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迈的游子饱含着泪水亲吻故乡的土地,此时此刻,他是幸福的;辛勤的园丁满面春风地在红榜上寻觅桃李的前途,这时,他是幸福的;鲜血即将流尽的士兵拿起最后的手榴弹带着微笑投入敌阵,这一瞬间,他是幸福的。
虽然幸福对于每个人来说,各不相同。但对幸福的渴望和追求却应该是永无止尽的。可面对着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欺骗和命运连续不断的玩笑,有些人退却了,他们丢弃了对幸福的渴望,即使幸福敲响了大门也不予理睬。另一些人,他们拥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决的信念,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和挫折,他们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迎接了幸福的到来。
回到1989年的民主德国,一位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她的党和一对儿女的母亲突然因心脏病昏迷。在她不省人事的这段时间里,柏林墙永远地成为了历史,原本的阴暗狭小的商店变成了宽敞明亮的超市。可正在她醒来时,医生却叮嘱她的儿子:对母亲来说,任何刺激都将是致命的。
于是,他假装柏林墙依然矗立;他在垃圾箱里翻寻东德时期的腌黄瓜罐;他甚至和好友编制假冒的新闻。在母亲离去的前夕,他历尽千心万苦找到了当年叛逃的父亲——德国首位宇航员,完成了母亲最后的心愿。尽管时间带走了他的母亲,但我认为正是儿子打开了幸福的大门,对自己对母亲的爱改写、创造了德国乃至人类的历史上最幸福的结局。
范仲淹在政治上没有成就他的庆历新政,却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警句。朱熹更是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林则徐在被投降派陷害没有气馁,为了他的幸福——国家的安定。不顾年老体衰,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他明确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屯田耕战”,有备无患。他还领导群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和纺车,人们为纪念他的业绩,称为“林公井”“林公车”。
“诗圣”虽然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可他却充分利用社会大背景的素材追求自己的幸福——文学,《石壕吏》、《兵车行》更是千古流传,成为了反战檄文的典范。即使在寄人篱下时,他依然能用笔为我们描绘出“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美景,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更是刻画了对春雨感性的喜悦之情。虽然最终他因为难得饕餮一回而导致醉饱过度辞世,但他敢于追求幸福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至今仍使人们肃然起敬。
作为我们学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以最好的成绩回报用辛勤汗水灌溉我们的老师。对于我来说,看着老师在用粉笔在黑板上滑过优美的旋律是幸福;听着老师丹田里奏响的那生命辉煌的乐章更是幸福。
是啊!当我们的双眼发出对知识无限渴望的目光,当我们的头脑跟老师做着思维的体操,老师又何尝不感到幸福呢?
原来,幸福一直都在敲门,他期待你听到他,迎接他,享受他。请打开你的门吧!也许门外是生活的欺骗,或许门外是命运的玩笑。但请打开他把!接受他吧!因为,幸福一定会来敲门!
幸福的日子总是在用一种不着痕迹的方式流逝着,当幸福来敲门,请放慢您匆忙的脚步……
——题记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幸福是“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永恒;幸福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温暖。幸福是落叶,抚摸了丰硕的果实后便飘然落地;幸福是激流,撞击了阻挡的岩石后便依然归海;幸福是彩虹,迎接了风雨的挑战便灿烂星光。
什么是幸福?有母亲的疼爱是幸福;有父亲的呵斥是幸福。失意了,有人安慰,送来一句温暖的话语是幸福;开心 时,有人和你共同分享那份快乐是幸福。出门在外,有人关心,有人照顾,有人时时把你放在心上,永远牵挂着你也是种幸福!
……
这点点滴滴的幸福实在是过于平凡,太微不足道!或许更谈不上是幸福。人们往往忘记这些细小幸福的存在,身在福中不知福,而奔波了劳碌。脚步匆匆地去寻找更大的幸福 。熟不知 ,他们在追求幸福的途中,幸福已从他们身边匆匆溜走了……
沉湎于一种幸福时,你会忽视其他许多的幸福。更为博大的幸福是空泛的,还是 去回味那些细微的幸福,或许生活会这样走下去。轻浅的幸福与轻浅的幸福一起,接踵而来。我知道那些具体的满足让人心动。但或许不经意间我们就丢掉,生活中最真实最有价值的那些细节。
是的,我把平俗和沉潜当作幸福,我把默默的思想和联想当作幸福,我把不能得到所有的幸福当作幸福,甚至,我把丢失幸福也当作幸福!
别因忙碌冷淡温柔,莫因追求湮没享受,无限风光就在心灵深处。朋友们,当幸福来敲门,请停下你匆匆的脚步,细细品味,珍惜身边点点滴滴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