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优秀作文»作文素材»名言警句素材»作文素材:生 命 的 智 慧(侯晶晶)

作文素材:生 命 的 智 慧(侯晶晶)

     作文素材:生命的智慧 

   抗震救灾精神就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种愈挫愈勇的精神,一种团结奋进的精神,也是一种珍惜生命的精神。在这精神的鼓励下,我们就不可能放大困难,在压力困难前我们就可以勇于挑战。

生命的智慧

侯晶晶

   明天是5.12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是一个举国悲伤的日子。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一方面是缅怀遇难牺牲的同胞。其中包括许多青少年学生,另外还要思考大地震中震撼人心的点点滴滴和给我们的启示。我想主要谈三个方面,也就是珍爱生命,发展生命,善待生命。

   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去年5.12一场特大地震突然袭来。那个时候,千千万万的青少年都在朗朗读书声中上课。这个瞬间,千千万万学生大概有四种遭遇。第一种是像林浩一样通过英勇自救救人,在第一时间,离开危险现场。更多青少年未能成功自救,而是被埋在废墟中生命危急。后来是解放军战士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以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拯救了许多青少年学生它们也是安然无恙。但是像可乐男孩儿,他们在获救之前在废墟中被困了几天几夜,达到几十个小时,甚至一百多个小时。这是他们对生命的挚爱和生命的智慧创造了这种奇迹,等到救援来到,有些青少年在被救时以被压坏了肢体,像可乐男孩儿,和独腿芭蕾女孩儿,都是其中的案例。他们伤的非常严重,却十分坚强,学会承受痛苦,面对考验,笑对人生。我们非常深刻地感到灾难中,有些青少年,不幸失去生命,留给家人无尽的伤痛。想到那些孩子,在最后时刻一定充满对家人的眷念和对明天的憧憬,对生活的渴望。

   想想当时发生的一切,再看看我面前的这些同学们,我们能在朗朗读书声中平静富足的度过每一天。一定感到非常的幸运,而生命不仅是一种幸运,或者跟意味着责任与幸福。生命,我们从珍爱生命的角度讲,珍爱生命不等于保存生命,更在于发展生命。为什么呢?因为生命高端的意义在于实现生命的潜能,再好就是找寻生命更深层的意义。我们若将抗震救灾的精神贯注到每天的学习生活中去。一定是生命更加精彩。在我看来,抗震救灾精神就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种愈挫愈勇的精神,一种团结奋进的精神,也是一种珍惜生命的精神。在这精神的鼓励下,我们就不可能放大困难,在压力困难前我们就可以勇于挑战。因为发展压力挫折相伴而行,在生命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体验痛苦的宝贵。当下快乐和长远快乐有时是矛盾的。我们要学会忍让,我们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一个人要对人生理解思考。有句话说得好:没有刹车就不叫机器,没有自制力就不能叫一个合格的人。我们要把每日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去。今年是建国60周年,在建国前的历史上,中国人民抗战八年,同样与抗震救灾精神一脉相承。我们把这些事联系思考,我们的生活中肯定有坎坷挫折,我们只要有八年抗战精神,就能克服千百次磨难的考验。相信我们自己一定能成就自己的伟大人格,和辉煌未来,肩负自己对祖国和明天的责任。

   珍爱生命,不仅仅是珍惜珍惜自己的生命,还要珍惜他人的生命,在此过程中,我们可歌可泣的点点滴滴。在大地震后,江苏学生与广大的灾区学生心连心,通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各种方式,尽自己的努力,帮助灾区青少年,与灾区重建,体现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关爱同胞的热情情怀。还可以让珍爱生命更好的融入到生活中去。在大地震中有些建筑倒了,有些依然挺立。为什么呢?这就突出了建筑质量与人的安危息息相关。我们的同学以后不经可能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还可能从事医疗卫生制药各行各业,许多于生命息息相关。所以善待他人,不仅要有善心还要有能力。同学们要做好准备,明天就是5.12一周年了,三百多个日日夜夜体现了人民艰苦卓绝努力。昔日的废墟边上又立起了一座座不到的学校,又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这说明了最可怕的是精神世界的荒芜,只要有希望信心不断努力,明天一定更美好。这是我们对灾区青少年美好的祝福也是我们对未来的郑重承诺。

                  

                  本文是作者在南京师大附中的演讲

    侯晶晶,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二十年前,她因病被误诊双腿瘫痪,被迫辍学。她毅然迎战生理上、心理上和学业上的三重考验,在家坚持自学xx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南师大录取为硕士生和博士生,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被评为“优秀硕士、博士毕业生”。留校任教后,她为硕士生开设了多门英汉双语专业课程,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了共计80余万字的专著和译著;负责多项全国和省级教育科研项目。她发表高质量的论文2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等刊物全文转载。她面对面交流帮助青少年学生10万余名,将1xx多元钱捐献给贫困学生和家乡的聋儿。她曾获全国自强模范、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被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办公室树为时代先锋。

坐在轮椅上飞翔

  侯晶晶,从一个胸12椎以下完全瘫痪,终日只能坐在轮椅上的残疾女孩,到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她用身残志坚的精神描绘了瑰丽的人生画卷,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翔。

残缺的躯体不屈的心

  1975年,侯晶晶出生在安徽省当涂县。从小她就有一股坚忍好学的劲头,4岁时被父母送入小学一年级。然而9岁的时候,晶晶突然感到下肢又胀又麻,怎么都站立不起来。送医院后,侯晶晶被诊断为患了“横贯脊髓炎”,她的病情在住院期间渐渐好转,后来以全县第五名的成绩考上了当涂县中学。1986年,不幸再次降临到刚上初一的小晶晶头上,她又站不起来了,南京一家医院确诊她患上“脊髓血管畸形”,9岁那年的“脊髓炎”属于误诊。由于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11岁的小晶晶再也站不起来了。

  瘫痪后,侯晶晶被迫辍学回家,每天只能静卧在床,不能翻身,不能坐起,这对生性乐观、酷爱学习的晶晶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面对这些无法逃避的残酷现实,看到家人的辛苦以及妹妹的懂事,晶晶坚强地说:我站不起来,那就坐着;没法回学校,那我就自学!

  凭着超常的毅力,侯晶晶走过了自学岁月的一个个春夏秋冬。坐立困难、体质虚弱、腰酸背疼等等让她极度苦恼;脚在冬天容易冻伤,夏天又会生褥疮;在一次床上锻炼中,她左腿股骨不慎骨折……而这些坎坷都被顽强的性格和求知的快乐取代了。

轮椅上的一次次飞跃

  经过xx年坚持不懈的自学,侯晶晶完成了初、高中所有的课程。1997年侯晶晶终于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飞翔——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安徽大学颁发的英语本科毕业证书。

  侯晶晶并未就此止步——“拿到了本科文凭,我还要继续读研、读博”。在刻苦钻研下,侯晶晶又收获了人生中的累累硕果:1997年她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xx年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国家级重点学科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博士,成为我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

  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侯晶晶潜心学术研究,参与翻译了两本书,并先后发表了9篇论文。为了完成关于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的博士论文课题,她硬是啃下了13本诺丁斯的英文原版著作。此外,她还设计了许多调查问卷,坐着轮椅车深入各师范学校、中小学等,进行调查和观察。读博期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博士生毕业典礼上,侯晶晶激动地说:“感谢党的培养,我要履行一名党员的光荣使命,用爱回报爱;感谢南师大,感谢导师和同学们,是你们让我在南师大度过了最美好的一段人生,我将用我的一生来回报!”

回报社会奉献关爱

  为了回报党和母校,临近毕业的侯晶晶向培育她的南京师范大学提交了留校任教的申请书。任教短短一年内,侯晶晶便独立主持一项省级科研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她充分发挥自己手持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的优势,开创了用英汉双语给硕士生上教育哲学课的先例;连续两年,她被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教师”。

  工作之余,侯晶晶经常去少管所、儿童福利院,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党委书记缪建东称她为“最忙碌的帮教志愿者”。侯晶晶捐出1万元设立“自强基金”资助学校的贫困学生,还给少管所和家乡的聋人学校各捐助了1000元。

  侯晶晶在xx年被评为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面对荣誉,她说:“我的成长过程生动地昭示着祖国的文明与和谐,是党和母校为我开辟了成长的道路,我会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来回报社会对我的关怀。”

  早在xx年10月,晶晶就和著名演员濮存昕同台主持了第六届残运会的开幕式。去年9月2日,第十三届残奥会圣火到达南京,侯晶晶将作为南京站的首棒参加圣火传递。她说:“我将尽全力用行动来诠释残奥会圣火‘点燃激情,奉献关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