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以前,和好友去秋游,只想经历一次真正的爬山,就没有随着人群沿着前人已经砌好的石阶拾阶而上,而专找那没有台阶的山坡往上爬。上了一段以后,比人略高的灌木丛挡住去路……显然许久许久没人到过了。心中忽然有了一丝动摇。
但无法后退,面朝我们应去的方向,把心一横破釜沉舟,就这一回了!
踏出一条山路,向上攀登是痛苦的,手,因为拉扯树枝,已是布满血痕;脚,不知深浅的一步接一步,踩在枯枝上“咯唧”声不绝于耳。艰难地挪着步,喘着粗气,不知爬了多久,山峰开始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心为即将来到的成功激昂起来,血液也开始沸腾……
坐在高高的山顶上,搓搓手,揉揉腿,吹着凉爽的山风,身上的疲惫,也随心中愉悦渐渐散去。
石阶的修砌者也许是为了人们上山方便、轻松,但真正的登山者却不应该沿着阶梯到达顶峰。望着被人脚磨去棱角的光滑石阶,我满腹感慨:假若世人都只是在前人修砌的石阶上走过,那么石阶的尽头就是人迹的尽头啊!
笑着奔下山去,笑声在山间回荡。我们相约,下次仍要摆脱石阶的束缚,从山的另一边爬到山顶,因为最大的幸福是历经艰险后的成功。
第二篇:黄山之阶
上次去黄山,黄山的四奇“云、石、松、泉”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更让我难忘的,倒是那条路——通往山顶的阶梯。
原本想与父亲一起乘缆车上去,但在黄山脚底,遥望那巍峨的高山,其中的台阶九曲十八弯,曲折可爱,想必爬上去一定更有风味。于是,我们改变主意,决定征服这条路。
起初,我爬得很稳当,台阶平坦光滑,像是经历过历史雕琢,富有内涵。周围的景色也比较平常,并无特别之处。渐渐地,山越登越高,路也越走越长,居高临下之意油然而生。四处望望,远处有些朦胧,山间的水雾在弥漫,濡湿了台阶,虽然没下雨,脚底下也越来越滑,像被抹了油一般。原本悠哉游哉的我,这时也只能吃力地拉住道边的铁链,蹬足劲儿往上爬。
山路弯弯曲曲,台阶也忽高忽低,忽宽忽窄,时而左,时而右,踩着一块块石板,拉着铁链,“呼哧呼哧”地喘着气,我不禁抱怨起来:“怎么这么高,这么陡?早知道坐缆车了!”爸爸听了,笑道:“傻小子,这台阶也是黄山的一奇啊!哪里是那么轻易就被征服的?不吃点苦头还对不起它呢!”也是,山要好爬,也就不叫爬山了。在山下发的誓,就要在脚下完成,我理理行装,顺势看了一下周围,哇,景色好美!树木丛生,怪石嶙峋,雾气腾腾,如在仙境,我都有羽化登仙的感觉了。原来越往上,景色越美啊!我不由的感谢起这一层层的台阶来,是它们为我搭建了这么好的观景平台。
我的脚步已经很重很重,汗水已浸透了我的衣裳,看着身后的级级台阶,我彷佛看到了一张张沧桑的脸庞,满目疮痍,却又慈祥和蔼,好像在对我说:“上吧!向上爬吧!上面的风景更美!”一股力量在体内诞生,我加快了步伐,虽然路越来越滑,道越来越陡。
路上,行人依旧,可我心中又多了一份亲切。这台阶,盘旋在这座高峰上,给了我挫折,也给了我动力,让我不停向前。
哦!我懂了,台阶不仅是用来走的,它还会说话,激励你前行;它还会变魔术,把你周围的景色变得很美很美。
这台阶,真的是黄山一奇,爸爸没有骗我。
点评:
本文先以衬托手法引出写作对象——黄山的台阶,并点出了话题;接着,作者记叙了自己登山的过程,有别于一般以登山为题材的作文的是,文中对景色的描绘富有层次感,写景同样是对主题的揭示——付出的努力越多,欣赏的风景也就越美;在结尾处,作者用形象而非说教的话语赞美了台阶,也赞美了坚持不懈的精神,点明主题,并照应了前文。
纵观全文,作者把实实在在的台阶和台阶所代表的坚持不懈、勇攀高峰的精神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紧扣话题,中心突出、结构清晰,不乏亮点。
不断攀登,追求更高的自己
人生漫漫,每分每秒,我们都在台阶上攀登。每登上一层,我们就站得更高;每登上一层,我们就看得更远——台阶总是在我们的脚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