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哪位朋友在他的blog上写过——寂寞,如影随形。
其实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只不过是在说天说地说完空虚后,时间依然充裕到百无聊奈之时,心头蓦地联想到的一个非常贴切中肯的词汇而已。那么,寂寞的时候,你又会做些什么?倘是在老家我或许会沏上一杯清茶,先闭上眼睛,嗜闻一番,再着茶汤少许于四方砚中,氤氲于茶烟墨痕的婀娜,挥毫于纸上。倘若烦了,再带上mp3,在乡村路上一路轻踩着喜欢的旋律信步往来。可是眼下这个城市,虽是春末,却早早的夏意浓浓。惊悚于街市的酷热难奈,便心生一份恹恹的懒动,久呆室内荧幕前而不想其它。
和寂寞相约,总有一种思绪,复古于天地之间,或许是因为视线的模糊看不透生活中表于形外的现象,也或许是原本肤浅的意识,老爱在曾经的某个时光刻度上往来徘徊。那是一种意念,称之为记忆,是泛着日落黄的迟暮颜色,散发着九里香浓郁的气息,留连在篱笆与古道、芳草与夕阳之中。
有时会怀念过去,一段残缺的记忆,一首儿歌,或者一种游戏,譬如与伙伴抓石子、过家家、摸鱼儿、滚铁环……在傍晚一番忘我的疯狂嬉闹后,担心家人的嗔怪,拍落满身尘土,装作平静乖巧样子的一路赶回家,却因家门深锁,只得独自在空旷的院落里把玩一番。等到远处田野里蛙声愈来愈近,眼前暮色也愈来愈浓,家人却仍未归来,心里涌动的惶然和无助终于按奈不住泛滥起来,便在门墩儿上正襟危坐,亮起嗓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起爹叫起娘来,那濠淘之态有如风云际会酣畅淋漓。直到透亮的哭声引来前院年迈的奶奶,领着孙儿步履蹒跚的走到她老人家轻易不曾开启的柜子前,从抽屉深处小心翼翼的摸出一块晶莹的冰糖,噻到孙儿半是鼻涕半是泪水的小嘴儿里时,哭声方才戛然而止……
长大后才明白儿时的好,而成长也是个永恒的话题,携着纯真和憧憬,在岁月荏苒中渐渐丰满。儿时的懵懂,不只是害怕一个人的存在,并不知道何谓寂寞,却懂得用哭泣来抒发一种类似寂寞的愁绪。那块陈年的冰糖丝有如现在香浓的巧克力,它甜蜜的味道在当时似乎是寂寞来袭时的最爱。
不用上班的日子,是可以一觉撑到阳光穿透米黄色窗帘,刺开醒忪的睡眼。午后,我有一杯冰橙,一袋洽洽,一部影碟。把门反锁,慵懒于竹席上,便是一个人的世界,独沽一味宁静的时光。生命里总有一些事或人能让你为之动容,亲人、朋友甚至熟悉的陌生人。想念他们,想念一种口吻、眼神、话题或是情境。当你惊觉想念正在进行时,寂寞早已十面埋伏。如果此刻有人问你最最想念的人会是谁?我想你可能浑然片刻,好让自己茫然的意识在不知今夕昨夕的氛围中辗转回来。
一次聚会,推杯换盏烛影摇红之时风正轻云正淡。和好友流涟于人声嘈杂灯火迷离之中,竟偶然邂逅曾经深爱的女子。那一刹那,流光飞舞,时序轮转,恍如隔世。灯光游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来不及看清当时的模样和容貌,但肯定那一定是她。尽管久未谋面,不知道是至以为念,还是缘分挥发,除了彼此似乎略带惊诧异样的眼神久久凝视外,竟没有一句寒喧的话语。我试图看得更清晰一些,距离她再近一些,忽然间感觉到她挥手将一个东西仍向我,慌乱中那是一封信函,隐约能看到力透纸背的墨迹,似乎千言万语尽在其中。我正要拆开来看,一旁的好友好意相劝说当即开封有失礼仪。一时有些犹豫,待再回头看她,已悄无影踪。正要寻觅时,耳畔传来熟悉的铃声,由远及近的响起。再环顾左右,上穷碧落茫茫不见,一切瞬间消逝。原来是一场梦,那么真实却又那么虚幻,又止于一阵电话铃响。于是醒来,后悔不迭听了好友一言,而唏嘘于信中是何文字……我想很多人大概都或多或少的相信梦境预示未来这一古老命题,也正因如此才突现出梦里虚与实、眞与假的悬念,才是耐人寻味之处,一如港台剧开始时总不忘郑重宣告“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恰似巧合”。因为对方并未寄来信函,我最终也未看到其中内容,梦里看似虚构的情节,却有着眞实的结局。那缘份不停留,像春风来又走的感觉,到后来便是现实的预演,或许都曾期望改变结局,但宿命最终让彼此相识于桑梓又相忘于江湖。梦境最终消蚀的只剩思念的残赅,思念却如杯盏中剩存的残酒,挥发的清淡寡味。很久以后,偶然一个人独处时,梳理起这段往事,反倒很平静,感觉那也许是最完美的结局。
有位作家说,人一旦拥有了某些东西,终将被他拥有的东西束缚住(张贤亮?是他吗?)。可是怀念从前回味往昔,可能已不在意当时的人或事,在意的仅仅是那份感觉,这或许是寂寞的根源?生活偶尔像某段旋律中拖沓的节奏,然而又没按键可以快进,不得不去聆听和面对。也许自己可以吹起略带寂寞意味的口哨,调寄那份交响的律动。
寂寞,生命中一种本可承受的轻,无远弗界,穿越古代到现代,真的是如影随形。在米芾的法帖中是断云一片洞庭帆的澄练和飘逸,在曹学芹的诗篇中是一帘幽梦同谁近的洞明与惆怅,在蔡琴淳厚与优雅的歌声中恰似爱人的温柔,还有那一段似乎被遗忘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