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规避
二、
(一)取材的八“不”
1、不要用已被用滥了的文化名人的例子,如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史铁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布鲁纳、贝多芬、梵高等。这些人物已被用得太多,已毫 无新鲜感,多数阅卷老师看了就厌烦。当然,也不是绝对不能用,要用,得换个角度,并作新的阐释。
2、不要写敏感的政治人物或政治事件,因为你掌握的材料很少,说不清楚,说不清就必然说不准。
3、不要写早恋一类的故事,因为老师们对此早已厌
弃。
4、不要写不合高三年龄特点的低幼化的故事。不要一写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就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写到高三,太单调,很肤浅。
(二)叙事的四“不”
1、不要动不动就“突然”、“忽然”,因为这样写会使事情缺乏过程,很不自然。
2、不要动不动就说“热泪盈眶”甚至说“眼泪'哗'的一下就下来了”,太夸张,不真实。生活中真能让人流泪的时候很少。
3、不要在人物对话中讲政治大道理,明明是个普通人,而他说的话却像个政治家或哲学家,太荒唐。
4、不要把故事(包括童话、寓言、历史故事新编)写得过于含蓄,这很可能使阅卷老师因阅卷速度快而看不懂你的立意。这就很容易被判为走题。
(三)议论的五“不”
1、不要写形式主义的“题记”,因为越来越多的阅卷老师对此很反感。
2、不要引用名人的话(或古诗文名句)太多而淹没了自己的观点,这很容易给阅卷老师“这个考生没有自己的思想”的不好印象。
3、不要为了“提升思想境界”而大写豪言壮语,更不要在结尾处写“让我们------吧!”之类的政治口号,这容易使文章空洞无物。
4、不要全文都用“我们”。“我们”是复数,你不能代表众人。滥用“我们”是一种用“我们”作挡箭牌的不负责任的不良习惯。
5、不要一上来就原封不动地抄题目所提供的材料,这会给老师“这个考生用题目材料来凑字数”的不良印象。
(四)操作的三“不”
1、不要写看不清楚的字,因为这很可能被判为错字。接规定,一个错别字扣1分,如果你有几个字因不清楚而扣分,那就亏大了。要知道,阅卷老师没有读你的文章,首先看到你写的字,这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考生一定要写清楚每一个字,能写得端正美观则更好。
2、不要随便涂改字句,如果一定要改,那么所改的字、所做的记号一定要很清楚。
3、不要在方格以外写字,因为网上阅卷老师看不到格子以外的字。如果你写了,而老师又看不到,那就很容易因老师只看到你意思不完整的语句而影响对你的正常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