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记忆深处,总有这样一道风景:二哥手持铁钩爬上一棵粗壮正盛开着槐花的枝桠上,攀折下一枝又一枝的槐花。我则抬头站在树下,兴奋地跑来跑去,将丢下来的槐花捡到篮子里。槐花在母亲的手里,总会变成一餐美味。耳坠一样的花蕾,从带刺的花枝上取下洗净,和上面粉,放在鏊子上烙成槐花饼,一股浓香,一缕温情,从母亲那渗满汗水的额头和灶间,袅袅飘起……
每每此时,馋嘴的我总是蹲在母亲的身后,捧着一只大碗,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鏊子上的槐花饼。我是家里唯一的千金,二位兄长的年龄又长我许多,生长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于是我总能得到优待。母亲总是把刚烙出来的,那香喷喷的,还烫嘴的槐花饼,放入我的碗中。常常惹得,站在一旁的二哥,嫉妒的冲我直翻白眼,怎奈馋虫上来的我,已顾及不了太多,一边哈气吹着槐花饼,一边狼吞虎咽般的,把碗里的美味,风卷残云。
母亲的槐花饼,槐花馅菜包,还有青青嫩嫩的菜豆腐……都已成为往日云烟。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记忆的行囊日渐鼓胀。午夜梦回,偶尔触动心底,这最柔软处,方感逝去的东西尤为美丽,它似一杯陈年佳酿,愈是久远,味道愈是醇厚、芳美。
又是一年,春风,春雨,桃花开。
楼下的园子里泛着一层淡淡的新绿,春在枝头已十分。只是不见了儿时的槐花,榆钱,和那棵年老而粗壮的,老屋西边的桑葚树……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记者何君辉 通讯员代晓萍)“写作要有真情实感,真实是写作的生命。但为何许多同学总感觉在写作时无话可说、无话可写?”12日,武汉作家协会会员熊芳直做客武汉市少儿图书馆,教孩子们学写作文。
发现身边的“美”
常言说童言无忌,但现在一些小学生在作文中,大人话、时髦话、空话、套话屡见不鲜。熊芳直认为这与写作者对语言形式追求过多,对内心真情实感关注不够有关。
“写作并不一定要大题材、大事件,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人和事时常被忽略,以它们为题材,往往更能体现出真意。”熊芳直说,身边的一切都可以作为题材,关键在于是否会捕捉它们。要写出好文章,首先要会“审美”,而“美”就从生活中来。
熊芳直建议,平时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通过观察日记把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不仅能丰富作文素材,还能练笔。
抒情应有“度”
在张扬个性的今天,如果缺少“自我”,没有真情实感的抒发,作文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
他说,一次作文比赛以《身边的风景》为命题,一位学生的文章通篇都是抱怨:“我生活的这座城市叫人遗憾,龟山蛇山似两座土堆,长江汉江流着污水……”评委们难以理解,孩子为何要以这样的角度描述自己生长的城市,如此抒怀好似“无病呻吟”。
写作如何“创新”
以真人实事为题材,抒发真情实感,就一定能写出好作文吗?熊芳直说这只是一篇好作文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只有“创新”才能锦上添花,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
创新就是打破传统的思维,把问题作反向思考;想象是创新的“翅膀”,丰富的想象,能使文章生气盎然,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