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打开那扇门
徐闻海石花写作学校七年级 冯恩铭
我的房间和父亲的卧室只相隔一道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从未主动打开过那扇门,因为我和父亲的共同语言实在是少昨可怜,而心与心的距离,也是远得好像没有边际。对此,我固执地认为,这就是代沟的表现形式。
那是前几天,班里开了一个班会,主题是如何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主题并规定每人对此进行一次较为详细的调查。这可让我犯了难,我可不愿意去问究竟怎么样做,可作为班干部,又不允许我了了完事。
回家之后,正赶上开饭时间,一家三口坐在一起。我试着张了几次嘴可一想到每次不欢而散,到嘴边的话又话生生地吞回去。
说起来都不是什么大事,有时我也感到不可理解,自己为什么为向老爸表白班会的主题呢。而故意折磨自己呢?
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眼看离交报告的日期快要到了,我脑海里还是那些与父亲争吵的画面,父亲的房门伸手可及,几次站在门前,却没勇气去敲开那道门。门的那边,也不知道父亲在做什么,我的心思也不知道父亲的没有注意到?
第二天,由于高年级的人要借教室一用,于是提前放学回家。路过菜市场,偶然看见父母在买菜,还没等我上前去,就听见他们在争论,“这个黑木耳孩子不喜欢吃,而且太贵了,就不用买了”。“不行,报纸上说,黑木耳含胡萝卜素多营养又高,一定要买”。父亲肯切地说服妈妈……
原来父亲不在乎我听喜不喜欢吃,只在意营养。我突然有一种冲动的感觉,想去抱一下老爸。
晚上,我破例推开老爸的房门,和老爸谈了很多话,关于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他是这样说的“两代人之间需要互相了解……”
后来我顺利完成那篇报告,原来人与人之间,通常需要为自己打开那扇门。
点评:
这是一篇道理蕴含深刻,情感极其深厚,表达极为婉转,语言实为生动,明的如话好的家庭故事。全文以心理刻画,多占篇幅,从记叙中,得到故事在发展。在极其复杂的心理压力下,也在“那篇报告”的压力下,终于提高了勇气,敲开了爸爸的房门,只要用“了解”的金钥匙,便可为自己打开那扇“隔阂”的门。
我把人生想象成一个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很多门,不同的门连着不同的房间,每次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都是一次人生的抉择,在大学这个房间里度过四年之后,我打开了《中国公路》这扇门。贾平凹曾说一个人吃哪口饭是有定数的,我觉得这句话不是宣扬宿命观点,而是说人要有正确的选择,早一天选对,早一天成功.还记得当初应聘的情景,面试、笔试、再面试,等待、争取、绝望、绝处逢生。在那段日子里,我第一次认识了《中国公路》,就凭着对招聘人员的印象和直觉便固执地认为这是我应该来的地方。
现在有人问起我的工作时,我会说在一家杂志社,然后再赶紧补充,在《中国公路》杂志社,是一家公路方面的行业媒体。我生怕他们像我刚开始一样,一听到杂志就想到茶余饭后的消遣,而《中国公路》是专业的,是我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一个渠道。来《中国公路》三个月,对“专业”
二字体会越来越深。杂志上的文章内容要专业,观点要专业,小到某个消息,某个数字都容不得半点差错。做专业的杂志就要有专业的采编,一想到这就深感自身的不足,熟练的编辑技巧、博广的行业知识、敏锐的新闻触角、这些基本功我要从头学起。
在《中国公路》的每一天都在让我改变。刚来第一个月时我们做拓展游戏,我被任命为经理来完成一项工作,工作很简单,但我完成的却很吃力。最后大家为我找原因,原因是我太独,不会合作,没有和员工很好的交流,只凭一个人力量做工作当然会很吃力,质量也不可能高。通过这个游戏,我发现了自己认识上的错误和性格上的弱点,认为什么事都由自己完成是勇于承担责任的表现,而且更有成就感,现在才知道那种想法的幼稚。《中国公路》有一个很好的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工作时又都能融入集体中,激烈的讨论,会心的交流,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
“人多力量大”在这里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乘法。
做记者说真话,既是职业道德,也是基本素质,我一直向这个方向努力,现在我发现这个特点对我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比如写文章,原来像这种征文性质的,我会堆砌一些华丽的辞藻和虚假的感情,但现在我会说出我内心真实的感受。除去周末到现在我来《中国公路》已经68天,如果按每天8小时计算我已经工作了544个小时,现在说奉献有人会对你冷笑,但我要自己的付出对得起自己的所得。当我打开这扇门,暗自庆幸,路选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