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了北京市xx年高考照顾对象名单。高考照顾政策分为两种:一类为直接加分,另一类为优先录取。北京市高考考生总体照顾率超过了18%,几乎每5名考生中就有一人享受照顾,平均每8名考生中就有一名享受直接加分。
高考加分政策事关高考公平、社会公平,但事实上,权贵加分、权贵保送的魅影却挥之不去。笔者认为,“权势加分”就是践踏“公平线”,是公平社会、法治社会所不能容忍。保送比高考加分来得更直接,谁获得保送资格,谁就拿到高校甚至是名校的“入场券”。附着于高考的政策,成为权贵可以操纵的资源;“裸考”也就成为无权无钱学生的“宿命”。
高考政策、招生政策,尤其是加分政策,一旦“差之毫厘”,高考公平就会“谬以千里”。民众的质疑,一定程度上是在纠正“差之毫厘”的政策,或从“暴露目标”的显性弊端政策中,或从“暂时隐蔽”的隐性弊端政策中,寻找政策偏离公平轨道的“毫厘”,旨在“纠偏”。事实上,我们的很多纠偏,已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即便如此,有的时候“谬误”还是刹不住车。
加分政策,从制定到执行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先天不足”,留下可以浸入的缝隙,使有些人能进行暗箱操作。只要有有缝的“蛋”,就会滋生权势的“苍蝇”,更何况,操作不透明、难以监督的微环境很适宜“苍蝇”生存。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形式实现。”就目前情况看,高考加分只是进行了“微调”,尚未“伤筋动骨”,不足以遏制“权力加分”……高考加分,就是一场“信赖利益”与“政策谬误”的博弈。如果说,一下子取消高考加分政策,有损于民众的“信赖利益”,那么,维护政策性加分的公平公正透明,更是扞卫“信赖利益”的尊严,维护高考的公平和社会的公平。
高三:南里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