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优秀作文»议论文»议论文作文»­瞭望三国

­瞭望三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从小就佩服“英雄”,因为英雄豪气冲天,骁勇无比,足智多谋,所向无敌!因此做过很多英雄梦,甚至恨自己生非男儿,生非古代,要不然一定像赵云英姿飒爽,武艺超群,侠肝义胆!一定要追随诸葛亮,同他一起瞭望三国。 ­

     随年事渐长,英雄梦早已初醒。只是漫过滚滚长江东逝水,也生了一番妄论英雄的冲动。三国里的英雄太多,多如满天星斗。深深的敬佩之后,又留下一脉悠悠叹息。 ­

    张飞不愧是英雄,他有气吞山河的气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迈,当阳桥一声喝令吓退曹军的威风。他也并非只是一莽夫,勇中有智,粗中有细,西川路上,智胜严颜,化敌为友;计赢张郃,以定中州。可是性格暴躁,嗜酒如命,不甚爱惜士卒,最后竟死于张达、范强这对小人之手。岂能不令人扼腕痛惜! ­

      关羽更是一个大英雄,甚至称得上是光芒万丈的武圣人。他武艺超群,骁勇善战,勇冠三军,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不打麻药,面不改色,还乐呵呵地下着围棋聊着天儿,这些英雄事迹,足够让人顶礼膜拜。可是在“荆州”事上,却一意孤行、刚愎自用,弄得刘备、诸葛亮千方百计保下来的荆州就这样丢了,以致弄得败走麦城,命归西天,这对刚刚建立的蜀国是多么大的被动啊!都说关羽义薄云天,不可否认,他对刘备的衷心日月可鉴,对兄弟张飞情深意长,对义子关平视如己出,可怎么能受了曹操一点好处,就华容道上私放曹呢,这可是放虎归山呀!岂不是“义”了曹操,而“不义”了刘备!怎么就为了释疑张飞,不分青红皂白杀蔡阳呢?这“义”,岂不太愚,太迂! ­

    刘备是英雄,没有多好的智谋,没有多强的武功,没有多大的才气,却能从一无所有建立起能与吴、魏抗衡的蜀国,乃是“情商”极高也!他最懂为人处事,察言观色,很具有人情味,很懂“御人”之术,而这一点比起智谋、武功、才气来说,是作为一个领导者最需具备的。他不单只是礼贤下士,还具有理性思维,韬光养晦,总可以和别人建立很深的感情,这样别人必然对他衷心,甚至生死相随,至死不渝! ­

    但也正是这样,他绝不能没有别人的帮助和辅佐,有了这些人他如鱼得水,没了这些人他就是一条死鱼,就像为关张报仇而“兴兵伐吴”一战,竟幼稚得以为兵多势大就能“吓”到敌人,最后竟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初生牛犊陆逊来了个火烧连营,弄得蜀国70万大军败在吴军10万人手中。真羞煞人啊!为兄弟报仇本无可厚非,可他却忘了自己还是一国之君啊,在此等大事上,却我行我素,对群臣忠言置若罔闻,终至惨败而病死! ­

    殊不知,他这一败一死,就像是蜀国的大厦,断了根基啊!用诸葛亮的话说:“蜀国大势已去焉!”加上出了刘禅这个扶不起的阿斗,蜀国江山风雨飘摇! ­

曹操更是英雄,他文韬武略,足智多谋,他的一生,从举孝廉踏上仕途开始到挟天子以令诸候,他收黄巾,讨董卓,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杀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琮,走赤壁,克马超,战孙权,收张鲁,封魏王,弃汉中。在三国这个历史舞台上纵横65个春秋,传下的英雄故事,令后人感慨莫叹。 ­

他还是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才气纵横,光辉熠熠。《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的伤时悯乱的感情,《短歌行》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那一统天下的雄图,《龟虽寿》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观沧海》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寥廓胸襟,无不令人钦佩无已。 ­

他是集桌越的军事才能,杰出的政治才能,出色的文学才能,豪迈的诗人气质于一身的绝世枭雄,刘备、孙权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像他这样全面的军事家,在中国古代找不出第二个的。但他又是集霸气、狡诈、多情于一身的绝代英雄,不知经历了多少凶险战事,得遇了多少萍水红颜,体会了多少生死离合。他打过许多败仗,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躲船避剑于渭水,但那句经常挂在嘴边的“胜败乃兵家常事”,那份超乎常人的开阔与豁达令我深深折服。 ­

但他心太狠,太毒,杀吕伯奢全家,毫无愧意,竟喊出“宁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狂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妄语。他疑心病重,侍从给他盖被子,他都怀疑是要害他,一跃而杀之,却假托于梦中杀人。自己下令小斛分粮,引起军愤,却将责任推卸在王垕身上,将他砍头以稳军心。正是一疑一诈,才导致了他的失败! ­

周瑜是英雄,羽扇纶巾,风雅闲散,潇洒倜傥、精通音律,谈笑自若,雄姿英发,多谋善断。他是那么潇洒,又那么文质彬彬,却没有书呆子气。他的仗打得很漂亮。他像指挥乐队一样来指挥军队,善于把战争变成艺术,因而把仗打像艺术品一样。赤壁一战,他抓住曹操过于轻敌的弱点,轻而易举,大败曹操,这是何等漂亮!真是乃文乃武! ­

      但他偏偏好与诸葛亮相比,与他争强好胜,技不如人又气量狭窄,赔了夫人又折兵,不被气死才怪。以致临终前还在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时仅三十六岁。人生在世,处处争第一固然好,但毕竟第一只有一个啊。倘若历史能够重来,诸葛亮和周瑜能够共事一君,不知会建立多少奇功伟业呢! ­

而三国后期的英雄非邓艾、姜维莫属了。 ­

姜维是英雄,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他一身的胆气、正气、豪气,连大对头司马昭都肃然起敬。却办事不会开窍,只知继承诸葛亮遗志,带着蜀国那么点可怜的残兵狂伐中原。虽然让国力雄厚的曹魏难以安生,却始终也没能争夺半寸土地,败在了一个个反间计上。最后黔驴技穷,倒使反间计于魏,不过已经是强弩之末,没有了多大的杀伤力了。姜维跟头栽得惨,还因遇到了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邓艾。 ­

 邓艾是英雄,目光远大,见解超人,具有难得的战略头脑。作战中料敌先机,始终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在与姜维的数次交战中未尝败绩。在生活中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在作战中又能身先士卒,阴平道上,他以毡自裹,推转而下,让我想起了为中国革命而英勇献身的琅琊山壮士。这一战,简直堪称三国诸多战役中最艰苦也最出色的一次。 ­

 他处处作出表率,部队才上下相感,莫不尽力,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但他虽善于作战,却不善自保。最后以功自居,还没弄清为什么,就被司马昭派人杀死,死得轻如鸿毛。他虽然为魏国改造了历史,完成了曹操老人家死活都没能完成的千秋霸业,却也成就了自己的悲剧。真令人叹息啊! ­

纵观整个演义,我最最佩服的英雄就是诸葛亮了,在我看来,他一直是站在高处瞭望三国,导演了这出历史。不是吗?还在隆中的茅庐时,他就料定“天下三分”;赤壁之战,他明知关羽讲义气,曾受曹操厚待,还派关羽守华容道,不就是打了关羽会放走曹操的主意,好让曹操好好回去领导北方吗?而且整个演义中,他不是一直推崇“东和孙吴”的战略吗? ­

 他神机妙算,智勇超群,指挥如意笑谈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初出茅庐博望坡,火攻惊破曹公胆;群英会上,舌战群儒联东吴;浓雾满长江,草船借箭服周郎;做法七星坛,借来东风助周郎!智将周瑜计,活活气死雅周郎!五月征南地,七擒七纵征蛮王!石头布八阵,阻吴护刘回白帝!运筹在千里,安居平息五路军!六次出祁山,轻摇三寸舌,活活骂死老奸臣!瑶琴抚三尺,空城退敌十万人!怪树滩妆神,吓退司马懿雄兵!计杀王双,骂死曹真,智杀张郃,降马超,收姜维,值赢雄军百万兵!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神归五丈原,临死仍不忘设计退司马,除反将,定蜀邦!甚至死了还多次显灵,损损魏兵的锐气。真乃神人也! ­

   他还是个有情有义的伟丈夫,深深感动着刘备的知遇之恩,托孤之重,殚精竭虑,死而后已!但他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刘备兴兵伐吴时,他明知刘备此去凶多吉少,却没能想法劝阻刘备,以致刘备落得惨败,大伤蜀国元气;街亭一战,明明对马谡不甚放心,还轻易派他去守,弄得大败,挫了蜀军锐气;六出祁山,多少次都几近成功,他却不能识破魏国的一个个小小的反间计,唯昏君刘禅庸言是听,一次次都功亏一篑,与胜利失之交臂,最后病死在北伐途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遗恨千古! ­

    端起桌旁的茶杯,杯中水只留下淡淡的余温,胸中涌动的一腔英雄豪情却依然波涛汹涌,难以自矜!英雄啊!你们可知道,你们生在三国,可是却超越了三国,多少的历史轮回,你们仍然活在世人的心中,为人们所称道,所敬仰,所谈论,所慨叹。你们抒写了光辉的历史,留下了千古的佳话,点亮了文明的繁华,也渲染了英雄的绚丽…… ­

    瞭望三国!我赞英雄!也叹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