好。”“你管得倒宽,那是我花150块钱雇的,你凭什么打发?你赔我钱!”小表弟的手指着大姨的鼻子,跺着脚吆喝。我的怒气腾的升起,嗖一下跳下炕,妈妈赶紧拽住我。“孩子,今天是你的喜日子,再说录像的已经走了,你这样,好看吗?”妈妈在一旁劝解着,我在一旁憋闷着。眼看着他气哼哼地跨出门槛,我终于忍不住说了一句“我还你钱!”扭头看看大姨——一张木然的脸,到了嘴边的一句“你怎么养了这么个儿子”生生咽了回去。扭转头,泪水夺眶而出。
唉,小表弟呀,你怎能这样对待含辛茹苦拉扯你长大的母亲!就算你年少失学,可那是你撵也撵不去,自己不上的呀!就算你青春下地,可那是你父母的过错吗?这些年你是帮家里不少忙,拉沙挣了几个钱,,可那拉沙的拖拉机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呀!你每日骑的摩托车哪里来的?你那五间大瓦房哪里来的?你那能照人的地面转、你那两组宽大的组合沙发、漂亮的家具、静立的冰箱、晚上喧闹的电视、vcd,难道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你的父母黎明即起,摸黑才归,辛辛苦苦从地里扒拉每一分钱,为的就是这个吗?
为了小表弟的婚礼,我惹了一肚子气,气愤愤地回到单位。日子久了,也就逐渐淡漠了。
再回娘家,恰遇上小表弟,淡淡地打了个招呼。听见他说:“姨,你从这里找几个人帮我出出花生吧。”我一愣。妈说:“大江啊,你和老的有什么深仇大恨,不跟你爸妈说话?你是做小辈的,你开开口,能掉块肉?你张张嘴,你爸妈能不帮你?”小表弟没言语。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我只能是闭目不言。
小表弟婚后,姨父把三亩麦地给了他,那时麦子就要开镰了,几千斤麦子,他没掉一个汗珠儿就拿到了手。事后,没对姨父、大姨说一句感谢的话,连一句起码的客套也没有。可能是因为小表弟在外上班(他上班的地方离家七八十里,每星期回家两天),表弟媳不在家住,回娘家了。可婚后不到半年,表弟媳回家,在大街上跳着脚,把姨父骂了个狗血喷头。原因是姨父打发匠人的一句话:你们找她要钱去吧。小表弟媳不在家住,但要把大门口垫高,平房也要抹白灰。她找了匠人干活的日子,倒是在家,完工后,她拍拍屁股又回了娘家。匠人来向姨父要工钱,姨父说了句“你们找她要吧”,她倒也脆快,麻流儿回家,大闹一通。小表弟回家来,不容姨父、大姨说话,把父母又数落了一遍,“她叫你们气得好几天没吃下饭,你们还想干什么?不知道她身体不好还是怎么的?净给我添乱。”迈步出门槛时,又回头说:“别忘了你们还欠我们钱!”大姨急了,“还欠你们什么钱?”“结婚前说给买铂金首饰,结果买了黄金的。铂金多少钱?黄金多少钱?倒精!别精大了!”摩托车轰轰响,不等大姨出门,小表弟早已一溜烟儿不见影了。
秋后,小表弟媳到底还是从大姨那儿要了那份差额钱,心安理得地吃着她没伸手摘一个的大红苹果,洋洋得意。小表弟在她身旁,吭哧吭哧啃着苹果,“好吃吧,多拿些!”我这个回家帮大姨落苹果的“外人”,只有翻白眼的份儿。
很快到了开饭时间,小表弟一家还没回来,姨父招呼我们坐下吃饭。两杯酒下肚,姨父突然对爸爸说:“还是你好啊!逢年过节,闺女、儿回家凑凑,热热闹闹的,叫人羡慕。”爸爸笑笑。“看我,两个儿,大的和媳妇在外地上班,离得远,还知道打个电话,寄两个钱,就不说了。小的,倒在家,可在家好干什么!”又对我说:“还是受教育好啊,有礼貌,你在婆家叫人吧,可他们,结婚两年多了,我没听见声‘爸、妈’啊!冬天叫我给他们买炉子、买煤,大江(小表弟的名字)一月挣一千多块钱,一个子也不给我们。好,我给他们买,你倒是回家住呀!我图惜个什么?不就是图惜个热闹、和气!炉子也买了,煤也买了,匠人工钱我也给了,还要我怎么样?”姨父眼眶都红了,爸爸在一旁赶紧说:“他们再大些就好了,别说这些了,吃饭,吃饭!”
我已离开饭桌,进了里间。
我的小表弟呀,我真不知道你竟糊涂到如此境地!难道你没有受到课本的教育,就把起码的为人子之理都丢了吗?难道你在社会闯荡这么多年,竟连基本的做人也没学会吗?现今你也为人父,难道你一点儿也感受不到为人父母的艰辛吗?
天色将晚,我们要告辞时,小表弟和他老婆、孩子回来了。我冷眼瞅着这一家三口,果然,他俩谁也没叫一声爸妈,甚至连年迈的姥姥也没有叫一声。父母与我面子不小,赚出一声姨父、姨和姐姐。因有我们在眼前,表弟媳破例让姨父抱了抱小孩子。姨父尽情地逗引着小孙女,没成想一个不小心,稍稍碰了孩子一下,孩子放声大哭。小表弟和弟媳赶紧过来问:“怎么了?怎么了?”我瞅了瞅有些张皇的姨父,说:“我不小心碰了孩子一下。”“是吗?乖乖,不哭,不哭,咱打回来。”玩笑一般,表弟媳在我手背上狠狠抽了一下,小表弟阴沉着脸,也推了我一把。
我觉得生疼,不知是手,还是心。
小表弟呀,如果你知道是你父母不小心碰了孩子一下,你还待怎样?现在,我是否还得感谢你,没有把拳头抡到你的父母身上?
唉,我那亲亲的小表弟呀,我该对你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