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一种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动物,看似对其知根知底,其实一知半解,它就像一个风的精灵,自由隐秘,又如一个斗士,无畏、坚韧,也似一个智者,狡猾睿智,这样的生灵应是极为优秀的,但历史上不乏有人对其唾弃,皆因狼冷酷无情的眼神使它们看上去太过残暴,在汉字中狼仅比狠多一点,意为“狠一点便是狼”,这便是古人对狼的看法······
但古人有他们的看法,我有我自己的看法,我认为狼其实并不嗜血,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狼与一只鸡、几块猪肉和几只死老鼠放在一块,结果出乎意料,狼在第一天吃下猪肉,第二天吞下死老鼠,直到第三天,狼才咬断鸡的脖子!这说明,狼并不热衷于杀戮。所谓的嗜血更是子虚乌有。
我去动物园玩过一次,里面种类繁多的动物使人眼花缭乱,出于好奇,我去了野狼馆,里面一只只雄壮的狼趴伏在地上,一动不动,这些本该在草原上自由奔逐的狼,一个个无精打采的趴在地上,如同一只只癞皮犬,我震惊了,这还是我想象中的狼吗?他们同我印象中的狼十分相像,甚至更加威武雄壮几分,但关在笼中的狼早已失去了野性,他们丧失了熊熊斗志,只能如此麻木的苟且偷生!
狼应是在烈日下追逐风的精灵,而不是在笼中摇尾乞怜的家犬;它们应秩序井然——狼酋在最上方,成年公狼、母狼、草狼······一一分布,构造狼族的社会,而不是混乱地躺在笼中消磨一生;狼族应崇尚力量与弱肉强食的世界观,不去拥有任何同情心与软弱,不会为了感情而去影响判断,为了生存而奋斗,而不是连脑子都不动,依靠人类的怜悯吃的脑满肥肠;他们应是理性的,是无情的,这使狼群构成了一个紧密的团体,生存了下来。回想以往,威震山河的恐龙被陨石焚尽,叱咤风云的猛犸象、剑齿虎被冰河封存,唯有不起眼的狼,在无数次生死的徘徊后,活了下来!而看今朝,在笼中的狼已被舒适安逸的生活抹去了千百年来的求生本能,做到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一位泰山崩于面前,他们早已被吓傻,麋鹿兴于左,它们会嫌捕杀麋鹿太麻烦,哪有一张嘴就已切割好的新鲜肉块吃起来舒服,正如张庆和的《关于狼的记忆》中写的,动物园中的狼和死去的狼已无区别,即使他们生龙活虎,也只是吃太饱了而已,游客完全不会去害怕这些披着狼皮的“温驯者”:它们已被动物园调教成了一只只羊!
动物园这么做无可厚非,他们也只是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但狼的遭遇是否值得我们去遐想,在我们遇上危机时,一味的屈服只会让他更加猖狂,勃起我们胸中的野性,不再忍耐!
学野外的狼,学自由不屈的狼。不学笼中狼,不学麻木不仁的狼!
学狼,更是学习自由,学习反抗,追逐我们的梦,需要自由,需要反抗,不去被压迫,鼓起一腔热血,大声的吼出来:“自由万岁!”
初一:周岱炜
天边,冷月如钩,寒风凛冽,暴雪虐狂,孤独的行于荒野,圆月下一声长嚎
生存第一,永远的危机与战争意识
规则第一,永远的服从与执行意识
团队第一,永远的合作与大局意识
忠诚第一,永远的感恩与牺牲意识
精灵的眼神,高贵的头颅,藐视一切的桀骜,踏住自己的影子,以山为生命形态,为原野带来生机。把一切多余的想法,刻成山的曲径,嚎尽挚爱和忧愁的嗓子。挡住风雨。悠闲在紫眸的回忆中,享受那一瞬的自由。
初一:安奕潮
在遥远的星空,永远悬挂着一颗并不明亮的星星——天狼星,它不是人的最爱,当然,这缘于它的主人——狼。
狼,凶残的字眼吗?狼心狗肺?狼狈为奸?人类真是大错特错。
狼,原与狗是一家,但它可比狗少了奴性,多了野性。那绿莹莹的闪着狡黠目光的眼;那四根最刺心刺胆的狼牙;黑的灰的或白的并不好看的毛色;那强而有力的尾巴,构成了狼。
狼,金毛灿灿,杀气腾腾的蒙古狼,锥子般的目光嗖嗖飞来,蹲坐在雪地上的大狼呼的一下全部站起来,长尾统统平翘,像一把把即将出鞘的军刀,一副弓在弦上,居高临下,准备扑杀的架势。狼,寒气,杀气,直摄人心。
狼,最凶猛的武器就是它的上下四根狼牙,如果没有狼牙,狼所有的勇敢、强悍、智慧、狡猾、凶残、贪婪、狂妄、雄心、耐心、机敏、警觉、体力、耐力等等一切的品性、个性和悟性,统统等于零。狼牙,是狼的一切,是狼的命。
狼,月下长啸,无比凄凉,令人心寒。它是会团结的,更是孤独的。再有,就算一个人把它从小养大,就算给了它再多的付出、关爱,它最后还是会毫不留情地离而去,毕竟,自由才是狼的最高宗旨。
狼,是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三十六计,计计使得比人棒。当然,除了美人计。狼是最有智慧的,它们懂气象,懂地形,懂选择时机,懂知己知彼,懂战略战术,懂近战、夜战、游击战、运动战、奔袭战、偷袭战、闪袭战,懂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还能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全歼敌群的战略意图。
狼,望月长啸,载着最锋利、最刺心刺胆的狼牙和目光出击,携手便无往不利,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狼。
初一:kiss紫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