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无痕 的 《修辞》系列讲座一、词语锤炼
二、句式的选择与变换
三、辞格及其运用
运用辞格进行修辞,这是写作中很普遍的现象。因此,认识修辞辞格的性质特征与作用,对于阅读与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大的意义。修辞的辞格非常多,据修辞学专家的统计,有38种大格,50多种小格。而根据《大纲》、《考试说明》及高考试卷等要求的综合分析,中学生应较熟练地掌握的辞格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借代、对偶、反复、反语等12种辞格。而要熟悉及了解的辞格还有:移情、移用、通感(移觉)、层递、顶真、互文、呼告、回文、回环等9种辞格。
下面我们比较着复习前12种辞格。
1.比喻与借代
比喻是人们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 借代是一种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的辞格。
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及一些变式;
借代有特征代本体、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属性代本体及工具、商标、地点、作者代本体等方式。 比较比喻与借代,后者要宽泛得多,运用的面及自由度也大。其中借喻易与借代混淆,下面我们说说二者的异同点:
⑴共同点:借喻和借代都隐去本体,只出现客体。
⑵不同点:
① 借喻是代中有喻,借代则代不喻
② 借喻侧重“相似性”,喻体与本体有相似点;借代侧重“相关性”,代体与本体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③ 借喻找出本体后,可写成明喻句;借代虽然也可找出本体,但无法写成明喻句。
如,下面句子是借喻还是借代,请一一指出并说明理由。
a.老三……所得的薪水,好象每月也被八道湾逼出了一大半……因此生活也颇窘的。(地点代人)
b.一切腐朽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其他不适用的部分,一天天地土崩瓦解了,但彻底扫除这些垃圾,仍然需要时间。(借喻)
c.八年抗战,我们硬是用小米加步枪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具体代抽象)
d.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材料代本体“旗”)
e.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这其实是老实人自己讨苦吃。(借喻)
f.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特征代本体)
g.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城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专名代泛称)
当然,在学习比喻这个修辞格时,我们还当注意区分辨析比喻非比喻。我们可以试判断下面的句子用了比喻这个修辞格没有。
a.街上仿佛没有人,道路好象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可以没有人,却有人;可以加宽,却没有加宽;直接描写“道路”怎样)
b.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豆与豆比,戏与戏比,结果是具体实在――那夜的豆最好吃,那夜的戏最好看,是比较。)
c.面对巨碑,缅怀先贤的功绩。山林松涛的呼啸,好象化作催征的战鼓;洋洋万言的碑文,仿佛变成了弥漫的烽烟,、沸腾的大江。(山林松涛的呼啸不可能具有“催征的战鼓”这样的属性)
d.张怀英这个人是属螃蟹的,一贯横行霸道。
其实,比喻与非比喻的区分在于:
① 比喻的两项事物不是同类事物(或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 比喻从表面上看也是在直接说明事物的某种属性,而实际上它(本体)不可能有这种属性
③ 比较是切实的,结论是明晰的;比喻只是用相似点说明,目的在于引人联想,发人思索。
2.对比与对偶
对比是把对立的(相反、相对)人、事或同一人、事的相反相对的两方面并列起来形成鲜明对照的一处辞格(重在意义上的对照)
对偶则是把两个字数相等、结构对称、语意相关的语句成双成对并列在一起的一种辞格(重在形式上的对称)
分析下面的句子,说明哪是对比、哪是对照。
a.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b.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c.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e.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f.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由此看来,辨析对比与对偶,关键抓住下面几点:
① 对偶必须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类相当、平仄相反(协),重在对称。
② 对偶一般不宜有相同的字
③ 对偶上联末字多为仄声,下联末字多为平声
对比虽然也常有一些整齐的句式,但这是内容的对照表达使然,因此格式上没有什么约束。(而“对偶”里的“反对”就意义上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中兼格的现象)
当然对比不仅可以是句子的对比,也可以是段的对比。而对偶则主要是句子的对称,它常有:
正对:即上下两句内容相近的对偶句互相补充,互相衬托,使要表达的意思更加鲜明、突出、深刻。如: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c.心血操碎,革命伟业似巍巍泰山震寰宇;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反对:即上下两句内容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句(较之对比,既在形式上有对偶特点,又在内容上兼有对比的作用)。如: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b.这排排串串的珍珠,使天上银河失色,叫满湖碧水生辉。
流水对(串对):即上下两句意思相连的对偶句(实际上这是一句话分两半说,意思是相承的,分别独立出来都没有意义)。如: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只恨人间多疫鬼,遂使中华失栋梁
c.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d.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夸张与双关
为了表达上(强调、突出)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作扩大(含超前)或缩小的描述,这就叫做夸张。如:
a.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b.李工,咱们就这么一块巴掌大的地方,能盖一座新厂房吗?
c.他酒没沾唇,脸就红了。
运用夸张要注意处理好两个问题:
⑴它是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合情合理的渲染。可以说:
a.我老头子活了一辈子,从来没有遇到过像你这样的好人啊!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不能说:
a.一个南瓜如地球,结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架在大西洋,世界又多一个洲。
更不能说:
b.她讲到自己所受的苦时,眼泪就像自来水管似的喷射出来。
⑵但夸张又要明确、显豁,不能既像夸张,又像事实。如你可以说: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但不能说:飞流直下三十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你可以说:
b.他们看见那些受人尊敬的企业家,往往垂着一尺长的涎水
但不能说:他们看见那些受人尊敬的企业家,往往垂着一寸长的涎水。
夸张常常要借助某种形式来表达,如:
a.这大的风,这大的雪,这冷的天谁不怕。山吓得躲,地冻得炸,这大地――简直成了个冰疙瘩!
(山吓得躲是拟人,地冻得炸是拟物,成了个冰疙瘩是暗喻)
b.男不男女不女的头发,要多丑有多丑。(要多a有多a)
c.要她穿针引线,绣个枕头什么的,就好像十根指头连在一起,笨得不能再笨了。(a得不能再a了)
(b、c都是用表强调的句式来帮助夸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千万不要把夸张误判为其它种辞格。
而双关则是利用语音或语义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这个意思a,实际上是另一个意思b,而这另一个意思b才是说话的真意所在。
利用语音条件的叫做谐音双关,如:
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老虎拉车――谁赶(敢)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利用语意条件的叫做语义双关,如:
a.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b.书要摆在书架上,或者抛……酒杯要摆在桌子上,但算盘却要收在抽屉里,或者最好是在肚子里。(鲁迅《病后杂谈》 “算盘”含有“心机”的意思)
利用语境条件的叫做对象双关,如:
根土婶正在喂鸡,发现屋里气氛不对头,猜想余望苟又出了什么馊主意。她把鸡食盆一摔,借着骂鸡,嚷了起来:“你这只瘟鸡,天都黑了,不往自己窝里钻,还满地乱窜。叫黄鼠狼刁去才好哩!”
(根土婶用指桑骂槐、一语双关的方法,下了逐客令。)
理解双关,关键是要明白作者真意所在;同样,运用双关,表意不要适得其反。
4.排比与反复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短语甚至词并列起来,增强语势、浓厚氛围的辞格就叫作排比。
而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化某种感情,同时也为了强化某种语气,有意识地重复使用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反复。
a.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定语排比)
b.啊,雷锋!/你白天的/每一个思念/你夜晚的/每一个梦境/都是――/革命……/革命……/革命……(连续反复)
c.春天的樱花、夏天的紫藤、秋天的黄菊、冬天的腊梅点缀着那里人民的生活。(主语排比)
d.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间隔反复)
e.在那段日子里,人们在忧虑中度日,在沉默中思索,在悲愤中秣厉。(谓语排比即句子排比)
辨析排比与反复,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排比着眼于结构的相同或相似,反复则着眼于词语或句子的重复。
⑵构成排比的几项必须是连续的,而反复可以有间隔
⑶构成排比的一组语句总是包含三项或三项以上相关的内容,而反复常常只须两项。
⑷当一个句子中的修辞同时具有排比与反复两种辞格的特点时,一般判为排比(当然,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如:
真的,世界上实在又有各式各样的运气,各式各样的嘴,各式各样的眼睛。
单就“各式各样”这一词语来说,它是间隔反复;但是,就整个句子来讲,它是宾语排比。
你们是那么平凡,那么朴实,那么纯真,而且那么谦虚……
结构相同,可词语有变化,因此是排比。
5.反问与设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的修辞格就叫作反问。
先提出一个问题,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紧接着就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这样的修辞格就叫作设问。
如:
a.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反问)
b.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设问)
c.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觉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设问)
d.朋友们,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反问)
两者的辨析关键抓住一点,即反问是无须回答的,而设问则是自问自答。
上面我们比较着介绍了10种辞格,下面我们再单独补充介绍几种辞格。
1.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写;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 包括 把人当作物来写; 等三种形式。
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蟋蟀在这里弹琴。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如:油蛉在这里低唱。
红旗飘飘把手招。
第二种形式是把人“物化”。如:他夹着尾巴逃跑了。
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嗄子竖起耳朵听。
第三种形式是把“甲物乙物化” 如:人们用鲜血染红了那英勇战斗的年代
把黑龙潭的水牵到山下的坝子里来
2.反语
反语就是说反话(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的方式来加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 (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如:
⑴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摘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表讽刺)
⑵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表亲昵)
⑶好容易到了年末,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表习惯)
3.移情
将人的感情转移到他物上,从而使无情之物显示出人的情感。
如: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深夜里,常有鞭声在惨痛地回荡……
4.移用
把本是用来形容甲事物的词语移来修饰乙事物。如:
1.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2.人穷志不穷。
5.通感(移觉)
用比喻或形容的形式把人的各种感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格式,也叫移觉。
如:
⑴唱了数十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⑵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聘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
6.互文
指古代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辞格。如:
1.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2.泉香而酒冽
3.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7.呼告
呼告就是对着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话的一种修辞方式。如:
⑴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
⑵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四化而奋斗
8.回文 如:
秀山青水青山秀,香柏古风古柏香。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9.回环 如:
在前进中调整,在调整中前进。 心贴布,布贴心,多织好布为人民。
冲刺阶段的复习安排
一、原则:针对性复习
二、具体做法(步骤)如下:
1.首先以省、市质检为参照,对自己所复习掌握的中学语文知识及其相关的语文能力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反省,查出自己的弱项,查出自己的缺陷,查出自己的不足。
2.其次,针对自己的弱项、缺陷及不足,进行方向明确、目标单纯的复习,以求得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便提高自己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训练的过程中,利用以前做过以及未做完的38或58套练习,集中选择一至二种题项,每连续训练10次,便进行阶段性的检验反省,逐步巩固本次针对性复习的知识。在多次的复习与训练的循环往复中,逐个攻破自己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缺陷。
4.在完成上述任务后,还得记住每隔3-5天完成一篇限时(45分钟)作文,以便熟悉文字的表达,锻炼自己的思维,从而保证在高考考场的作文速度。每隔1-2天读一篇课外文言文,在这样的反复阅读的训练中,巩固与提高古汉语知识与文言文阅读能力。
5.在紧张的总复习时间里,应学会用读时评、听新闻、欣赏一些美文等办法调整自己的劳逸,既使自己的身心得到休息,又使自己于不知不觉中接受新鲜的信息,不时地激活自己的思维,释放自己的想像。
6.在复习训练之余,还必须做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总结整理应试的技巧。总结时既要注意通用的共性的技巧,也应当有自己个人的特殊体会。
7.学有余力时,可适当地选择近十年的高考试卷题做一些回顾训练,目的是熟悉标准的高考试卷,提高自己的信心,从而科学地调整临考心态。千万不要做偏题、怪题、难题,以免丧失考试的信心。
考前指导
一、考试答题方法之探讨
1.五“避”五“就”
a、避难就易(如试卷的全卷处理,你要十分明确,语文考试不可能得满分,所以你就不要奢望得满分,这就意味着,你肯定要失分,那么,既然要失分,我们碰到难题就不一定要做到非解答出来不可,适时地放弃一些难题,从容地保证易题的得分,是聪明之举,也是解题之一大原则。而就具体试题而言,同样这条原则可用,因为每一道试题对每一个考生来产都可能存在着盲点与难点,而我们答题时,未必都要把难点弄明白,只要能正确答题就行。如今年省质检卷的第一道拼音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山坡 疲惫 偏颇 波涛汹涌 破釜沉舟
b.咳嗽 形骸 弹劾 言简意赅 骇人听闻
c.馈赠 曾孙 磨蹭 面目可憎 僧多粥少
d.哇噻 山寨 竞赛 敷衍塞责 塞翁失马
你如果无法辨别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那么你就不必去弄懂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而是回避它,从比较简单地角度如寻找同音字的角度去答题,一样可以很快地发现a项“坡、颇”同音,b项一时找不到同音字,c项“赠、憎”同音,d项“赛、塞”同音,那么自然也能很快地正确答题,选出b项。)
b.避盲就明(如文言文阅读,就要学会只解已懂,尽力回避不可懂的。毕竟,一篇课外文言文,你不可能像课内文言文那样每一字每一句都能弄懂,那么怎么办?若不影响全篇大意的理解,你尽管回避它;若会影响全篇大意的理解,那么你就当借助周边的语言环境,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作出适当的推断。还是以省质检为例:
第12题,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相率以孝悌不得舍奸人 舍奸人:放走坏人
b、微子,太守不自知过 微子:小子
c、召见门卒,遂待用之 待用:等待任用
d、传相敕厉 敕厉:告诫勉励
一方面,这道题的四个加点词语都是必须解释的,你无法回避,所以就得借助周边的语言环境,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作出合理的推断。另一方面,据题干要求,你要选出的是解释正确的一项,那么你实际上只要能就你所知的对其中三项的正误作出正确的推断即可。也就是说,你可以有一个词不必懂也能正确答题,而这个空间刚好容纳你的盲点,你可以回避它。这四个加点词语中,就你个人而言哪是最难的,你就回避哪个。既可回避“舍奸人”,也可回避“微子”,也可回避“待用”,也可回避“敕厉”,总之哪个是盲点,你就回避哪个。就大多数人而言,四个词中难以把握的是“敕厉”,那么你就回避它,而“舍奸人”这一短语的关键是“舍”字,它有可能是“放走”的意思,也有可能是“留……住宿”的意思,从后文语境“闾里阡陌有非常,吏辄闻之,奸人莫敢入界”来看它是后一种意思,所以a项的解释是错误的。而“微子”这一短语的关键是“微”,考生学过《岳阳楼记》,学过《烛之武退秦师》,知道“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那么结合上下文语境,便知此“微”乃“无、没有”义,所以b项也是错的。至于c项的“待用”一词,可于第一段的“以礼待用”一句中推断得出含义当为“接待而选拔使用”,将“待”释成“等待”肯定是错的。理解了三个词语,那么d项不必知道它可解释为“告诫勉励”,也一样会选出作为试题的正选项。)
c.避繁就简(如遇到多重复句、句群及文段层次分析(这是以前常见的分析),要学会从最易(最小)层分析起,直至答出为止。)
d.避生就熟(如作文题材选择,在“心灵的选择”“对手”这些规定范围里,切不可选择写你不熟悉的生活,比如编写企业经营、写官场腐败、写学子就业等等。)
e.避短就长(如作文体裁选择,每人长短自知,同样在“心灵的选择”“对手”这些规定范围里,切不可就短避长,选择自己不擅长的文体。切不可轻信某些人的所谓评卷经验――即写记叙文不易得高分,写议论文评分会高些,这是没有来由的话,更何况历年高考优卷中“记叙文”与“议论文”的篇数不相上下。且没有了擅长的自信,即使易得高分的文体,到了你的手里也许倒成了你成功的瓶颈。)
2.全局统摄,前后呼应
有些题从局部看当这么回答(或无解),可全局看当那么回答(或有解);
有些题调整一下答题顺序,试题就会化难为易;(如今年省质检的文言文阅读题的第11题,要求判断d项“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劾责”中的“欺负”一词与现代汉语的“欺负”是否同义,若你在做这一道题前,已解出了第15题,那么,你便会发现该题c项是这样表达的:“韩延寿对属下,以礼相待,遇到有欺瞒或对不起自己的人,就先指责自己,致使下属伤心后悔,有的甚至竟以死谢罪。”这就等于告诉你“欺负”一词在文中解释为“欺瞒、对不起”是两个词,与现代汉语不同。原来挺难的题目到此就变得十分容易了。
有些题初解会误解,做到后面会发现前后矛盾,此时定当及时纠正;切不可拖到后面全卷做完才来订正,那时由于你身心都较疲惫,常常会忘记或者会一时想不起来为何要做这样的订正。(前面所举的“欺负”的例子,倒过来也说明这个问题,即你先前可能将“欺负”一词判断成古今同义,可到了解答第15题时,细心的人肯定会发现原先的解答没有将“欺负”一词分开解释,故误解为与现代汉语同义,这时你定当及时纠正,否则会错过订正的最佳时机。)
3.从已知推未知
词语解释、运用选择,句群组合选择填空及各项选择都可用此法,切不可纠缠未知因素。例如xx年高考题第5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c
①中美关系____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②他比你只是____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③这几天我____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 多少 往往 b.再三 多少 常常
c.一再 稍微 常常 d.再三 稍微 往往 这道题目有一定难度的。原因在于试题中给出的“一再”和“再三”、“稍微”和“多少”、“常常”和“往往”这三组副词,意思确实都非常接近,实际上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彼此都可以换用,而且很多词典的释义对二者也都不加区别。但必须明确这样一点:语言中除开少量的绝对同义词(即等义词)外,实际上所有近义词和同义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而必然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有所区别,以前试题中出现过的大量实词(如动词、形容词等)的情况是这样,副词的情况也是这样。从这个意义上说,试题中给出的三组同义副词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差别还是可以给出严格的解释的。
但是当我们一时无法区别某一对词时,我们就不应当以这些词为依据推断其他词语,而是要相反。例如许多考生无法区别“一再”和“再三”的不同,但他们照样得分。原因就在于他们选择了自己有把握区分清楚的“多少”与“稍微”这一对词语,以为“稍微”和“多少”在一些词典中的释义也差不多,即都表示“数量不多、程度不深”,甚至说“多少”的意思就是“稍微”。二者有时也可以互换使用,例如“他比你稍微/多少高一点”。但这两个副词在用法上也有一些区别,比如试题中的第②句,只能说“你比他只是稍微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不能说“你比他只是多少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这里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哪个副词的限制条件还是清楚的:即一方面“多少”一般只能与积极意义的形容词或往大里说的形容词连用,“稍微”则不受这种限制;另一方面“稍微”能够与表示限制的范围副词“只”连用,“多少”就不能。所以他们借此排除了a、b项为正选项。接着再以自己相对熟悉的“常常”与“往往”的区别,即“常常”和“往往”尽管在一些词典中的释义都差不多,比如说“往往,表示时常发生、经常发生”,甚至说“往往”的意思就是“常常”。二者有时也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吃饭后,他常常/往往到湖边散步”。但这两个副词在用法上也有一些区别,比如试题中的第③句,只能说“这几天我常常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就不能用“往往”。这里的原因有两条:一是“往往”主要指“在一定条件下才经常发生的动作”,而“常常”不受限制;二是“往往”在使用时“必须是带有某种规律性的动作”,而“常常”不受这种限制。换句话说,“常常”的准确释义是“强调事情或行为动作发生的经常性和频繁性”,且时间相隔不久,而“往往”的准确释义是“强调按照经验在某种条件下的情况通常是这样的”,且时间相对要长些。试题中的第③句的行为动作,既没有“一定的条件”,也并不“带有某种规律性”,还有特指的“这几天”,所以只能用“常常”,不能用“往往”。考生们正是这样排除了d项,得出c为答案的正选项。也就是说,在不能全知的情况下,考生们要善于利用已知项推断出未知项,而不能靠未知项去推断已知项。
又比如省质检卷的第5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d
①像我们这样年逾花甲的老人,在以前由于生活条件所限, 都没有拍过婚纱照,实在是生活中的遗憾。
②大堤的加固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许多工作要做,他将 关注这件提案,直到完全落实。
③屋里的人也仿佛觉得他随时都有可能像以前一样, 回来了,全然不理会大家,然后又走得 。
a.基本 始终 忽然 突然 b.几乎 始终 突然 忽然
c.基本 一直 突然 忽然 d.几乎 一直 忽然 突然
虽然有很多考生一时弄不懂“突然”与“忽然”的区分,但他们普遍都根据已知的“基本”与“几乎”的差别、“一直”与“始终”的差别,选出正确的项d。
4.以做代选
当内容概括、层次分析似是而非时,考生自己可从结构入手,试一概括,便会发现是非分明。当然,这样的原则也可运用到信息筛选试题的解答中。如今年省质检的第8题
8.下列对“各种哲学理论与哲学学派”形成的原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哲学家对于宇宙本原的不同说法及对于人的主体与世界的客体关系的不同回答
b.由于系列的问题引发了人们的不同思考与探索,人类有了破旧立新之举
c.因为智慧首先表现为从问题开始的一种创新能力以及对这些问题所做的不同探索
d.因为哲学家对宇宙本原的不同说法产生了相互对立的理论
这一道题表面上是信息筛选题,其实也就是问答题――作者认为“‘各种哲学理论与哲学学派’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的变形。所以我们完全有可能借助原文的内容,自己尝试做一表达。你很快就在在原文的第二段发现这样的文字:“自然哲学家对宇宙本原的说法不同,甚至形成相互对立的理论,但都是人类意识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与深化,关于人的主体与世界的客体关系问题突出显示出来:主体与客体何者是第一性?人的主体能否认识客体?如此等等。对此,哲学家不同的回答,形成各种哲学理论与哲学学派。”自然,根据这些文字你大体可以推断出这一问答题的答案是:“由于哲学家对于宇宙本原的不同说法及对于人的主体与世界的客体关系的不同回答,是产生各种哲学理论与哲学学派的原因。”当然,也许你的语言不完全是这样,但你的意思大体如此,那么,只要我们拿这个表述去对照选项时,你便会发现a项与自己的表述有着惊人的相似。于是答案的正选项就从命题老师给你的四个选肢中凸显出来。这就是以做代选,它将帮你排除迷雾,在那些似是而非的选肢中迅速找到答案。
5.先包抄,后压缩
这主要是针对文字表述题来说的。这样的表述题一般存在于诗词鉴赏分析,散文理解表述两大类型的命题中。虽然近两年对表述题字数的限制有所放宽,但福建省今年高考统一采用网上阅卷,这就使得考生答案必须在试卷大小所规定的电脑能读到的范围,若超出这范围,电脑无法读出,那么考生写的再多也是无益甚至是有害的。这实际上就是文字限制,在这样的限制下,考生若不能清醒地意识到在内容与字数这一对矛盾中,始终要先考虑内容后考虑字数,那就无法有效地组织答案,因为他一旦为字数所束缚,就常常会将主要内容删去,保留下次要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有了字数限制这样的一个紧箍咒,他根本无法思考,无法将有效的信息纳入自己的思考范畴内。如今年的省质检题第20题:
文章说:“周庄是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结合第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若无字数限制,这一道题的答案可以很长,可是,答案卷只给了考生很有限的空间,你若放纵自己的感受说得很长,势必造成舍本逐末的结果。而既要考虑字数的限制,又要考虑答案的完整,那么该怎么办?只有先包抄后压缩的做法才能完美地解决这一矛盾。你一开始是没有任何顾虑地将可以用来作答的所有文字都拢进来,于是便从原文第三自然段中捕捉到这些文字:“眼前即刻闪现出古苏州的模样。是的,苏州脱掉了罗衫长褂,苏州现代得多了。尽管手里还拿着丝绣的团扇,已远不是躲在深闺的旧模样。这样,周庄这位江南的古典秀女便名播四海了。”而后再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抓住三个要点――①苏州原是江南古建筑的典范,②由于自然、人文景观遭受破坏,苏州失去了原味,③周庄于是因保留了明清的古建筑群而蜚声于海内外――组织答案,此时组织答案便可根据命题者预留的空间的大小压缩字数。不这样,考生往往顾此失彼,内容与字数无法兼顾。
二、各类知识点的答题要则:
1拼音题注意多音字、调号、从众错字及拼写原则,少管n、ng z、zh等。
2字形题重在同音字(即同音替代)的辨析,其次形近字,再次是其它。
3词语运用虚词注意前后照应、整体搭配,实词(含成语)注意词义差异。
4病句题先看是否达义(即通、顺、畅),再看其它语病(成分、搭配、语序等)。
5标点题一定要记住常有两可情况,错误定是非如此不可,因此要手明显错误。
6词语锤炼、句式选择、辞格运用等修辞题,突出最佳表达,而非正确与否。
7文学常识题要逐项对照,注意题干选正或误的表达。
8诗词题要精选不恰当项,敢借助他项选择,避免前后自相矛盾。
9文言文当懂则懂,不懂则算,高考题常是文难题易,翻译题要联系上下文且重在大意,句式题多为复句关系判断,内容题要细心对照。
10现代文阅读讲求三心(尤其选择题),表述题先讲答全,后讲文字数,尽量多从原文中找语句,化简注意删减可说可不说的内容。
11改错题认真找错,订正时注意语感。
12造句题通常含内容仿造与形式仿造,二者一定要兼顾。
13小作文少讲灵气,多讲要求,写作时尽可能逐项对照。
14 大作文既注意限制又要注意无限制,选自己能驾驭的题目,用自己擅长的体裁,写自己熟悉的题材。写完检查错字病句,订正不可大涂大画。
三、近日复习安排
1强化弱项
2熟悉答题技巧,训练各种能力(会调动知识)
3将文学常识、文言虚词、文言实词穿插记忆
4注意:
a复习不可贪求全面(再炒冷饭),不可贪求新知。
b拒绝难题。
四、进入考场前后
1入场前
a能放松则放松、按太阳穴、闭眼、意守丹田
b不能放松就背书(常识、词汇等)
c回忆各大文体的写作基本要求或格式套路。
d回顾解题应遵守的原则等
2在场内
a动笔前的阅读
先读题(包含卷首说明几卷、几题、几页)题目类型及题分,了解其分
布以便选择。
后读材料(即考题内容),了解覆盖面及题量(不必细读),增强信心,
避免遗漏。
再读文段,可读现代文段,亦可读文言文段;只读不思考,以达熟悉内
容、消除胆怯,同时潜意识思考。
总原则:熟悉卷子,增强信心,不思考难题,徒增烦恼。
b答题时的正确心态
a动笔前先填姓名、准考号
b欢迎难题,确定信心,超常发挥
c谨记有失才有得。一下子做不来的大胆放置甚至放弃 不因弃题影响大
时间有限,不舍小题难做大题 局,败坏心理。
d要会丢卒保车。
时间紧的情况下先做易的后做难的,同等难度先做题分大的,后做小的
e不可求拿满分,尽力夺高分。
c答题时正常过程当是
从头做到尾,闭塞先舍置(不忘做记号,以免遗漏)
回头易到难,大分到小分(注意时间流失)
第一卷结束,答题卡填完(不可最后填)
d相信第一判断
如果说第一判断带有某种神意式的主观感情色彩的话,那么订正时就不能跟着感觉走,一定要很理智地做客观分析,有了充分理由方可订正。否则保留第一判断。因为第一判断精神高度集中,正确率自然高,回头订正松懈疲惫。
3.出考场
a不对题。因为语文考题说不清,对的可能错,错的可能对,对题无意义。
因为一般不离题,切不可为这毫无意义的对题弄得心灰意冷。
b万事开头难,高考路漫漫,立刻回家去,下科备考忙。
修辞㈢
福州一中 林志强
一、词语锤炼
二、句式的选择与变换
三、辞格及其运用
运用辞格进行修辞,这是写作中很普遍的现象。因此,认识修辞辞格的性质特征与作用,对于阅读与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大的意义。修辞的辞格非常多,据修辞学专家的统计,有38种大格,50多种小格。而根据《大纲》、《考试说明》及高考试卷等要求的综合分析,中学生应较熟练地掌握的辞格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借代、对偶、反复、反语等12种辞格。而要熟悉及了解的辞格还有:移情、移用、通感(移觉)、层递、顶真、互文、呼告、回文、回环等9种辞格。
下面我们比较着复习前12种辞格。
1.比喻与借代
比喻是人们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 借代是一种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的辞格。
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及一些变式;
借代有特征代本体、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属性代本体及工具、商标、地点、作者代本体等方式。 比较比喻与借代,后者要宽泛得多,运用的面及自由度也大。其中借喻易与借代混淆,下面我们说说二者的异同点:
⑴共同点:借喻和借代都隐去本体,只出现客体。
⑵不同点:
① 借喻是代中有喻,借代则代不喻
② 借喻侧重“相似性”,喻体与本体有相似点;借代侧重“相关性”,代体与本体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③ 借喻找出本体后,可写成明喻句;借代虽然也可找出本体,但无法写成明喻句。
如,下面句子是借喻还是借代,请一一指出并说明理由。
a.老三……所得的薪水,好象每月也被八道湾逼出了一大半……因此生活也颇窘的。(地点代人)
b.一切腐朽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其他不适用的部分,一天天地土崩瓦解了,但彻底扫除这些垃圾,仍然需要时间。(借喻)
c.八年抗战,我们硬是用小米加步枪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具体代抽象)
d.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材料代本体“旗”)
e.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这其实是老实人自己讨苦吃。(借喻)
f.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特征代本体)
g.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城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专名代泛称)
当然,在学习比喻这个修辞格时,我们还当注意区分辨析比喻非比喻。我们可以试判断下面的句子用了比喻这个修辞格没有。
a.街上仿佛没有人,道路好象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可以没有人,却有人;可以加宽,却没有加宽;直接描写“道路”怎样)
b.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豆与豆比,戏与戏比,结果是具体实在――那夜的豆最好吃,那夜的戏最好看,是比较。)
c.面对巨碑,缅怀先贤的功绩。山林松涛的呼啸,好象化作催征的战鼓;洋洋万言的碑文,仿佛变成了弥漫的烽烟,、沸腾的大江。(山林松涛的呼啸不可能具有“催征的战鼓”这样的属性)
d.张怀英这个人是属螃蟹的,一贯横行霸道。
其实,比喻与非比喻的区分在于:
① 比喻的两项事物不是同类事物(或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 比喻从表面上看也是在直接说明事物的某种属性,而实际上它(本体)不可能有这种属性
③ 比较是切实的,结论是明晰的;比喻只是用相似点说明,目的在于引人联想,发人思索。
2.对比与对偶
对比是把对立的(相反、相对)人、事或同一人、事的相反相对的两方面并列起来形成鲜明对照的一处辞格(重在意义上的对照)
对偶则是把两个字数相等、结构对称、语意相关的语句成双成对并列在一起的一种辞格(重在形式上的对称)
分析下面的句子,说明哪是对比、哪是对照。
a.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b.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c.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e.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f.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由此看来,辨析对比与对偶,关键抓住下面几点:
① 对偶必须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类相当、平仄相反(协),重在对称。
② 对偶一般不宜有相同的字
③ 对偶上联末字多为仄声,下联末字多为平声
对比虽然也常有一些整齐的句式,但这是内容的对照表达使然,因此格式上没有什么约束。(而“对偶”里的“反对”就意义上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中兼格的现象)
当然对比不仅可以是句子的对比,也可以是段的对比。而对偶则主要是句子的对称,它常有:
正对:即上下两句内容相近的对偶句互相补充,互相衬托,使要表达的意思更加鲜明、突出、深刻。如: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c.心血操碎,革命伟业似巍巍泰山震寰宇;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反对:即上下两句内容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句(较之对比,既在形式上有对偶特点,又在内容上兼有对比的作用)。如: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b.这排排串串的珍珠,使天上银河失色,叫满湖碧水生辉。
流水对(串对):即上下两句意思相连的对偶句(实际上这是一句话分两半说,意思是相承的,分别独立出来都没有意义)。如: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只恨人间多疫鬼,遂使中华失栋梁
c.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d.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夸张与双关
为了表达上(强调、突出)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作扩大(含超前)或缩小的描述,这就叫做夸张。如:
a.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b.李工,咱们就这么一块巴掌大的地方,能盖一座新厂房吗?
c.他酒没沾唇,脸就红了。
运用夸张要注意处理好两个问题:
⑴它是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合情合理的渲染。可以说:
a.我老头子活了一辈子,从来没有遇到过像你这样的好人啊!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不能说:
a.一个南瓜如地球,结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架在大西洋,世界又多一个洲。
更不能说:
b.她讲到自己所受的苦时,眼泪就像自来水管似的喷射出来。
⑵但夸张又要明确、显豁,不能既像夸张,又像事实。如你可以说: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但不能说:飞流直下三十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你可以说:
b.他们看见那些受人尊敬的企业家,往往垂着一尺长的涎水
但不能说:他们看见那些受人尊敬的企业家,往往垂着一寸长的涎水。
夸张常常要借助某种形式来表达,如:
a.这大的风,这大的雪,这冷的天谁不怕。山吓得躲,地冻得炸,这大地――简直成了个冰疙瘩!
(山吓得躲是拟人,地冻得炸是拟物,成了个冰疙瘩是暗喻)
b.男不男女不女的头发,要多丑有多丑。(要多a有多a)
c.要她穿针引线,绣个枕头什么的,就好像十根指头连在一起,笨得不能再笨了。(a得不能再a了)
(b、c都是用表强调的句式来帮助夸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千万不要把夸张误判为其它种辞格。
而双关则是利用语音或语义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这个意思a,实际上是另一个意思b,而这另一个意思b才是说话的真意所在。
利用语音条件的叫做谐音双关,如:
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老虎拉车――谁赶(敢)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利用语意条件的叫做语义双关,如:
a.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b.书要摆在书架上,或者抛……酒杯要摆在桌子上,但算盘却要收在抽屉里,或者最好是在肚子里。(鲁迅《病后杂谈》 “算盘”含有“心机”的意思)
利用语境条件的叫做对象双关,如:
根土婶正在喂鸡,发现屋里气氛不对头,猜想余望苟又出了什么馊主意。她把鸡食盆一摔,借着骂鸡,嚷了起来:“你这只瘟鸡,天都黑了,不往自己窝里钻,还满地乱窜。叫黄鼠狼刁去才好哩!”
(根土婶用指桑骂槐、一语双关的方法,下了逐客令。)
理解双关,关键是要明白作者真意所在;同样,运用双关,表意不要适得其反。
4.排比与反复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短语甚至词并列起来,增强语势、浓厚氛围的辞格就叫作排比。
而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化某种感情,同时也为了强化某种语气,有意识地重复使用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反复。
a.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定语排比)
b.啊,雷锋!/你白天的/每一个思念/你夜晚的/每一个梦境/都是――/革命……/革命……/革命……(连续反复)
c.春天的樱花、夏天的紫藤、秋天的黄菊、冬天的腊梅点缀着那里人民的生活。(主语排比)
d.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间隔反复)
e.在那段日子里,人们在忧虑中度日,在沉默中思索,在悲愤中秣厉。(谓语排比即句子排比)
辨析排比与反复,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排比着眼于结构的相同或相似,反复则着眼于词语或句子的重复。
⑵构成排比的几项必须是连续的,而反复可以有间隔
⑶构成排比的一组语句总是包含三项或三项以上相关的内容,而反复常常只须两项。
⑷当一个句子中的修辞同时具有排比与反复两种辞格的特点时,一般判为排比(当然,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如:
真的,世界上实在又有各式各样的运气,各式各样的嘴,各式各样的眼睛。
单就“各式各样”这一词语来说,它是间隔反复;但是,就整个句子来讲,它是宾语排比。
你们是那么平凡,那么朴实,那么纯真,而且那么谦虚……
结构相同,可词语有变化,因此是排比。
5.反问与设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的修辞格就叫作反问。
先提出一个问题,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紧接着就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这样的修辞格就叫作设问。
如:
a.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反问)
b.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设问)
c.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觉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设问)
d.朋友们,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反问)
两者的辨析关键抓住一点,即反问是无须回答的,而设问则是自问自答。
上面我们比较着介绍了10种辞格,下面我们再单独补充介绍几种辞格。
1.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写;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 包括 把人当作物来写; 等三种形式。
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蟋蟀在这里弹琴。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如:油蛉在这里低唱。
红旗飘飘把手招。
第二种形式是把人“物化”。如:他夹着尾巴逃跑了。
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嗄子竖起耳朵听。
第三种形式是把“甲物乙物化” 如:人们用鲜血染红了那英勇战斗的年代
把黑龙潭的水牵到山下的坝子里来
2.反语
反语就是说反话(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的方式来加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 (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如:
⑴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摘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表讽刺)
⑵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表亲昵)
⑶好容易到了年末,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表习惯)
3.移情
将人的感情转移到他物上,从而使无情之物显示出人的情感。
如: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深夜里,常有鞭声在惨痛地回荡……
4.移用
把本是用来形容甲事物的词语移来修饰乙事物。如:
1.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2.人穷志不穷。
5.通感(移觉)
用比喻或形容的形式把人的各种感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格式,也叫移觉。
如:
⑴唱了数十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⑵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聘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
6.互文
指古代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辞格。如:
1.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2.泉香而酒冽
3.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7.呼告
呼告就是对着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话的一种修辞方式。如:
⑴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
⑵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四化而奋斗
8.回文 如:
秀山青水青山秀,香柏古风古柏香。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9.回环 如:
在前进中调整,在调整中前进。 心贴布,布贴心,多织好布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