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车速过快,据交警队的叔叔告诉我们,从撞破护栏的撞击程度分析,两辆车的车速都超过了80码,这是产生这两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2、整改观察:
发生这两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以后,人们对二桥有点谈虎色变,而我们学校就地处二桥附近,我发现人们都在过桥时小心翼翼,速度放慢了不少,交警队的叔叔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此类型惨剧的发生。通过观察,我发现他们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措施预防事故的再次发生:
1、设置警示牌。由于我上学经常要经过一桥,我特别留意两旁景物的变化,3天后,我发现在大桥的两侧已经树立了警示牌:此桥已发生-------- 上面特别用红色的字体标明死亡人数,看起来触目惊心。背景呈现
1、 真实案例:
xx年桐庐县桐君街道富春江一桥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载有4人的皮卡车在大桥上行驶突然撞上护栏,坠入江中,致使三人死亡。经调查,原因是驾驶员酒醉驾驶导致了惨剧的发生,但是不到一年,xx年一桥上有发生车辆坠入江中致人死亡的惨剧,家住瑶琳嘉园的一位阿姨驾驶自己的车辆撞破护栏坠入江中不幸身亡,所不同的是两次撞破的护栏分别位于大桥的两侧,前者醉酒驾驶,后者没有醉酒驾驶,但是
2、摆放测速仪。由于两次事故都是因为车速过快的原因直接造成的,因此,交警叔叔在大桥的引桥两侧分别摆放了一台测速仪,并且上面在前面用电子屏幕告诉来往的车辆,
3、人行道与行车道分割栏。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措施,原本两旁的人行道和行车道也并没有在同一平面上,并且人行道高于行车道15厘米,现在交警叔叔用大碗口粗的铁栏杆立在靠行车道的人行道上目的应该是增加它的安全系数。
实验研究
看来,交警叔叔用心良苦,他们的提醒司机注意行车安全的同时,又增强安全措施,防止发生突发事件时车子再次坠入江中发生悲剧,那么,事实真的如我们预想的那样增加安全系数吗?我决定做一个对比模拟实验测量一下。
实验材料:
1、按比例的一组材料:赛车一辆,相同厚度比例的车辆轮胎与木工板及铁制护栏材料(4:1:2)(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分析:测定人行道高于行车道15厘米,护栏高度为30米厘米左右,而轿车轮胎直径一般为60厘米左右)
2弹簧称、棉线、扎栏绳。
实验方法:
实验分两次进行,两次分别斜方向将弹簧称拉动车子将“人行道”上撞击,一次没有护栏,一次装上护拦,两次拉动时弹簧称的读数保持不变,将发生的现象记录下来。同学分组合作。
分工:
我负责用弹簧称拉动车辆撞击
赵子璇负责护栏的安装与调整
实验结果分析:
结论:从现象中不难发现,交警叔叔们这样的处理效果显著,原来容易冲出去的车辆能被有效挡回来,从而防止坠江惨剧的发生,不过我在二桥桥面上发现行车道上面已经划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分界线,那么,一桥为什么不也划分界线呢,或许这样也能提高安全系数呢,为此,我和同学合作对一桥和二桥进行观察。
桥梁
桥梁状况 一桥 二桥
长 295米 285米
宽 12米 15.1米
高 22米 18米
人行道 0.8米 1米
护栏 1米 1.5米
车辆行驶状况统计
地点
车辆现象
时间 一桥原收费站旁 二桥放马洲楼梯口上
9月29日上午
8:10—8:15 共通过机动车辆67辆,其中8辆目测车速较快,5辆车有超车现象,其中6辆车目测距离人行道不足1米。 共通过机动车辆117辆
时,无车辆有超车现象,有一辆车有压线现象
9月29日中午
12:00—12:05 共通过机动车辆58辆,其中5辆目测车速较快,2辆车有超车现象,其中其中2辆车目测距离人行道不足1米。 共通过机动车辆98辆,其中2辆车速较快,一辆车有超车现象,没有超人行道线现象。
9月29日下午
5:00—5:05 共通过机动车辆63辆,其中8辆目测车速较快,2辆车有超车现象,其中3辆车目测距离人行道不足1米。 共通过机动车辆105辆,其中2辆目测车速较快,1辆车有超车现象,其中2辆车虽有压人行道线现象但没超线。
现象分析:从上面的数据中不难发现的确二桥的车流量比一桥大多了,因此车辆通行时比较拥挤,因而车速度较慢,而一桥由于车辆较少,而且由于没有对路面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进行划分离显得路面比一桥宽阔许多,因而司机经常加速行驶,一桥车辆虽少,但是超车的车辆却比二桥多,更多的情况下是机动车辆经常驶入非机动车道内,直接影响了非机动车辆的行驶,从而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一桥上划非机动车道线应该是必不可少的。
三、建议:
将一桥行车道中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用涂线的方式分清楚,以便各种车辆自行其道,保证交通的畅通和驾驶员的规范驾驶。
在一桥桥头醒目标志
将正桥平整面中间改成有小坡度有缓冲带,防止驾驶员一加油们,一冲到底。
圆通小学 六〈2〉班
胡笳
指导老师:龚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