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组合的常用技法
【训练要求】
初步掌握记叙文组织篇章常用的技巧和方法,并逐步运用于写作实践。
【知识导引】
前几个单元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为了把文章写得“像样”。如果要进一步提高要求,还必须学习和掌握组织篇章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使文章写得更“生动”。“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要做到“以情动人”,就必须富有变化,在读者心中激起波澜。
怎样才能形成文章的波澜呢?前人在实践中总结了很多经验。从选取材料到安排格局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如何使文章写得多姿多彩。先要认识技法的产生源于生活本身的矛盾冲突。世间一切事物,常常是相反相成的。要表现高,只有用低作参照,从比较中鉴别,才能给人以形象、鲜明的感受。虚实女作家张洁在《游罢黄山归》中写道:“黄山的美,是和掩映着它那扑朔迷离的云雾分不开的。我永远看不清它的全貌,只是在清晨,当云雾还没有醒来,还浮在它山腰里沉睡的时候,也不过是只看清它的山巅,可是,反倒不如有云雾掩着它的时候更迷人了。”这段话说明了在描绘客观事物时,以实映虚,以虚衬实,虚实相间,使内容更加鲜明突出的道理和作用。“虚实”在文章中的运用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是线索的虚实。一般写景、抒情的文章,大都有两条线,一条是写实线,即对具体景物的摹写;一条是抒情线,即从景物描写中透射出来的作者感情的脉络。如《我的空中楼阁》就是如此:一条是实写小屋的风景,一条是透过景物抒发的感情。这后一条线才是寄情的真意所在,借前一条实线而得以外化。可以是场面的虚实。有些记人、叙事的文章,常采用“虚此实彼”的手法来达到虚实相间、兼收并蓄的目的。如《荷花淀》,实写水生嫂和水生的对话,虚写水生他们报名参加“区小队”;实写荷花淀几个青年妇女翻身跳下水的紧张场景,虚写参军的战士们紧张迎敌的表现。这样,以实显虚,以虚映实:青年妇女的战斗生活得到生动描写,而青年男子的战斗作用也由此表现得富于情趣。可以是形象的虚实。如《樱花赞》中对樱花的描写,就有一个“实写──虚化──虚写”的过程,开头实写樱花,中间欣赏的樱花已经赋予了日本罢工司机的意义,而最后对樱花的赞美却完全是赞美日本人民了。
请阅读例文。
海 燕
郑振铎
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当春间二三月,轻飔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熳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之下了。再几只却隽逸的在粼粼如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的荡漾了开去。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还有一家家的快乐家庭,他们还特为我们的小燕子备了一个两个小巢,放在厅梁的最高处,假如这家有了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第一年,小燕子来住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
“燕子归来寻旧垒。”
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偶然的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光顾,那便很使主人忧戚,他们邀召不到那么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运命的蹇劣呢。
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曾使几多的孩子们欢呼着,注意着,沉醉着,曾使几多的农人们市民们忧戚着,或舒怀的指点着,且曾平添了几多的春色,几多的生趣于我们的春天的小燕子!
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
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
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
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是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皱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面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的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天中了。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的从容的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小燕子却从容的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的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象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处窜去;随了它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选自《文学周报》第273期,1927年6月26日)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借海燕抒发了寄身于海外的乡愁。前一部分写故乡小燕子在春天里的种种“生趣”,后一部分写海上看到的海燕。文章写景抒情的起点,应是离家几千里的海上。这里有绝美的海上风光,更有隽逸的海燕在海面上斜掠和浮憩。这是实景。然而,此时作者眼中的海燕,不正是故乡的小燕子的化身吗?读者如果将描写海燕的形象特点与前一部分对故乡小燕子的描写对照,就可以发现:“从容的在海面上斜掠”,“连漾了好几圈圆晕”,“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都是故乡的小燕子活动特征的叠映。这样一来,海上的燕子被虚化了,变成作者寄托乡思的美好形象。对故乡小燕子的生动描写,也应是实写。然而,在文章中却成了游子海上观海燕的背景。作者的联想,实际也是一种幻化了的景象。于是,全文在组织篇章与表达手段上,前后两部分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前者虚中有实,以实衬虚;后者实中有虚,以虚代实。正是这种形象与场面的虚实结合,才使文章精炼集中、生动形象,新颖而又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抑扬 这是组织篇章时造就转折、形成波澜的又一重要技法。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这种过程常常表现为:了解从表面到深刻,从片面到全面。这就有可能形成某种误会或曲解。大凡经过某种曲折而认识到的事物,给人的印象会更加强烈。这就是在文章中运用抑扬手法的客观依据,也是这种手法所以能增强文章效果的根本原因。抑扬手法的运用,可以是先抑后扬,也可以是先扬后抑。如唐弢的《琐忆》就是先抑后扬。作者回忆鲁迅开始使用了抑笔,说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不容易接近”等等,这就给读者造成悬念,引起进一步了解的愿望。文章往下的回忆,正好逐一解除了先前的误解,推翻了听到的别人的“议论”。原来,鲁迅平易近人,对青年亲切热情,从不使用教训口吻;而对那些攀附阔老的奴才、伪装的道学者、满嘴昏话的骗子、烧杀抢掠的屠伯,确实很有“脾气”,也是很爱“骂人”的。这样,文章前后“抑扬”的呼应,形成了覆盖全文的波澜,增强了表达的效果。
下面是一篇例文。
往事(一之十四)
冰 心
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
每次和朋友谈话,谈到风景,海波又侵进谈话的岸线里,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默然,终于无语。
一夜和弟弟们在院子里乘凉,仰望天河,又谈到海,我想索性今夜彻底的谈一谈海,看词锋到何时为止,联想到何处为极。
我们说着海潮、海风、海舟……最后便谈到海的女神。
涵说,“假如有位海的女神,她一定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我不觉笑问,“这话怎讲?”涵也笑道,“你看云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风雨的海上,又是何等的阴沉!”
杰两手抱膝凝听着,这时便运用他最丰富的想像力,指点着说:“她……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岛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
楫忙问,“大风的时候呢?”杰道:“她驾着风车,狂飙疾转的在怒涛上驱走;她的长袖拂没了许多帆舟。下雨的时候,便是她忧愁了,落泪了,大海上一切都低头静默着。黄昏的时候,霞光灿然,便是她回波电笑,云发飘扬,丰神轻柔而潇洒……”
这一番话,带着画意,又是诗情,使我神往,使我微笑。
楫只在小椅子上,挨着我坐着,我抚着他问,“你的话必是更好了,说出来让我们听听!”他本静静的听着,至此便抱着我的臂儿,笑道,“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我不会说。”
我肃然──涵用折扇轻轻的击他的手,笑说,“好一个小哲学家!”
涵道:“姊姊,该你说一说了。”我道,“好的都让你们说尽了──我只希望我们都像海!”
杰笑道,“我们不配做女神,也不要‘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
他们都笑了──我也笑说,“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像涵说的,海是温柔而沉静。杰说的,海是超绝而威严。楫说的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也是广博……”
我的话太乏味了,楫的头渐渐的从我的臂上垂下去,我扶住了,回身轻轻地将他放在竹榻上。
涵忽然说:“也许是我看的书太少了,中国的诗里,咏海的真是不多,可惜这么一个古国,上下数千年,竟没有一个‘海化’的诗人!”
从诗人上,他们的谈锋便转移到别处去了──我只默默的守着楫坐着,刚才的那些话,只在我心中,反复的寻味──思想。
注:《往事》是冰心的散文集,分为(一)、(二)两个部分,共有二十多篇,记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与遐想。本文是《往事》第一部分的第十四篇。
本文是一篇赞美大海、向往大海的优美散文。作者通过一个特定的环境与弟弟们的一次对话,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赞美了大海的品质,既有形象的描绘,又有具体的概括。大海“温柔而沉静”“超绝而威严”“神秘而有容”“虚怀”而“广博”。作者还通过这一对话,表达了对大海的向往之情,希望大家都做一个“海化”的青年。作者对大海的歌颂,正像文中所说,“词锋”和“联想”都达到了“极致”。然而,作者在开始时却一再嫌大海“太单调”,忆旧事是这样,谈风景也是这样。这与后面大家谈及的大海的丰富恰成鲜明的对照,使文章有起有伏。作者在这里成功地使用了欲扬先抑的技法。
离合 清人唐彪在《作文谱》中写道:“世间文字,断无句句着题、句句不着题之理,其法在于离合相生。”什么叫“离合相生”呢?他说:“离合相生者,谓将与题近,忽然飏开;将与题远,又复掉转回顾是也。”这说明了“离合”手法的原理和作用。对于记叙文来说,就是在处理场面和情节的过程中,不必处处扣住行文主旨,而应采取“若即若离”的方式灵活安排,掀起文章波澜,避免单调呆板。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主旨是怀念藤野先生,开头却用了很大篇幅描述上野的樱花、“清国留学生”、中国留学生会馆、仙台几个职员的操心、居室的变换等等。这些描述可谓离题太远,但是,正因有这个“离”,才显示了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突出了师生之间关系的深刻意义。在记叙了藤野先生对我在学习上的种种帮助之后,作者忽然又将笔宕开,插进了日本学生轻视、嘲弄的一场风波,还有作者看电影后的思想变化。这段内容看来又有点“离”谱了,但正是这一变故,才将“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推向了高潮。藤野先生临别前的表现和“我”别后的追思,使文章中藤野先生的形象,“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将永远鼓舞作者继续自己的事业。全文在更高的层次上切“合”了主旨。
请看下面例文。
马缨花
季羡林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院子不小,都是方砖铺地,三面有走廊。天井里遮满了树枝,走到下面,浓荫迎地,清凉蔽体。从房子的气势来看,从梁柱的粗细来看,依稀还可以看出当年的富贵气象。
这富贵气象是有来源的。在几百年前,这里曾经是明朝的东厂。不知道有多少忧国忧民的志士曾在这里被囚禁过,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里受过苦刑,甚至丧掉性命。据说当年的水牢现在还有迹可寻哩。
等到我住进去的时候,富贵气象早已成为陈迹,但是阴森凄苦的气氛却是原封未动。再加上走廊上陈列的那一些汉代的石棺石椁、古代的刻着篆字和隶字的石碑,我一走回这院子里,就仿佛进入古墓。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气氛,把我的记忆提到几千年前去,有时我简直就像生活在历史里,自己俨然成为古人了。
这样的气氛同我当时的心情是相适应的,我一向又不相信有什么鬼神,所以我住在这里,也还处之泰然。
但是也有紧张不泰然的时候。往往在半夜里,我突然听到推门的声音,声音很大,很强烈。我不得不起来看一看。那时候经常停电。我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着爬起来,摸索着找门,摸索着走出去。院子里一片浓黑,什么东西也看不见。连树影子也仿佛同黑暗粘在一起,一点都分辨不出来。我只听到大香椿树上有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然后咪噢的一声,有两只小电灯似的眼睛从树枝深处对着我闪闪发光。
这样一个地方,对我那些经常来往的朋友们来说,是不会引起什么好感的。有几位在白天还有兴致来找我谈谈,他们很怕在黄昏时分走进这个院子。万一有事,不得不来,也一定在大门口向工友再三打听,我是否真在家里。然后才有勇气,跋涉过那一个长长的胡同,走过深深的院子,来到我的屋里。有一次,我出门去了,看门的工友没有看见。一位朋友走到我住的那个院子里,在黄昏的微光中,只见一地树影,满院石棺,我那小窗上却没有灯光。他的腿立刻抖了起来,费了好大力量,才拖着它们走了出去。第二天我们见面时,谈到这点经历,两人相对大笑。
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平城一片黑暗。白天在学校里的时候,同青年同学在一起,从他们那蓬蓬勃勃的斗争意志和生命活力里,还可以吸取一些力量和快乐,精神十分振奋。但是,一到晚上,当我孤零一个人走回这个所谓家的时候,我仿佛遗世而独立。没有人声,没有电灯,没有一点活气。在煤油灯的微光中,我只看到自己那高得、大得、黑得惊人的身影在四面的墙壁上晃动,仿佛是有个巨灵来到我的屋内。寂寞像毒蛇似地偷偷地袭来,折磨着我,使我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在这样无可奈何的时候,有一天,在傍晚的时候,我从外面一走进那个院子,蓦地闻到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遮满院子的马缨花开花了。在这以前,我知道这些树都是马缨花;但是我却没有十分注意它们。今天它们用自己的香气告诉了我它们的存在。这对我似乎是一件新事。我不由得就站在树下,仰头观望: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一团团的红雾。香气就是从这一片绿云里洒下来的,洒满了整个院子,洒满了我的全身,使我仿佛游泳在香海里。
花开也是常有的事,开花有香气更是司空见惯。但是,在这样一个时候,这样一个地方,有这样的花,有这样的香,我就觉得很不寻常;有花香慰我寂寥,我甚至有一些近乎感激的心情了。
从此,我就爱上了马缨花,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北平终于解放了。1949年的10月1日给全中国带来了光明与希望,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与希望。这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在我的生命里划上了一道鸿沟,我仿佛重新获得了生命。可惜不久我就搬出了那个院子,同那些可爱的马缨花告别了。
时间也过得真快,到现在,才一转眼的工夫,已经过去了十三年。这十三年是我生命史上最重要、最充实、最有意义的十三年。我看了很多新东西,学习了很多新东西,走了很多新地方。我当然也看了很多奇花异草。我曾在亚洲大陆最南端科摩林海角看到高凌霄汉的巨树上开着大朵的红花;我曾在缅甸的避暑胜地东枝看到开满了小花园的火红照眼的不知名的花朵;我也曾在塔什干看到长得像小树般的玫瑰花。这些花都是异常美妙动人的。
然而使我深深地怀念的却仍然是那些平凡的马缨花。我是多么想见到它们呀!
最近几年来,北京的马缨花似乎多起来了。在公园里,在马路旁边,在大旅馆的前面,在草坪里,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缨花。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座的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了一团团的红雾。这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衬上红墙、黄瓦,给人民的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
我十分高兴。我仿佛是见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但是,我却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些马缨花同我回忆中的那些很不相同。叶子仍然是那样的叶子,花也仍然是那样的花;在短短的十几年以内,它决不会变了种。它们不同之处究竟何在呢?
我最初确实是有些困惑,左思右想,只是无法解释,后来,我扩大了我回忆的范围,不把回忆死死地拴在马缨花上面,而是把当时所有同我有关的事物都包括在里面。不管我是怎样喜欢院子里那些马缨花,不管我是怎样爱回忆它们,回忆的范围一扩大,同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不是黄昏,就是夜雨,否则就是迷离凄苦的梦境。我好像是在那些可爱的马缨花上面从来没有见到哪怕是一点点阳光。
然而,今天摆在我眼前的这些马缨花,却仿佛总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它们仿佛想同灯光竞赛,同明月争辉。同我回忆里那些马缨花比起来,一个是照相的底片,一个是洗好的照片;一个是影,一个是光。影中的马缨花也许是值得留恋的,但是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
我从此就爱上了这光中的马缨花。而且我也爱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它能告诉我很多事情,带给我无穷无尽的力量,送给我无限的温暖与幸福;它也能促使我前进。我愿意马缨花永远在这光中含笑怒放。
(选自《光明日报》1962年10月1日)
本文用了几乎一半的篇幅回忆过去所住的大院。从环境、景物、设施到整个的气氛写起,对这座作为明朝东厂的宅院的人事沧桑、古迹遗存,和作者住进以后的生活状况、心理变化,描写得具体细致,初读起来简直会认为这是回忆往昔居室的文章。但是,就在作者尽情地勾画出庭院的黑暗、生活的孤寂之后,笔锋一转,文中闪现出“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主人公马缨花“千呼万唤始出来”,她的花香,给作者以慰藉。从此,马缨花登上了文章的中心位置。往后就是作者生命史上“最充实、最有意义”的日子,马缨花的“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与马缨花联系起来的事物,给作者以新的感受。正是在这马缨花的“影”与“光”的对比中,“带给我无穷无尽的力量”。文章至此,作者完成了对马缨花的全面描绘和赞美。现在,我们要问:开头近一半篇幅写黑暗社会生活状况和感受,是不是偏“离”主旨呢?回答显然是否定的。前半部分不正是写出了马缨花的“影”吗?如果不表现“影”的广阔社会背景,没有“影”的对照,何以能衬出“光”来呢?影中的马缨花值得留恋,而光中的马缨花则更可爱。这不正是“离合相生”吗?
蓄放 这种手法的运用,主要是在组织篇章的过程中,作者有意将文章的主旨或感情潜藏起来,积情蓄势,就像水库蓄水一样;行文到适当的时候,积蓄到一定程度,突然间将隐含于文中的主旨或感情爆发出来,如水库之开闸放水。记叙性文章或文学作品,都常常有“卒章显志”或结尾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就是这种“蓄放”手法的体现。如前引例文《山丹》,全文采用“组装”的形式,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描述山丹的特征和可贵之处,结尾作者以花喻人,发出“我的乡亲们,不也和山丹一样地追求着向上的丹心吗”的赞叹,就是一种“蓄放”手法的运用。
请阅读下面例文。
儿子的创意
毕淑敏
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
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
我说:“是啊是啊,很勇敢。可世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
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我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金牌银牌历来都只有一块,多么激烈的争夺。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
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卖斋饭,让参观的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播放佛教音乐,您从少林寺带回的药师菩萨曲,听的时候就让人感到很宁静。比如……”
我打断他说:“别比如了,像你这样布置起来,我想起了旧社会的天桥。人家征的是建筑创意,要像悉尼的贝壳状大歌剧院,有独特的风格。我记得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还侈谈什么建筑!”
十几岁的儿子好脾气,不理睬我的挖苦,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
我说:“噢,那不成了地下宫殿?”
儿子不理我,遐想着说:“博物馆和大地粗糙的岩石泥土间要留有空隙,再用透明的建筑材料砌成外墙,这样参观的人们时时刻刻会感到土地的存在,产生一种神秘感。从底下向阳光明媚的地面攀升,会有人的自豪感。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象征着人类将向宇宙探索……”他在空中比划了一个上大下小的图形。
我不客气地打断他:“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矿泉水涌出来,积成一个火山口样的湖泊。你想过没有?再说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可以长久地保持你所要求的透明度?还有你设计螺旋状的飞梯,多么危险!反正我是不敢上这种喇叭型梯子的。还有……”
儿子摆摆手说:“妈妈,您说的问题都是问题。不过那是工程师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关我的创意。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那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啊。”
我叹了一口气说:“好了,随你瞎想好了。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付邮之前,我说:“可以让我看看你的完成稿吗?”
他翻了我一眼说:“您是评委吗?”
我只好一笑了之。
很长时间过去了,在我们几乎将这事淡忘的时候,儿子收到了一个写着他的名字并称他为“先生”的大信封。
他看了一眼地址,是那家征文发起部门寄来的。儿子对我说:“妈妈,猜猜信里有什么?”
我说:“一封感谢信。所有的投稿者都会得到的回答。”
儿子说:“我猜是一张飞往东京的机票。”
我们拆开信,里面是一张请柬,邀请儿子到海外参加发奖仪式。
儿子苦恼地说:“现在赶去也来不及了。再说他们也没说清我是不是获奖者。”
我说:“还不死心啊?邀请你参加发奖,已是天大的面子。我想,这同我们这儿的电视剧友情出演一样,烘托气氛,以壮声威,是助兴之举。”
儿子思忖着说:“妈,您说这发奖会不会像奥斯卡奖一样,给所有可能获奖的人都发请柬,到时候再突然宣布谁是真正的得主?”
我说:“一个建筑奖恐怕不会像电影奖那样张扬。别想那么多了,重要的在于你已参与。”
儿子皱起眉毛说:“参与固然重要,得奖也很重要。”
我说:“对于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做作业。”
当我们把这件事完全忘记的时候,接到了征文举办部门的第二封信。信中说,我的儿子没能去参加那天隆重的发奖仪式,他们深感遗憾。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奖牌及奖金他们设法转来。
儿子放学回来,还没摘书包,我就把信给他。
他看了一眼,然后淡淡地说:“银牌啊?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个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
我瞠目结舌。停了一会儿才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他立刻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说:“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玩啊。”
(选自《光明日报》1995年3月10日)
《儿子的创意》是一篇别具情趣的记叙性散文。作者以其特有的清新、细腻的文笔,给我们叙述了“儿子”参加一个宗教博物馆建筑创意征文比赛的故事。全文几乎没有任何渲染和刻意的描绘,而是用极其朴素的家常对话来推进故事的情节,极富少年儿童的情趣;而通篇的构思可谓精巧、高明。儿子一心一意,全力以赴要拿金牌;妈妈气急败坏,毫不理睬地阻止、非难。儿子严肃认真,把参加课外活动看成是培养自己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妈妈则千方百计,引导儿子重视功课、学出好成绩。多么尖锐的现实矛盾啊!然而,在文章的最后,当儿子拿到银牌,妈妈问他为什么想得金牌到日本去时,儿子的回答却是“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啊”。原来儿子的“全力以赴”“严肃认真”竟是为了一台游戏机!这表面看来似乎很荒唐,其实是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实际的。这里,作者成功地使用了“蓄放”的手法。如果说全文的母子之争是一种“积情蓄势”,那么,结尾的陡然一转,则是开闸放水。从情节的发展脉络看,似乎在“意料之外”;但从故事本身所蕴含的旨趣来说,却又在“情理之中”。本文的价值也许就在这结尾上。
断续 指记叙过程的中断和适当时机的继续。当我们用场面结构全文时,主要表现在场面与场面之间的穿插。这种穿插,可以是转叙其他内容,也可以是插叙有关情节;可以是某些必要的交代,也可以是前边伏笔的照应;可以是适当的议论,还可以是及时的抒情。通过这种穿插,不仅可以使整篇联成一体,而且可以使行文脉络波澜起伏,表达的内容得到最大限度的延伸和扩展。这是一般记叙文常用的一种手法。如《范爱农》一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文章开头写他俩东京留学相识,在拍电报的问题上发生龃龉,作者发言,范爱农存心反对,作者因此觉得离奇。什么原因,文章就此打住,其实,此时的作者是明白的。文章第二部分写两人在故乡重逢时,作者在一次交谈中偶然提起旧事,范爱农直率地说出讨厌的原因。行文至此,作者又将故事中断,插叙了一大段七八年前接新留学生的具体情景,终于核实了范爱农讨厌鲁迅的症结所在。插叙完后,续写绍兴光复后的来往。在这里,作者将两人在东京交恶和交恶的原因分开来,通过穿插来记叙,就比在开头时一次叙完要高明得多。这样写,开头留下了疑点,吸引了读者;放在故乡叙旧中解除误会,内容集中,增强了谈话的友好气氛。同时,文章也显出了波澜。
请看例文
香山明月
潘旭澜
骤雨洗梦,十多年前一段往事,些许情思,无端奔上心头──
在香山过中秋节,就我来说,是第一次。一起开会、写作的同人大概也是如此,有几位家在北京的,都不回家去“团圆”。操办这次写作活动的老谢,还特地从别的会议隙缝里抽身赶来香山呢。据老北京说,北京的中秋夜往往看不到月亮,它像小媳妇似地躲起来。看到大家情绪很高,我想:不管有月无月,这么些旧交新知,在一起散散步,天南海北地“乱弹”,泡它一个晚上,调节调节生活,也是很愉快的。
好像有意成全我们的兴致,吃过晚饭,被说成小媳妇的圆月,坦然、大方地露脸了。我们十几个人,三三xx,沿着林间的山路,踏着斑驳零乱的树影,东拉西扯,说说笑笑,把开会和写作的事“存放”在住处了。不觉多久,就到了玉华山庄。
倚着栏干,皓月迎面,远近一派清辉。远处的建筑楼宇,似隐若现。那似乎没有尽头的几行路灯比往常要红一些,像人工排列的星星,又像装扮北京的红宝石项链。我觉得披着明净的月光,比泡在碧清的海水里还好。这月光,清澈得不但能洗去十几天来的疲劳,还把大大小小的心事溶化得一干二净。不知站了多久,两位同人搬来一些折叠椅,这才坐下来,大家仍旧三三xx地分成几堆。别的几堆在谈什么,我完全没有留意。同我在一堆的几位朋友,有一句没一句地讲着一些有趣的往事。他们当中,有些平时相当健谈的,被戏称为“神聊八段”“神聊九段”,这时不知为什么,话都少了。也许是没有心思多说话,也许是生怕谈话太多辜负这月色吧。谈话停顿的时候,山上不知哪个地方,不时传来鸟鸣,划破了山间的宁静。这鸟鸣,像我平时最喜欢的几支乐曲那样好听。不是“月出惊山鸟”,因为璧月已经当头,出来很久了。说不定那几只鸟是为这美好的月色而忘情大声赞叹呢。
微风起处,附近松林发出轻轻的吟啸,像遥远的涛声,又像交响乐的余韵。倘不用心,便不大听得出。更有一阵阵沁人肺腑的香气,似乎刚从露水中浸过,让你闻起来分外舒服。日间我看到香山许多建筑的门口、路边,桂花正盛开,一簇簇,一串串,争着为中秋奉献全部热情和美质。于是,我想起了辛弃疾的词:“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写得真好。在咏桂花之中,抒发了他的高尚情怀。一想起这位南宋首屈一指的大词人,我不由得又在心里朗诵他那“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那时他在现在的南京,对着残破的金瓯,无限关切国家民族的命运,因而在中秋夜产生了气势磅礴的奇想和名句。今天,长空万里看山河,已经是生活中的常事了。从恶梦中醒来的人们,正在重建苦难的大地,包扎流血的灵魂。今宵月明风清,我觉得象征着又一个好年景。
吃着月饼和苹果,沉浸在这令人沉醉的景色和气氛中,我的思绪跑起野马来了──
我从有点懂事之年到现在,经过了几十个中秋。留下较深印象的,只有很少几个。十年浩劫中的一个中秋,我从上海回到故乡。都是因为饱受折磨,身体被搞垮了,还有患一种不治之症的重大嫌疑,好不容易才得以回去治疗、养病的。妻为了让我心情好些,费力地准备了几样菜肴,说是一起“欢度中秋”。我却食而不知其味。那天月色也很好,环境虽不如香山,但也很清静,同家人在月光下坐了一会,又一起到附近走走,我越是想装出高兴的样子,心里却越愤懑、痛苦、忧虑。并不是怕死。也毫不怀疑江青之流及其祸国殃民的倒行逆施迟早要完蛋。但我只能眼睁睁地看他们荼毒神州,看这伙人类渣滓得意忘形的丑恶表演。也不知道我是否能看到他们的覆灭。于是,丝毫不觉得那圆月,那南方的树林和溪流有什么可爱之处。
断断续续地想到这里,同人们说该回去了,我只好跟着走。没走几十步,忽然又想:要是有谁兴致好,愿意同我一起到栖月山庄或者梯云山馆,那该多好!自己一个人去就没劲了。在通常的情况下,冷冷清清地观赏景色,往往兴味大减;景色再好,有人才有生气,有人才有意思。记得1977年冬,我曾有机会到那时没有开放的北海公园,在偌大的公园里走了二个多小时,统共只见到三、四个人,就觉得很萧索。当然,风景区人多得像上海南京路或北京王府井,那也谈不上观赏了。这叫“过犹不及”。考虑到其他同人的情况和游兴,加上我觉得尽兴也未必比余兴未尽好,所以也就打消了再去别处的念头。
回住处的路上,大家情不自禁地评说今夜赏月。有的说比想象的还好得多,有的说光是今夜之游也就不虚此次来京,有的说从来没有过得这么好的中秋夜。我也想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却不知道怎么说好。忽然想起南宋词人张孝祥的“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正是如此。也就没说什么。到了香山别墅住处,庭院树叶子上的夜露已很重了。
(选自《散文天地》1994年第6期)
《香山明月》是一篇记叙性散文,写十年浩劫之后的一个中秋之夜在香山赏月的情景。这篇散文写得比较朴素、真实。十几个人,沿林间小路,说说笑笑,在“一派清辉”中散步,别具一番情趣。作者沿着他们的游踪一路描述,有景有情,有叙有议,可贵之处就在于过程的时时中断,及时作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穿插。一会儿是赞美“明净的月光,比泡在碧清的海水里还好”;一会儿是引用辛弃疾词神思桂花的馨香,从辛词中又联想到“苦难的大地”的重建。特别是作者在沉醉的景色中思绪的奔腾,把岁月拉回到十多年前,在“浩劫”中“欢度中秋”的复杂心情的断想,更加突出了“今宵月明风清”的美好情致。正当作者游兴未尽、流连忘返,还想再上一层楼的时候,同游的人说该回去,又引发一段关于游兴的“过犹不及”的哲理性思考。全文在今夜赏月的感受,只可“心会”,难以言传的“未绝”的余音中结束。经过这一系列的“断续”与穿插,记游的内容得到了大幅的扩展,而行文的层次也显得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引人入胜。
其他上面列举的五种技法是基本的,概念比较分明。其他还有一些技法,如疏密、张弛、对比、衬托、转折等,当然也各有特定的意义和用法。但其中有些技法与上列技法有某些类似的特点,在一篇具体的文章中,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技法解释,很难加以区别,如疏密与张弛,衬托与抑扬,转折与蓄放,对比与虚实等,在辨析、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自行领会,不必死抠,这里不再另列题举例。还有一种所谓“笔法”,是从修辞的方式与手段上划分的,如夸张、讽刺、譬喻等,大家比较熟知,也不再另列专题。这里列举的诸多技法,是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我们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可以不拘一格,灵活运用,并在实践中加以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