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之续
雨之续
说起雨,当真算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一年里有三个季节可以见到它,这还是因本人生居北地。若居江南之所,即便是在寒露霜重的冬日里,也会有一番苦雨相加。且这冬日之雨,怕是算雨中之佼佼者。凄寒凝重,貌黯神迷。总是那么的滴滴嗒嗒,不急不燥,没有电闪雷鸣的衬托,象是琵琶女江边送客的怨怼,如泣如诉,不胜伤悲。我之面对冬雨已是十年前的时候了,那时年少迷惘,面对冬雨尚还不知其味凄苦,只是在异乡雨夜的街头一个人走。街灯昏暗,雨寒风俏,茕然孑立的少年,不知该思念谁的惆怅,此时忆起竟还是莫明的辛酸。那时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一位台湾残疾歌手的《水手》,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只是那时的梦到现在还未实现,其情其状犹在眼前,却不得不认同那句古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记的当时还有一只歌是可以在雨夜里自己唱给自己听的,那就是孟庭苇的一首《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歌声忧郁,唱词亦清冷,每每在雨夜里安静的宿舍里轻唱时,眼泪会禁不住的掉下来。现在想起时,却会嘲笑自己那时的脆弱敏感。也有惭愧之意,因为那泪终不是为了思乡而落,却是为一位同在异乡与我共享冬雨凄夜的少女而落。现在的她已为人母,我也一样的安居一隅自在的作在儿子眼里不是太称职的父亲。那时在外求学,亲历冬雨两载,无数伤感的雨夜里,抱着自己的口琴,吹奏这两首歌曲。现在口琴早已成了儿子的玩具,被儿子弄坏了,静静的躺在儿子的玩具箱里,再也不曾拿出来吹过一首歌曲。因为那样的冬季雨夜我再没有亲历,那样的少年情怀也再寻不回来了。过去的已然过去,要来的终究要来。也许将来会有一天,我还会在江南冬夜的雨里,蛰居某个陋巷的小旅馆,再次听雨,但我知道我再也吹不出那时的歌曲了。毕竟我是越来越俗了。也许真有那么一日,我会烦那凄凄惨惨戚戚的冬雨也说不定。
天天学习网 www.xuexi365.top整理)
写至此,不由的想起宋人蒋捷的一首《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词是那时记在小小的笔记本里,熟记过的,用在这里算是对上文的一个小结。
古人诵雨之作多矣,此时以雨作文,少不得借来一用。初次知雨之作,应该算是唐人杜甫的那首《春夜喜雨》之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诗算是陪我一路长大了的,每每在春季里,当第一场春雨,在某个夜里悄无声息的潜入,然后在晨曦的映照里再了然无声的隐去,我就会想起这首《春夜喜雨》,感慨诗人的了不起。读的次数多了,有时我竟会疑心春雨只会在夜里悄然来临,倘不是在夜里,那春雨便不算是正宗的春雨。北地的冬季寒冷透骨,大地在经历了一冬的禁锢之后,僵硬的身躯要苏醒可非一日之暖,正所谓: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春雨便是在好多个煦暖的阳光日子之后,在万物急切的期待之下,悄悄然在东风的驱使下,忸扭捏捏的含着羞,带着些“恼”,走进春夜的静谧里,不带有一丝的声响,润物无声的情状。每每在晨起时,推门踏在夜雨浸润过的春天的土地里,那扑面的清爽合着泥土沁人的芳香,谁会不激灵灵抖擞自己的精神,冲入那雨后的天地里。那情那状,想着时都有些不可按捺的冲动。只是那春雨毕竟每年里只有几次,现如今我已到了再不敢催促时间的脚步的年龄了,所以那春雨就再慢些脚步吧。
说了春雨,不说夏雨,有些厚此薄彼,恐愧对此刻窗外乌云滚滚之势,也想这雨快些来,给我一个清凉的傍晚,不至晚上睡榻之上汗泥浸褥,辗转不能入眠。只是本人知浅识薄,没有能力描绘这夏雨的好。可好杜大人还有一首诗是写夏日里的雨的,抄在此处,聊表寸心。“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相邀愧泥泞,骑马到阶除。”读此诗,当可想见窗外云色溶溶,再不用我废言细述了。
只是这秋雨,堪为雨中最可一写的,因此时才思驽钝,不敢再言,多抄几首诗放在未尾,也算是感谢各位看官坚持读到了现在。
杜甫《秋雨叹(一)》,雨中白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杜甫《秋雨叹(二)》,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
天天学习网 www.xuexi365.top整理)
杜甫《秋雨叹(三)》,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元代,王伯成《喜春来》多情去后香留枕,好梦回时冷透衾,闷愁山重海来深。独自寝,夜雨百年心。
二〇〇七年七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