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得到一本书《成长?路径》,在闲暇之时随便拿过 来翻阅一下,本来认为也许是一些名家记录自己成名经历 的书籍,这样的书太多了,没想到一读竟然舍不得放手。 我从小就不喜爱读书,那不是我的兴趣爱好,但是现 在读书不仅是因兴趣,还因为我觉得读书可以获取知识充 实人的大脑,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可以陶冶性情。当我觉 得自己落后和空虚时就会去读书,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收 获。过去读的书都是大家之作,而这本书似乎和我以前读 的书不同。这本书中的作者却是极为平凡普通的,有的甚 至是身边的人。他们所写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优 美的语言,没有惊奇的情节,但句句都是那么的朴实真切。 他们是那么的平凡而又伟大,他们是那么的普通而又优秀。 在书中我认识了一位“勇者”—秦晓华。在他的文章中 我读到了“勤奋、勇敢、执着”。秦晓华老师仅用五、六年 的时间就获得了别人需要十年才能获得的成功。这确实是 “惊人的速度”,我实在佩服的五体投地。但这并不是偶然, 这与他的勤奋、勇敢、执着是分不开的。他热爱读书,即 使再忙,每天都会抽一两个小时去读书,而且多年一直保 持做笔记的习惯。把自己读到的理论付之与实践,然后反 思实践的过程得到东西再次实践。他如此的勤奋进取使得 他在读书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法宝。他 是个思想者,他沿着头脑中清晰的生涯规划图前进着,逐 渐走向人生成功的殿堂。一个平凡的弱小的“蒲公英”,心 中却装着伟大的梦想。秦晓华老师有“处处敢为人先的勇 气”,我想这是他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只有“敢闯”、“勇 于拼杀”的精神才会在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试想,没有奔 赴战场的机会和勇气,怎么会有凯旋的胜利?从书中我还 读出了秦晓华老师有颗执着的心,我们教师要完成育人的 使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永远在路上。是的,只 有不懈的读书学习,不懈的实践反思,不懈的再实践,才 能完成使命实现梦想。 有人觉得读书是枯燥乏味的,然而正是因为读书,让 许许多多的人获得了快乐,取得了成功。在书中有位读书 的“狂者”—曹玉辉。他酷爱读书,什么书都读,他意识到 读书的重要,甚至作为一名校长时,他与老师、学生们一 起读书。是他把读书这种优良的习惯送进了校园。在读书 中老师获得了教育的智慧,学生们汲取了成长的力量。是 啊,只有通过读书,我们才能从不懂走向懂,从无知走向 智慧。 读书使我豁然开朗,反思使我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 让我们一起从现在开始吧,快乐的读书学习,充实自己, 丰富自己,提高自己。读书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 我们在成长的路上,让书籍来不断地完善自我吧,那样, 我们离成功就会越来越近。
记得著名的唐代诗人韩俞在《师说》中说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中不难窥见教师这一职业角色的特点即传授真理,讲习学业,解释疑惑。韩先生在几千年前就这么精辟地给教师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让人佩服。就今天的教育而言,“传道,授业,解惑”远远不能诠释教师的内涵。教师除了扮演好传授者的角色外,还要学会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合乎时代潮流的教师。徐州市教科所组织编写的《成长历程》向我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教师成长的案例。他们都是平凡的教师,却有着不平凡的教育之梦。思考、研究,学习、交流,执着、进取是他们共同的特征。我不禁想起今天我们到底该做个怎样的教师呢。细细想罢,我觉得做个智慧型合乎时代潮流的教师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一、以思考、研究引领行动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有益的知识尤其是高科技知识是提升国家竞争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而知识的取得一般是两种途径:一是直接经验,即通过自己切身的实践体会获得;二是间接经验,即通过学习他人的知识获得。知识的高明之处并不是获得多少,而是当它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显现出来的魅力。不管是知识的取得还是知识的运用都取决于认识主体的人。而教育传承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应该义不不容辞地培养符合社会、国际形势的人才,那就是在知识经济下,人才的标准更注重创新思维素质的培养。因此,学会思考学会批判性地学习应该是教育的价值所在。要使学生具有思考的能力,教师就应该学会培养自身思考的能力与素质。30位优秀教师不论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还是遨游在网络海洋中都注重用自己的独立思维去思考。他们能够在不断地学习、交流、行动中学会批判地建设自己。他们能够进行经常性、系统性地反思与研究,使自身突破已有经验、常规思维的限制,寻找符合教育实践的真理与知识。他们懂得重新审视教师的专业素质,重新认识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与能力。因此,对于一个有生命力的教师的而言,应该学会思考,思考就是力量,思考就是机智,思考就是创新,思考就是发展,思考就是教师成长的法宝。
二、以学习、交流丰富智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渔”,“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需要源源不断的活水”。信息化、数字化为表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仅凭已有的知识、自身的修养就可以胜任。新时代的教师,永远学习是个不变的主旋律。从学习的对象来看,可以向学生学习,从师生的交流对话中学到更多来自学生的智慧;可以向同行学习,从同行真诚平等的交流中学到更多有益的知识与经验;可以向书本学习,从书的海洋中捡拾美丽的朵朵浪花;可以向报刊杂志学习,从琳琅满目的知识库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可以向网络学习,从虚拟而神奇的网络世界中搜集资源,平等交流,在搜集中积累教育教学素材,在交流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可供学习的对象很多,尤其是网络学习,更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30位优秀教师大多都因网络而得益。他们在网络虚拟的论坛交流中受益匪浅,网络成为他们学习、交流、提升自己的平台。徜徉在网络的海洋中,他们懂得汲取、容纳,他们懂得付出、展现,在真诚的学习与交流中收获着幸福与感动。在这里,可以与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乃至专家、导师实现零距离接触,他们的点拨能让我们醍醐灌顶,照亮心灯。网络的神奇性在优秀教师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因结识而网络而幸运,因“沉迷”网络而幸福。因此,不管是哪一种方式的学习都显得客观重要。时不我待,我们应该做个学习型的老师,让自己在学习交流中收获更多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三、以执着、进取挑战自我
执着、进取永远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优秀品质。对于教师而言,更需要执着的精神、进取的心态来要求自己、挑战自己。30位优秀教师成长的案例向我们昭示了新时代的教师更需要执着、进取。用张老师的话来说:“甘于寂寞的人才不寂寞,不甘于寂寞的人才寂寞。”我想,甘于寂寞的人有的是默默无闻地工作,不断地学习、思考、写作,耕耘着自己的一方心灵乐土,虽不会收获丰实硕果,也自得其乐,无怨无悔。不甘于寂寞的人才会寻找一些无聊的刺激来慰藉心灵的平衡,荒废了时光,活得平庸、碌碌无为。对于教师而言,要有进取的心,要不甘落后与平庸。生活要知足,工作要不知足,正是因为不知足,我们才会不断地学习,思考,努力完善自我。当前教育形势下,面对复杂的学生群体,灵活多变的新教材,考试评价制度的约束,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的要求,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做一个享受教育快乐的成功者,任重道远。教师更应该要从个体的成长层面,以执着进取的心态来面对教育中的“疑难杂症”,进取的心去会让你永葆教育的热情,执着的心会让你努力丰富自己的个性素质,体验教育诗意般的快乐。
曾记起这样一句话:思想能走多远,行动就会走多远。也许它有点主观唯心的思想,但它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那就是正确的思想能够起到引领行动、促进行动的有效性。对于教师成长来说,潜心思考与研究,坚持学习与交流,不断地执着、进取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个有生命力的教师,一个大智大勇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