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优秀作文»优秀作文»初中优秀作文»我要变成小鱼作文

我要变成小鱼作文

如果有人问我:“如果你会变,你要变成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回答:“我要变成一个爱心小天使,去帮助全世界的人们健康、快乐。” 
 这天早晨,我轻轻扇动翅膀,飞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去寻找需要帮助的人。我飞呀飞呀,突然,我被一个悦耳、动听的音乐吸引了过去,那里围着许多人,我挤进人群里,只见是一个可怜的乞丐正在吹笛子。吹到一半,他停了下来,拿起放在旁边的破碗,向围观的人们走来,他变着腰毕恭毕敬地恳求人们的施舍。人们听了音乐后好像满足了,便纷纷离去。我心想:如果每个人都拥有一颗同情心那该多好啊!我拿出魔杖,轻轻一点,赐予了他勤劳与智慧,让他自己去劳动,去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我又继续向前飞,看见一个盲童正在吃力地、小心翼翼地用拐棍探着路。我轻轻地走到他跟前,说:“小朋友,放心吧,我一定会让你重见光明。”我拿出魔杖,轻轻一点,赐予了他一双明亮的眼睛,他现在也能像我们一样看见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看见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我飞过了一条河又一条河,来到了贫困山区。那里的孩子们面黄肌瘦、缺衣少食,更谈不上读书了。作为爱心小天使,帮助他们是理所当然的。我拿出魔杖,轻轻一点,地面上顿时变出了各种各样的食品、衣服,变出了一所学校,一个游乐园……我要让这里没有贫穷,没有饥饿,永远充满欢乐。我帮助了乞丐、盲童和整个贫困山区,心里无比快乐,但我觉得仍微不足道。
  世界上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尽力去帮助他们。作为爱心小天使的我,能让全世界的人们获得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我非常想当一名老师,假如我是老师,我不会布置太多作业,只会让学生们每天抄10个词语,一句句子;每周背一首古诗,让他们反复背。
假如我是老师,我会让学生们都准备一本沟通本,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们沟通,谈谈自己的心里话,或者写一些自己的感受。
假如我是老师,我不会太过分严格要求学生,我不会让他们怕我,下课可以与我谈谈,说说笑话,但上课要专心听讲,我会让一片死板的课文,变得生动有趣,这样学生就会喜欢听我上课。
假如我是老师,我每个季节都会带他们去某个地方游玩:
春天,我会带他们去公园去放风筝,享受春天的美。
夏天,我会带他们去划船,从中得到快乐。
秋天,我会带他们去农民工作的地方,让他们体会到农民们的辛苦劳动。 冬天,我会带他们去滑雪场,滑冰、打雪仗和堆雪人,让他们知道童年的生活是愉快的。
我会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当中得到快乐,我相信如果我是一名老师,我会是一名受人喜爱的老师!

人和书的亲情
梁晓声
  大约在三十年前,一个上海女孩儿成了云南插队知青。她可算是知青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了,才十四五岁。她是个秀丽的上海女孩儿,曾被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导演邀去试过镜头。女孩儿的父母作为大学里的领导,“文革”中在劫难逃,自然是被首批打入另册的了。女孩儿的家自然也是被抄过的了。在“文革”中,知识分子的家一旦被抄,那么再也找不到一本书了。
  女孩儿特伤心,为那些无辜的书哭过。
  然而这女孩儿天生是乐观的,因为她已经读过不少名著。书中某些优秀人物那时就安慰她,开导她,告诉她人逢乱世,襟怀开阔乐观是多么重要。
  艰苦劳动女孩儿只当是体魄锤炼,村荒地远女孩儿只当是人生的考验。女孩儿用歌声和笑容,以青春的本能向那个时代强调和证明着她的乐观。
  但女孩儿也有独自忧郁的时候。对于一个爱看书的女孩儿,到哪儿都发现不了一本书的时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时代啊!
  有次女孩儿被指派去开什么会,傍晚在一家小饭馆讨水喝,非常偶然地,她一眼看到一本书,那本书在一张竹榻下面。人不爬到竹榻下面去,是拿不到那本书的。女孩儿的眼睛一旦发现了那本书,目光就再也不能离开它了。
  女孩儿的心激动得怦怦跳,女孩儿的眼睛都发亮了!
  女孩儿声音颤抖地问:“那……是谁的书?……喏,竹榻下面那本书……”大口大口地吃着饭的男人们放下了碗,男人们擎着酒杯的手僵住了,热闹的划拳行令之声停止了……
  小饭馆里那时一片肃静,每一个人的目光都注视在女孩儿身上——人们似乎已经好几个世纪没听到过“书”这个字了,似乎早已忘了书是什么……“书……竹榻下那一本书……谁的?……”
  一个男人终于回答她:“别管谁的,你若爬到竹榻下拿到手,就归你了!”
  女孩儿喜上眉梢,乐了。
  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于是,十四五岁的,秀丽的,已是云南插队知青的这一个女孩儿,在众目睽睽之下,当即往土地上一趴,就朝竹榻下面那一本书爬去——云南的竹榻才离地面多高哇,女孩儿根本不顾一身干干净净的衣服了,全身匍匐着朝那本书爬去……
  当女孩儿拿着那本书从竹榻下爬出来,站起来,不仅衣服裤子弄脏了,连脸儿也弄脏了,头发上满是灰……
  但是女孩儿的眼睛是亮晶晶的了,因为她已经将那本书拿在自己手里了啊!
  “你们男人可要说话算话!现在,这本书属于我了……”
  小饭馆里又是一阵肃静。
  女孩儿疑惑了,双手紧紧将书按在胸前,唯恐被人夺去似的……
  大男人们脸上的表情,那一时刻,也变得肃然了……
  那一本书是《青年近卫军》。
  如今,当年的女孩儿已经当妈妈了,她的女儿比当年的她还大两岁呢!
  她叫林哲,是“文革”结束后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位法学博士中的首位女博士。
  人之爱书,也是足以爱得可爱的啊……
  (选自新华出版社《沉默的墙》一书)
  【阅读手记】
  本文的主题非常鲜明:人,要热爱读书。作者在文中多次强调了这个主题:
  ①当家被抄后,女孩儿“为那些无辜的书哭过”——为书而“哭”,就是一种爱啊。
  ②当女孩儿由上海来到云南,“女孩儿也有独自忧郁的时候”,因为找不到一本书——为书而“忧郁”,也是爱呀。
  ③当女孩儿偶然发现一本书时,“心激动得怦怦跳”、“眼睛都发亮了”——为书而“激动”、“喜悦”,这就是爱。
  ④当听说拿到书就可以归自己时,女孩儿不顾自己干干净净的衣服,在众目睽睽之下就向书“爬”去——为书而愿意付出任何代价,这不正是爱吗?
  ⑤当把书终于拿到手时,女孩儿“双手紧紧将书按在胸前”——担心书被夺走,正是爱的表现。
  ⑥文章开头写女孩儿从上海到云南,遭遇人生的重大变故但依然乐观;文章结尾写女孩儿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位法学博士中的首位女博士”——正因为爱书,女孩儿才能如此幸运。
  由此可见,如果能够用主题贯穿全篇,并在具体的叙述和描写之中体现主题,那么主题就一定会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深深地打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