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要回老家,以前都是在扬州过年,而今年却回老家,还真有点小激动呀。唉,这一路上可受了不少苦,我们从13号晚上坐火车去北京,14号上午到达北京,然后中午又坐火车去鄂尔多斯,一大早凌晨4点到了鄂尔多斯。不要以为非常顺利,在北京站安检和排队进站花了30分钟,要是再晚来五分钟火车就走了。
到了鄂尔多斯是凌晨4点,我们先去了大姑家睡了三个小时后坐了5个小时的大巴终于到奶奶家了,爷爷给我们做了猪肉炖粉条和羊肉,奶奶给我们炸了酥鸡,真好吃呀,我三年没吃到了。就在我们来的三天,我的姑姑一家五个人来了,他们是从扬州开汽车来的开了一天一夜。表妹来了,我正好可以捉弄她,我偷偷拿起一个摔炮往地上一扔她就被吓了一大跳,只要她开始祸害我就扔,比如我们在包饺子,包完一批还还有一点面,她就往里面加水,加面粉,我和姑爷爷一起扔,我们一人她就不弄,不扔呀,她就弄,最后我们不想管她,让她玩,她又不玩了,真是受不了。
大年三十晚上,奶奶给我和表妹讲年的由来:“为什么叫做“过年”呢?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怪物,每到冬春交接的晚上出来吃人。它的血盆大口像钟一样又大又深,一口气能吃掉很多人。人们害怕得东躲西藏。有一天,一位神仙来到人间,告诉人们:“年最害怕红色的东西和噼哩啪啦的响声,在冬春交替的晚上,每一家都要贴红纸,放爆竹,就可以把怪物赶走了。”按照神仙的办法,人们果然把“年”赶跑了。第二天,大家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到邻居和朋友家串门,并互相道喜,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后来,“过年”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越传越广,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
吃完了年夜饭,我们开始看春晚了,在内蒙古因为晚上9点才吃年夜饭,所以我只吃了一点就去看春晚了。我们大家其乐融融。今年过年可真开心呀,真的是欢欢喜喜过大年。
六年级:孙宇扬
今天是大年三十。经过前面几天的连绵阴雨,今天太阳终于露出了笑脸。爸爸、妈妈忙着贴对联、打扫卫生。公公忙着杀鸡、杀鱼;婆婆张罗了一桌好菜。我和舅舅的任务就是把裁好的红纸条贴到房前屋后所有的花草树木上。婆婆说:“花草树木和人一样,让它们也喜庆喜庆,来年长的更高、更茂盛”。爸爸、妈妈在老家买的房子就在公公家的后面。因为我们长期住在南京,公公为了方便照看把原来的院墙拆了,建起了过道,使两家成了一家。所有当我们把前院、后院的对联贴好了已经是下午了。外面“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仿佛在告诉人们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把所有的不好的全抛开,快乐的迎接新的开始,新的希望。不知不觉晚饭的时间到了,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坐在一起举杯遥祝:远方的亲人、朋友、老师猴年快乐!虎虎生威!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中国传统的辞旧迎新的日子。按照中国人的惯例,一大早,大人们就忙着贴春联、准备年夜饭。孩子们穿新衣、放鞭炮、品尝着美味的食品,在尽情地玩耍着……在中国,年三十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是全家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共吃一桌的团圆饭。因此年三十的这桌饭菜是特别讲究。丰盛自不用说了,而且还富有地方特色。北方人的团圆饭中饺子是不可缺少的,要是能有幸吃到包在饺子中的硬币,那么象征这人在新的一年中将财运亨通;而南方人的年夜饭中,鱼是必须有的一道菜,它象征着家中将年年有余,吉庆富足。总之除夕之夜,在外的亲人总会千里迢迢赶回家中,和父母团聚,共叙天伦之乐。今年因为遭遇了极端的雨雪天气,我们只好留在福州,到外婆家过年,刚进门就看到大厅的中央摆着一个大圆桌,桌子的中间一个大火锅正热腾腾地冒着气:排骨、鱼豆腐,蟹肉棒、贡丸、虾饺、金针菇、白菜等,热乎乎地翻滚着,温馨撩人,四周摆满了各色佳肴,有白切羊肉、烧鸡、卤鸭,炒白果、煮鱼丸,炸年糕、开心果、凉拌菜、炒面、酸辣鱼……可谓是佳肴盛馔啊!让我看了都垂涎三尺,哈哈,今晚可一饱口福了。六点一到,全家人都入席而坐,大家举杯畅饮,互祝家人新春快乐,万事如意!席间大家边吃边聊,谈笑风生,其乐融融,不过最快乐的是我和表弟各都领到了一个大红包。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今年的春晚可谓是精彩纷呈,有小品、歌曲、杂技、相声、配乐诗朗诵、舞蹈、手影戏、魔术、武术、戏曲,我们边看晚会边守岁,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屋外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地早已响成一片,震耳欲聋。当指针指在12点正时,但见屏幕上的春晚晚会上礼花飞舞,祝福声声。在难忘今宵的歌曲声中,在全国人民的欢呼声中,随着钟声“咚——咚——咚”地敲响,我们终于迎来了xx的中国奥运年! 欢欢喜喜过大年冬天插着翅膀飞来了,带来了美好的事物。它,没有春天的鸟语花香,也没有夏天的热情奔放,更没有秋天的丰收果实。但冬天却带来了春节带来了欢声笑语。
除夕晚上我们三代欢聚一堂。女人们忙着做菜,而小孩们守在旁边好捞些油水。可毕竟这是大年夜做好的菜谁也不准动。任凭我们小孩口水流拉三千尺。这不吗,大人们正兴致勃勃的谈论着一年的所见所闻,那样子真像八辈子没见了一样!不想这时我那不争气的肚子又叫了起来,这才把在迷途上的大人们的魂叫了回来。小孩们的猫腻可多了,刚刚还喊肚子饿这时又要起红包来了。吃
大年初一早晨劈里啪啦的响声划破了寂静的天空新年开始了。一大早男人便去拜年拜年,女人则伴着婆婆在家上供,还要插粗香呢!等人来齐了还要吃饺子,听说吃到了饺子里的硬币在一年里会交好运呢!不管去哪,小孩子们便赚足了便宜,因为有红包呢!
初二三嫁出去的闺女要回到娘家拜年,吃中午饭。还要把糖果和饼干分给乡亲寓意和睦相处和美好祝福。
正月十五要点花灯看花炮,最精彩的是舞龙。人人还都要猜谜语,据说这样会更聪明!
大年就在欢欢喜喜中过去了!
四年级:点赞成仁
今天是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明天就是我们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春节了,据说已有xx多年的历史。这是我期盼已久的日子,春节对我来说没什么再比它更快乐得了。一大清早,天朦朦亮,我想早点起床帮奶奶干点家务,没想到奶奶比我起得更早,早就开始打扫卫生了,听奶奶说,除夕的“除”字,原意是除去,家家都要在今天大扫除,除去家里所有的灰尘和垃圾。我急忙抢过奶奶手里的抹布,把家里所有家具门窗抹得油光发亮,就像新的一样,地也被我扫得干干净净。劳动过后虽然有些腰酸背痛,但是心里却是乐滋滋的,因为我不再毛毛糙糙,奶奶终于放心让我干活了。吃过早饭我和妈妈去超市准备年货,一路上行道树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树杆两边挂上象征吉祥的红灯笼。人们欢声笑语,忙碌着,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一进超市大门,商家准备的年货琳琅满目,吃得穿得用的应有尽有,我精心挑选了我爱吃的,可口可乐,橙汁和我喜欢的烟花,妈妈买了鱼、虾、肉、花生、瓜子、蔬菜还有做团圆用的米粉。不一会儿购物车就装了满满一车。吃过中饭要准备年夜饭了,我的老家是南通,年夜饭一定要吃团圆,寓意着团团圆圆。爷爷做团圆馅儿,爸爸揉米粉,我、妈妈、奶奶搓团圆。妈妈提议,我们三个来个搓团圆比赛,看谁搓得团圆又好又快,结果奶奶手艺最佳,圆子个个精神抖擞,而我做的团圆,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扁扁的,我只好甘拜下风,妈妈说:“团圆里包个枣子吧,谁吃到今年就是最幸运的人,”说完她往团圆里包了个枣子,我心想希望吃到那一个的人是我。到了晚上吃年夜饭了,爷爷这个特级大厨师早就做好了菜,一桌香喷喷的菜呈现在我们眼前,每个菜名都带着吉祥的名字“年年有鱼”“长寿粉丝”“步步糕”等可以说是山珍海味无所不有。吃团圆了,突然,我嘴里尝到一股甜枣味儿,我惊喜地叫了起来,“我吃到枣团圆了”,大家都用羡慕的目光望着我,妈妈说:“祝贺你,你是我们家幸运的人。”甭提我有多高兴了。 吃过年夜饭,我们全家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到我家旁边的空地上放焰火,爸爸从纸箱里拿出一个“飞毛腿导弹”放在离我们七八米远的地方,找出导火线,用烟头往上一点,只听“哧哧”2秒导火线就把火引进了飞毛腿导弹,突然“嘣”一响,惊天动地,一发炮火射出了十几米高的空中,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啪”一朵朵金灿灿的“大金花”像一张张笑脸羞答答的盛开了,只见金黄色的花瓣慢慢地向四周伸展,如同伸长了的手臂向四周蔓延,渐渐地,花瓣长大了,魔幻般的变成了一支支垂落下来的柳条,好一个“万树垂下绿丝绦”的优美画面。我只觉得丝线离我越来越近,似乎伸手可及,我忍不住伸手想抓住它,可是它们就像狡猾的精灵,一转眼,变成俏皮的“金雨点”从半空中消失了。接着我们放了鞭炮、轰天雷、大雷公、开门炮等等,望着天上五颜六色的火树银花,心中不由得想起我学过的一首宋朝大诗人王安石的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多美的一首诗啊!放过烟花,我们一边吃瓜子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我最喜欢的是郭冬临和牛莉的小品《一句话的事儿》,还有刘谦的的魔术,既搞笑又有教育意义。真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啊!大年初一早上老天爷又让我们来了一个特大惊喜,一推开门,放眼望去,整个大地银装素裹,粉妆玉砌,树枝盖满了一层毛茸茸软棉棉的雪末儿,像一根根弯曲的银条,而那些冬青树上的积雪像似挂满了一粒粒绿白相间的宝石,一棵棵树木,在洁白的雪花衬托下,好像一位位仙女下凡,风一吹,轻轻摇晃的枝条,犹如仙女舞动着的玉手,散下了颗颗珍珠,我不自主想起唐朝诗人岑参的一首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场大雪更增添春节的气氛,多么难忘的一个春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