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只有三天光明》讲述了一个奋斗不已的残疾者对光明、对能过上正常人生活的渴望以及对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们加以评论。我们每天用眼睛看东西,用耳朵听声音,用嘴巴与人交谈——这一切好像都是理所当然。可是,如果一个人聋、哑、盲了呢?她会认命?或整日怨天尤人、愤世嫉俗?这两种态度是消极的,是悲观的。然而,也有人并非如此。
海伦 凯勒,在出生十九个月的时候,因为生病,失去了宝贵的听力、视力与发声器官。幸好父母没有放弃她,为她找来了苏利文小姐这位优秀老师。从此,苏利文老师改变了海伦的一生,顺利从美国哈佛大学分校毕业。后来,海伦 凯勒竟成为出色的演说家,而且出版了许多著作。 读了这篇文章,真的,我被海伦 凯勒渴望光明的精神所深深地打动了。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强者,不向残酷的现实低头,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在布满荆棘的生活道路上!同样,她也给我了这样的启示:往往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意它;只有在失去健康时,才会感到健康的重要。正如她所写的“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成年后失明几天,或者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使他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是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件东西一旦失去,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又有几个正常人能够了解到残疾人的痛苦与自卑呢?因此,我们应该保护眼睛、珍惜时间与来之不易的健康以及宝贵的生命,在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世界里看得更多、学得更多、了解更多、生活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