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欣赏自己
写作过程往往是学生心理和情感的体验过程。没有对自我心理情感的主动积累和积极审视,就不能写好作文。培养学生欣赏自我、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高一年级开学后的第一个作文单元中,我让学生用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进行自我介绍交流,以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沟通,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奠定“为生活而写”“为人生而写”的高中作文教学基础。“我叫童艳,父母给我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像夏天一样充满生机活力。”“我的座右铭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善于改变自己,以前我太冲动,太浮躁,现在已多了几分沉稳。现在我渐渐明白,生活中只有更加接近完美,而没有真正的完美。”“我最喜欢的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每次奏响国歌,我总是充满了满腔热血,好像要被那声音所震憾和掀起。”美好的回忆,未来的憧憬,特别是鲜明的个性,善良美丽的品格,使人如坐春风般的欣然怡然,留连忘返。作文讲评中,我将每一个同学作文中闪光的内容都作了介绍。这既是同学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感受自我教育活动。因为内容本身很亮丽精彩,且富有启迪意义,再加上我常常就某一问题进行三言两语的点评,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同学的优点,指出改正的方面,同学们都沉浸在自我欣赏的喜悦之中。
再有,长期以来,在语文和作文教学中,师生都习惯于用“社会衣服”和公共套子去阅读去写作。禁绝个性语言和多元解读的结果是学生们不敢关注自己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不敢大胆张扬个性挥洒青春。因此,在生活化创造性作文教育中,注重感受生活和热爱生命的情感培养便应把关注生命质量这一命题放在突出位置上。在高一年级,我安排了一个教学单元写班级情况调查报告。题目如:(1)在你成长的历程中,对你影响最大的老师、长辈、朋友是哪一位?哪一方面(2)在课外读物中,你最喜欢哪一类或哪几类?(3)你崇拜的偶像是谁或哪一类人物?为什么?(4)你最信任的是谁?有无与之无话不谈者,是谁?(5)你认为社会上所缺乏的东西中,最缺乏的是什么?(6)期终考试进场前,你的亲友前来告知,你的母亲生病住院了。请问,你该怎么办?(7)在晚自习回家的路上,你发现路上有一个迷路的学生在哭个不停。请问,此时你该怎么办?
调查结果和学生的作文内容使我深深体会到,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是生活感受能力和生命情感的培养。比如,根据调查,在课外阅读方面,武打小说和言情小说不再热门,校园文学已成主导地位,科普小说有很看好的市场。喜爱者分别占75%和48%,而喜欢武打小说的只有21人,言情小说的是4人。这种变化应该是良性和可喜的。学生们认为,校园文学贴近我们的生活,讲的是我们的事,是我们生活的艺术再现。这不仅仅是一种求知的选择和阅读的走向,更说明年轻一代对自我、对校园生活、对青春时光、对生存和生命质量的关注。再如关于偶像崇拜的调查,有61%的同学选的是体育明星,而且都表现出深受现代体育精神影响的青春和生命的进取活力。
为生活而写,作文便成了人际交往和生命感受的过程。这种交流和写作,是为生活而写,能够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每个人都有自我欣赏和自我完善的本能,这是学生身上可贵的亮点,教育工作的任务就是开发和张扬这些美丽的亮点。犹如矿藏,没有发现和开采是永远不会变成财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