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我认为“美”就是人长得美的意思。但自从我读了《美》这篇故事后(“篇”不能做“故事”的量词),我就不再这么认为了,我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美》究竟是文章还是书要交代清楚,出自何处也要说明清楚。)
这个故事讲:从前,有一位农夫,他有两个美若天仙的女儿。有一天,农夫出去钓鱼,一不小心失足了,他大喊:“救命啊!救命啊!”一个叫花子将他救了上来,农民十分感激,对那位花子说:“谢谢您!我把大女儿嫁给您,希望您能接受!”叫花子很开心,便答应了。
农夫告诉了大女儿,大女儿死活也不愿意,这时小女儿说:“我和姐姐一起去算了,如果姐姐不愿意我就替姐姐嫁给他!”于是两人就这么走了。
姐姐见了那位头发乱糟糟、衣服左一个洞右一个洞的乞丐,掉头就走。妹妹只好独自来到乞丐面前,对乞丐说:“我愿意嫁给你,不过你必须再等两年,因为我还太小。”乞丐回答:“我可以再等两年。”说完,乞丐走了。
不久以后,姐姐就嫁给了有钱人,农夫很开心,妹妹一声不吭,心里还想着那个救了爸爸的乞丐。
两年到了,乞丐做出了惊人的成绩——当上了国王。妹妹不信,姐姐更不信,等姐姐知道了以后,想:早知道嫁给他好了!妹妹从此当上了王后。一位雕刻家知道了,送来一尊妹妹的雕像,那雕像的名字就叫“美”,并语重心长地说:“妹妹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把所读的书或文章的内容介绍出来,和读者一起共享,这是读后感文体的结构要求,作者做到了这点,但在行文中要注意语言的简练和内容的概括,以提炼出精彩。)
对!妹妹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妹妹不仅外表美,心灵也很美!妹妹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真诚的心,那才叫“真正的美”,一个人就算她(他)外表美,没有一颗善良的心,不叫“真正的美”! 而像这样的“真正的美”在生活中常常可以遇到。 (承前启后,穿插介绍自己的心得体会,突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今天,我去上学。在公共汽车上,我看到一个叔叔,他留着长长的头发,身上的牛仔裤左一个洞右一个洞的,真像一个叫花子,太丑了!但他仍然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坐在座位上听着耳机。后来,上来了一位阿姨,手里抱着一个小弟弟,车上人太多了,她没地方坐。我刚想要让座,那位叔叔站起来了,把座位让给了那位阿姨。我有些吃惊了,真没想到啊!我仔细看了看那位叔叔,他还是挺帅的。(很不错的一个例子,如果能抓住细节展开叙述那就很生动了。)
一个人美不美,有时候是不能看他的外表的,就像那位叔叔一样。 (如果能再举个反面的例子,通过前后正反对比,主题说明就能更有力,主题也就更具说服力。)
以前,大家夸我美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是美滋滋的,现在我想,今后我的行为要对得起我的外表才行,我要做一个真正“美”的人! (结尾稍嫌仓促,最好是进一步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和生活状况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美,往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美,在人们心灵的最深处,只在乎你是否有仔细体会。其实,美,就在身边。
在公园里,看见五彩缤纷的花朵簇拥在一起时,你会不由自主地赞叹道:“这些花真美!”
在街道旁,遇见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时,你会情不自禁地欣赏她:“她真美!”
可是,这些美仅仅只是人或事物的外在美,真正的内在美通常在细小的一件事中无声地表现出来。
自古以来,梅花被无数的诗人所歌颂,正是因为她的美,渲染着周边的人。每当万木凋零,风欺雪压时,她总是在白雪皑皑之时,傲立雪中,把清香洒满人间。只是美,真正在身边体验到的内在美!
有一件事,她深深地把人心的内在美散播在人们的心里。
那是北风呼啸的日子,那是梅花盛开的季节,那是我见到她的第一次。
在巴士上,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把头转向窗口那边,不停的对手哈着气,试图想更暖和一点。没想到,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突然,司机猛地一刹车,“哇”的一声,把车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一位中年妇女身上。
刚刚可能是因为司机的急刹车,这位中年妇女受不住,吐在了一个时髦的年轻姑娘身上。妇女紧皱着眉头,连声说着对不起,姑娘缓缓的回过头,全车人都把心揪得紧紧的,在为这位中年妇女担心着。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迎来的不是一顿狠狠的怒骂,而是姑娘把外面的那层衣服脱了,对妇女说:“大姐,你需要坐在通风的位置,我就要下车了,这个位子给你坐吧。”“可是,你的衣服?”“没关系,这件衣服也旧了,大不了洗洗再穿呗。”
车门开了,姑娘走下车,大家不由自主地赞叹道:“这女孩儿真善良!”“这女孩儿心眼儿真好!”
这就是美,年轻姑娘的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善良和美合为一体的化身。
她和梅花一样,拥有着纯洁高尚的品质。美,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