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无锡多传奇
无锡地旷山稀,可是锡山、惠山却自有奇质。尽管锡山是惠山的余脉,但无锡人称二山总叫“锡惠”,硬是把锡山挺在远为高大的惠山之前。其中的缘由,一半是因为锡山风景佳丽,久负盛名,另一半就离不开锡山那些张扬无锡风韵的古老传说了。
锡山海拔74.3米,周围约1.5公里。山中林木葱郁,泉涌瀑挂,风姿绰约。明初,无锡县学教谕李孟照写的《锡山八景》诗,其中《锡山晴云》被列入八景之首。明朝华淑在《锡山纪略》中说:“是山面九峰,带五湖,山巅宽衍如平掌,两崖巨石棋置,苍翠欲滴。望城中,万井鳞次,崇垣粉堞,相错如绣。平畴远山,花木佛刹,掩映烟尖木末间。”据《锡山景物略》载:“山东南有仙人洗面池,八仙石,二童子石,前有月子荡,荡下为锡山涧。”又载:“本山祠宇最多,山半有观音、三官、三茅、七元、真武、关帝等庙;山麓有东岳、北斗、张睢阳、于谦等祠庙”。清朝乾隆写有“慧东特出一峰青,有锡名山无锡宁。烟水平吞太湖秀,林峦近接九龙灵……”的诗句,以胜地名泉、山色溪光而驰名中外。
锡山虽小,却是无锡的一座名山,那些光怪陆离的传说更为之增墨添彩。无锡之名大约出现于战国时期。据《越绝书》记载,战国时春申君黄歇曾立无锡塘,又治无锡湖。“无锡”之名始见于史。从文字直观,无锡者,无锡也,而今的无锡市仍称无锡,“此地无锡”的初衷未改;而原来的无锡县在撤县建市后改称锡山市,又近乎“此地有锡”的含义。到底有锡无锡,仿佛一团云雾,茫茫然让人找不到北。而民间传说就更使人觉得说不清的神秘和诡异:唐代“茶圣”陆羽客居无锡时所撰《惠山寺记》记载,周秦间惠山东峰盛产铅锡,到汉初锡方开尽,故置无锡县。西汉末年复出铅锡,王莽改无锡县为有锡县。东汉初年,锡又开尽。有樵客于山下掘得古碑一方,碑上刻有“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的铭文,于是又复名无锡。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上也有类似的记载:战国末年,秦王赢政派大将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在攻克常州之后,曾驻军锡山。士兵们在锡山之麓埋锅作饭,偶而掘得一块古碑,上面刻着:“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说辞略有不同,但无锡之称来源于锡山有锡的说法似乎有根有据。然而根据考古调查,锡山岩石中自古就不产铅锡,在锡山开凿龙光洞时,从未发现过古代开采铅锡矿的任何遗迹、遗物。所谓掘得有铭古碑无非是汉代谶纬之学盛行下出现的伪托。说起来活龙活现的事情竟然建立在子虚乌有的根基上,难怪古人有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倒是一些语言学者有见地,他们通过古越语的研究,认为无锡的名称来源于古越语,“无”是发语词,并无实义,“锡”字用汉字记录古越语的同音字,虽然其含义至今未得其解,但无锡的吴地越风特色更其一目了然了。
作为无锡城市标志的龙光宝塔巍然耸立在锡山之巅,湖光塔影,相映生辉。宝塔别称浮屠,大都为佛门建筑,可龙光塔的来历却有一段独特的传奇。明初锡山原有塔,后来终于因为年久失修而圮塌。正德年间,人称“顾大麻子”的昆山籍大学士顾鼎臣跑到无锡看风水,断言“锡山无塔,龙头无角”----无锡从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出了状元蒋重珍之后,没有再出过状元,原因就在文气难以贯天。无锡绅士们为了让无锡人科场夺魁,遂于嘉靖元年由顾懋等人集资在山顶上建了一个实心的石塔。但事后的五、六十年间,仍未见无锡人状元及第。又有人说:“龙以角听,宜中空。”因此又在明万历二年(1574)重建了八角七层砖塔。这一年,无锡人孙继皋果然中了状元,孙的老师、常州太守施观民欣欣然题名“龙光塔”。到了清朝,无锡又先后出了邹忠倚、王云锦、顾皋等三名状元,龙光塔也被无锡人称为焕发文气的“风水塔”,你说奇也不奇?龙光塔高32.2米,墙厚1.8米,仍为楼阁式,八角七层,砖混结构,塔刹以铁制套座,承载重1.5吨的铸铜葫芦。登塔揽胜,一览太湖明珠的神采风貌,自然心旷神怡。而品味传说中的那种扬名显声的急切心情不亦有趣有味?
锡山南麓,有九龙壁,长26.71米,高4.09米。由壁座、壁身、琉璃顶三部分组成,壁身由144块涂釉陶块拼装而成。九条龙分红、黄、绿、白、青、紫、蓝、橙、赭九色,奔腾飞舞,神态各异,可谓活龙活现,崭现一个龙的天地。中国的九龙壁并非寻常的装饰,它蕴藏着象征皇权和天子之尊的九五之数,代表着皇家的威严和尊贵。锡山并非皇家御苑,九龙壁更非皇家恩宠,锡山树起九龙壁却独独为了呼应惠山“九龙十三泉”的盛名,记录下“九龙十三泉”的传说。据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无锡私访时,看到龙山蜿蜒,湖波荡漾的山形和气势,“隐隐然有天子气”,即命在惠山造九龙石螭吻,并在石龙身上挖掘十三个泉眼,意在以石龙遏制住活龙,把龙气泻入泉中。后来无锡果然没有出过真命天子,但惠山“九龙十三泉”却从此声名遐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