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中国梦
当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而信心百倍、奋勇前行的关键时候,四川芦山地震突袭而来。中国大地遭受了“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的又一次重创,大自然再次考验着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中国人民。多难兴邦。面对灾难,我们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同心同德、自强自信、科学高效、人民至上,再次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再次创造了抗击灾难的中国奇迹,再次奏响了砥砺奋进的雄浑交响。事实又一次证明:任何艰难困苦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任何大灾大难都阻挡不了中国人民追逐中国梦的前进步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是要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同舟共济的凝聚力,越是要鼓起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气神。xx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历经磨难终未改、不屈不挠永向前的品格的凝聚与集纳,犹如黄河长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召唤着中华民族愈挫愈勇、昂首前行。这次芦山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就像5年前抗击汶川特大地震感天动地的场景一样,无处不体现出中国精神的凝聚力。山河破碎但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没有破灭,大地疮痍但重建美好家园的期盼没有丧失,灾区人民始终坚信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力量。正是靠这种信念和精神,芦山不惧、雅安雄起,穿越灾难、砥砺奋进。集合在爱国主义旗帜下,中华民族凝聚起磅礴力量。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伟力。在华夏这块炽热的土地上,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振兴抛头颅洒热血,铸就了“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的“家国一体”爱国情怀,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一旦民族有难就义不容辞地赴汤蹈火。中华民族所独具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深刻体现了仁爱友善互助的思想,也激发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道义责任。鲁迅曾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这样的民魂,关乎民族兴衰、国家成败。行进在时代精神大道上,中国人民激发出不竭动力。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与时俱进的根本动力,也是我们抵御自然灾害、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制胜法宝。马克思曾说:“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中国力量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成果积累叠加而形成的历史穿透力和社会整合力,是同心相向、同道相行而形成的中华民族整体力量,是13亿中国人民在神州大地上团结凝聚起来的伟大力量。这种力量在常态生活中表现为一种韧力、毅力,在灾难突袭时表现为一种拯救力、愈合力。每当国家遭遇区域性、局部性灾难的时候,可以迅速调集全国资源,聚合民众力量,构筑成强大的抵御灾难、抗击灾难、战胜灾难的铜墙铁壁。国家力量主导形成抗震救灾的坚强支撑。国家力量是国家实力的展现、全民意志的集合,是其他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从汶川到芦山,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中国国家力量的强大。社会力量协同汇聚抗震救灾的巨大合力。社会力量是中国力量的生力军,中国力量最广泛、最具体、最生动地体现在社会各界的集合协同之中。抗击汶川地震,中国人民的大爱曾经感动世界,这种大爱在抗击芦山地震中进一步延续和张扬。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全社会的细胞立即激活,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国有企业、民营公司、志愿者和普通民众都立即行动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展现出中华民族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超强凝聚力。这种全社会自我动员、自觉行动、自愿救援的中国力量,是中华民族灵魂血脉的清醒表达,是中国公民无私慷慨的真切体现。它超越一己一时的物欲功利,上升为民族大德、国家大义,展现出中国特色的公民精神值观念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优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民族的文化积淀在关键时刻会迸发出无与伦比的巨大威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果化作抗震救灾的强大精神支撑力量,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为团结人民、凝聚人心、共御灾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形成了党员干部勇于担当、社会各界倾情参与、灾区人民自救互助的感人景象:一队队子弟兵、一支支医疗队、一群群志愿者不断奔赴灾区;一批批救援物资源源不断运向灾区;一幕幕冒险营救、募捐献血场面感人至深;全国人民踊跃捐助,以各种方式表达对灾区的支持。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成的共同特质、激发起的共同意志,为抗震救灾全面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xx主席说过:“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的。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礡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这是根据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根据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根据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提出来的。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根据邓小平同志所深刻阐述的社会主义本质提出来的,也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人民关切,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安康幸福。如同xx同志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和根本保障。没有一个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难以实现国泰民安。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坚强领导,一盘散沙,也会一事无成。可以说,八项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执政党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坚定不移坚持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地震震得垮房屋桥梁,震不断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地震撼得动高山大川,撼不动中华儿女追逐中国梦的坚强意志。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已清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努力追寻中国梦,为梦想而奋斗。“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梦想在前,路在脚下。实现“中国梦”,需要更多务实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