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洱海
游轮在洱海里畅徉,眼前是碧波万顷的海水,耳边传来阵阵风声,对于初到洱海的北方人来说,一股愉悦的心情涌上心头。
回首远眺,是绵延无尽的点苍山,这时也已超出了视线;远处的大理三塔,也只有隐现的塔顶随我们的游轮起伏。
大约二十分钟后,游轮靠岸,来到了我们所游览的一个小岛—小普陀,小岛的风景十分优美,显得与众不同。岛上的路正在平整,路边的一块石崖上有汉司马相如题词“此水可当兵十万,昔人空有客三千”;右侧还有郭沫若先生的题词“洱海正如海,不见望夫云。石骡何处是,罗荃塔尚存”,这无疑又给美丽的洱海增添了一道人文景观。
沿山路台阶上去,来到一古旧的两层楼阁面前,楼阁名为观音阁。相传阁内供有一菩萨,因其位于洱海南端,当地老百姓称为“南海观音”。关于它的修建还有一段传说:过去洱海东和洱海西人们的联系主要靠渡船,但这里风大浪高,常有事故发生,传说经观音点化后,修了观音阁,立了“天灯”,实为航标,大大方便了来往船只。世事变迁,兵慌马乱,岛上的观音阁也几经劫难,几经修复,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已荡然无存。文革后期,相传附近有一民妇病的不省人事,已装殓入棺,只等盖棺,七天七夜后,却醒了过来,她第一句话就说:我遇见了观音,教自己回去修好观音阁,自己的病就会好,当地人如有困难也可前去求助。传说总归是传说,最后在当地百姓的支持下,终于修复了观音阁。
站在阁前,一幅极其完美的对联豁然显现:“日昌晶*通天下,月朋**镇乾坤”,这幅对联巧妙运用了日月乾坤,近而显得气势磅礴。不禁又想到了前些天游览的昆明大观楼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全联共180字,思想内容深刻,艺术形式完美,不愧为我国对联宝库中光彩夺目的明珠。该联问世后,仿效的长联也应运而生,遍布国内。有的反映人生,有的针砭时弊,最为著名的有《嘲吸鸦片烟者》:“五百卷烟泥,赊来手里……只剩余:几寸囚毛,半袖肩膀,两行清滋,一副骷骸”。该联与大观楼对联珠联璧合,也为180字,并步其韵,实为精美;还有一幅对联是追悼闻一多先生的,也颇为著名。发生在“一二.一惨案”后的“李、闻惨案”,激起了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的愤慨,纷纷召开各种形式的追悼活动。“爱和平有罪要民主有罪争自由有罪见他妈的鬼那狗屁宪法;打内战可以卖国家可以杀学者可以滚你娘的蛋这无耻政府”,横批“党国所赐”。这些对联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大观楼长联的影响,含义深刻,且通俗易懂,流传较广。但是经查资料,仿效洱海观音阁前那幅对联的还不易见到。中国文字虽然丰富多彩,但用一个字作为整体和扁傍组成对联,确实有一定难度。
从小岛上下来,导游建议我们去白族居住的地方参观。洱海的岸边,一溜别有特色的白族房屋展现在眼前,我们登岸上去,好客的白族人迎上来,并约我们到他们的小饭店坐坐。走进去,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只是墙上挂着几条熏鱼,显得特色尽来。我们说只是参观一下,并对他们依靠洱海的地理优势开饭店,做买卖大为赞叹。这里的特色主要是鱼,而大部分都是从洱海里捕捞,虽然有网箱养殖,但天然居多。
如此多的饭店,对洱海的环境保护是否能造成影响呢?他们说这里对环境的保护是极其严格的,整个大理城你就看不到塑料袋,饭店的污水和任何脏物都不准排放到洱海里,而是集中回收,运到外地处理。
这里的水很干净,人也很勤劳,他们被水养育了,而对水的感情也是很深的,决不允许任何人对水有一点玷污,这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尽情的体现在这里。
归来的途中,想着那妙趣横生的对联,感受着这“高原明珠”带来的愉悦,远观苍山,尽如眼底,近水远山,相得益彰,“水光万顷开天镜,山色四时环翠屏”。只可惜,这不是月夜,否则,那“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洱海月,苍山雪,洱海月照苍山雪”将会是多么美好啊!
※本文作者:大卫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