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節儉精神”
“儉,德之共也。”兩千多年前魯國大夫禦孫的這一名言道出一個真理:節儉是一切具有崇高道德品質的人的共同特點。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儉則寡欲”,“寡欲則不彼於物,可以有道而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需要節儉,敬愛的周總理就是我們的好榜樣。周總理多年來睡的是破板床,床上的墊被還是延安時用過的,穿的襯衣竟然還打補丁。周總理吃的飯菜也很簡單:一碗米飯,一盤素菜,一小碗湯。他的一雙拖鞋,已經記不清是哪一年買的了,鞋幫和底子都破了,還捨不得扔掉,一直用到逝世。他生前說:“生活條件越好,越不能忘記艱苦年代,越要想到黨和人民。”
節儉是青年成材的必要條件。周總理不僅自己保持著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奮鬥的本色,而且對自己的親屬要求也十分嚴格。當他的侄兒侄女來看望他時,他就給他們定下了規矩:凡是去看望他的,一律住招待所,能獨立生活的,房費自己交;不能獨立生活的,由他負責交。住宿時間長一點的,都和工作人員一道去飯堂吃飯,自己買飯票,絕不允許他們在生活上搞特殊化。周總理逝世後,鄧媽媽把周總理生前穿過的一些衣物寄給他們做紀念,其中的一雙襪子是從1954年開始穿的,一件睡衣和一件背心也是從1963年開始穿的。
奢侈必然導致嚴重惡果。現在社會上有不少年輕人,不知生活艱辛,忘記了節儉的美德,生活上追求奢侈,任意揮霍浪費。還有少數幹部追求奢侈生活,欲壑難填,最後走向犯罪的道路。節儉精神,是青年成材的必要條件,革命前輩的節儉精神我們應當發揚光大。我們讚美節儉精神,更要發揚節儉精神。青年人只有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的節儉精神,才能把祖國建設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