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优秀作文»作文素材»写作指导»2016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的特点

2016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的特点

今年语文试卷题目的设计规范,严谨、科学、准确,阅读量适中,绝大多数考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全部试题;题目的表达方式合理明确,没有含糊不清之处;坚持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考查的原则,尤其注重对考生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
  力的考查,并为考生发挥个性思维和展示自我想象力提供充分发挥的空间。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题目稳中有变,继承中求发展。
  “稳”主要体现在试题的结构上,题型和赋分与去年完全一致。语言基础题为常见的题型,字音字型改变了过去单一考查的模式,采用两题合一的形式,与去年相比多了近义词的辨析;现代文阅读题由过去的注重山东特色,变为放眼全国,注重文学性、科学性的统一;文言文阅读的选材更为广泛,从以往的注重山东籍名人的传记材料扩展到去年山东籍作家的文学作品,再到今年考察诸子散文,围绕“诚信”这一话题组织材料,但阅读难度不大,故事情节性较强,非纯正的抒情或哲理性散文,且个别段落如“曾子之妻之市”在平时的复习中经常遇到;诗歌鉴赏选择了词语的锤炼和情感来考查,难度不大;名言名句考查以必修教材重点篇目为主,又加入了《论语》和《诗经》中的名句;语言运用题虽为常见题型,但注意17题把仿写与续写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续写时注意前后内容要连贯,这为隐含的信息;文学类文本阅读继续选择散文体裁,但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了访谈录,虽然没有把此文体列入《xx年考试说明》,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但题目难度并不大,主要考查概括信息、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词语和句子含义的能力。
  2、紧跟时代步伐,聚焦社会热点。
  语言运用题、现代文阅读、作文,处处都见到时政热点的影子。第2小题虽然是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但是c项语句体现出两岸关系,d项语句又体现出中德关系;近义词辨析从侧面反映抗震救灾、城市转型等社会现实;语病题则选择了金融危机、广交会等材料;第18小题,请说明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又体现出人们应对水资源进行保护,所有的这些都与社会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作文,与时事热点紧密相连。xx到xx年,中国经历了很多大事——南方雨雪灾害、四川大地震、神七升天、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xx大的胜利召开、建国60周年等等;山东也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举办了书博会,即将迎来全运会,这些大的事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些事件的见证者,国家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家庭的变化、个人的变化,有太多的话要说……从个人层面上说,家庭的变化、学校的变化,自己也都是见证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作文的题材是广泛的。试题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赋予了高考以时代感和使命感,从而能够引导考生更加重视关注社会,关注民生,这样有意引导学生目光投向社会,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3、注重文化,彰显人文风采。
  试卷中的材料多次提到阅读,意在营造书香氛围。《断桥考》引经据典,富有文化气息。文言文通过几则故事反映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要讲求诚信,散文阅读告诫人们面对诱惑,要有宁静的心灵,特别注重了对于人格的塑造,这也恰好符合并强化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4、作文审题难度降低,与时事热点紧密联系。
  去年的作文题带有很深的比喻义及象征义,审题难度较大,而今年的作文审题没有障碍,更有利于推进山东省素质教育的改革;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阅读社会、思考身边发生的重大社会现象,为高中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倡导学生有个性的表达,命题非常有层次,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话可说,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非常吻合。
  今年的山东卷作文,是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的结合,这属于一个半开放式命题,题目可以这样理解:“见”:看见或经历;“证”:证明。因此这个题目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最好。如果写成记叙文,重点在“见”的记叙,“证”只是作为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如果写成议论文,重点在“证”,论述证明,“见”只作为材料或论据的一部分。因此,高考要求“文体特征鲜明”就表现在这里。材料既是一种限制,也是对考生思路的提示。题目所给的那段材料既解释什么是“见证”,又指出写作的范围。第一句是解释 “见证”这个词的含义。“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明确指出“见证”既可指个人的经历,也可是社会人生历史的经历,这个“凝聚”一般指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第二句给我们指明了写作的范围,“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有成为历史的见证”,我们即可写现实人生,也可追溯历史人物或事件。可大可小,可远可近,可古可今,可实可虚。
  确保学生有话可说。今年毕业的这一届学生可以说见证了一系列重大事件:98年洪水,xx年非典;xx年南方雨雪灾害、大地震、北京奥运、金融风暴,免去了千百年来的农业税;免费九年义务教育等等。这些事件无论是城市学生还是边远山村都会知道,对大家是公平的,更不要说历史人物和事件了。但也要注意,要选择一个小的切入点打开话题,避免议论空泛,如果从一个方面写,可以这样命题:非典见证-----众志成城;如果从非典、地震、98洪水等几个方面写,可这样命题:非典、地震、洪水见证-----多难兴邦。因为题目叫“见证”,考生在写作文时既要写到所见、所闻,又要挖掘它背后的意义和情感,单单写见了什么显然不能完全扣题。写作的材料选择,无论考生是选择个人情感、经历还是大事件带来的影响,都不能泛泛而谈,让人看了没有感觉,一定要注意挖掘事件背后的东西,感悟要深刻。所以平时要要求注意扩大视野,多读书报,多关心时事,特别是关注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热点问题。平时应观看“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实话实说”、《中学生时事报》、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等,让自己的文章与社会脉搏同时跳动,面对社会大舞台、大变革,面对环保与居住环境,面对市场经济,面对许多的社会矛盾,借助作文话题写出来,有鲜活的材料充实文章,自然会博得阅卷老师的亲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