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思路
2011年审计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大力加强审计机关队伍建设,切实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为促进项目建设、规范财经秩序、推进社会事业科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总的思路及措施是:
一、围绕一个中心。即: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强化审计监督服务。作为县政府综合经济监督的审计机关,要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研究审计环境,部署审计项目,确定审计重点,真正为县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二、抓住两个关键。审计质量和队伍建设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树立审计形象和权威的关键。审计工作要想得到社会认可,这两项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一是审计质量。一方面是审计项目业务质量。要以提高规范化水平为基础,以提高先进审计方法运用水平和审计成果利用水平为突破口,以促进审计宏观作用发挥为目标,严格落实审计署5、6号令,从规范审计作业行为入手,继续深入开展审计项目精品创建活动。此外,严格落实审计组主审负责制、审计质量一票否决制、审计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措施,确保审计事实清楚、证据可靠充分、定性恰当合法、结果客观公正。另一方面是审计结果利用质量。对于审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要高站位,从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宏观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增强服务的超前性和时效性。二是队伍建设。队伍建设的根本是人的素质的提升。首先,组织审计人员参加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增强大局意识,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其次,继续完善落实各项行之有效的制度,使审计工作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都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廉政建设的好坏事关审计队伍形象,要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做到守土有责、为审清廉,力求把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树立好、维护好。
三、强化三项工作。一是以预算执行审计为基础,全面提高财政审计宏观效果。围绕推进财政部门依法理财,规范预算管理,提高预算透明度和约束力,以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以财政资金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为重点,切实加大预算执行审计力度。在审计过程中做到审点和审面相结合,既要审计财政、地税等财政收入组织部门和预算安排部门,又要延伸审计重点到财政支出比重大、预算外收入多、具有一定资金分配权的部门以及各类专项资金较多的部门。通过审计,实现全面掌握资金运行规律和资金管理松紧程度,促进增收节支,提高依法理财水平,规范财务收支行为。二是以重大建设项目审计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围绕全县重大基本建设项目,认真把好财政资金使用关,查纠各种违纪违规行为,维护建设市场秩序,提高项目投资效益。通过重大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严肃查处高估冒算等骗取财政资金行为以及建设单位不进行可行性研究、不搞开工前预算审计、不进行规范性招投标而导致财政资金浪费问题,促进建设项目资金合理、有效使用,推动我县固定资产投资领域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三是以专项资金审计为重点,全面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围绕全县经济发展规划及社会热点问题,将社会保障资金、农业、救济救灾等专项资金作为重点,从立项、拨付管理和使用等各环节进行检查,揭露严重损失浪费,查处弄虚作假、挤占挪用等行为,促进有关部门规范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通过审计,规范各类专项资金项目的立项、分配、管理和使用,全面提高专项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落实四项措施。一是完善流程,实行审计程序控制。以强化审计项目管理,科学调度工作计划为基础,规范审计作业程序。首先是审计项目通知制度。安排审计项目由局班子会讨论后,经局长签批,以《项目通知单》的形式指定某一审计组负责组织实施审计。其次是审前报告制度。审计组接到审计任务后,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将审前调查情况如实上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审计工作方案。再次是审结告知制度。审计组在结束现场审计工作时,由主审将审计查出的问题情况以《审结告知单》的形式逐级报告,以便领导综合掌握情况,纠正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防范审计风险。二是抓住关键,实行审计现场控制。全面推行主审负责制,强化对审计现场工作的控制。在审计作业现场,主审对审前调查环节、审计取证环节、审计定性环节、审计日记和审计底稿编写环节等关键点实行重点控制管理,要求审计人员严格落实各项审计作业程序,切实保证审计证据合法、审计日记全面、审计底稿合规。此外,分管副职不定期亲临审计现场,了解审计人员工作情况,以加强督导,防止关键环节出现关键性错误。三是严格复核,实行审计报告控制。现场审计结束后,主审认真进行审计报告的编写和复核工作。一方面审计组本着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原则,客观、真实的反映审计查出的问题,做到问题定性准确,处理依据正确,审计意见及建议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专兼职复核人员对审计报告进行复核。重点复核审计事实是否清楚,审计证据是否确凿,违纪问题定性是否准确,处理处罚意见是否适当,运用法规是否正确等。在此基础上,实行集体审定,一般项目由分管领导召开小型会议审议;重要项目召开审计审理会审定。有效地避免了审计评价不当、定性处理意见不合法、不适当等严重问题的发生。四是加强督导,实行审计结果控制。依据审计报告下发审计决定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结果,但审计工作还没有真正结束,还需要追踪审计决定落实整改情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审计决定落实率低的问题成为普遍性问题,影响问题的纠正与整改。基于此,我局将专门成立组织,实行交叉检查制度,督查审计决定落实情况。在法定期限内,由审计组之间相互检查各自出具的审计决定落实情况。如被审单位拒不执行决定,一律通报批评。实行这一办法,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审计与纠正相互脱节问题,以树立审计权威。
(五)实现五个到位。一是规范资金纠到位。对被审计单位的违规违纪行为依法处理、处罚,督促检查被审计单位认真纠正整改,规范资金管理。二是重大违纪查到位。以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为基础,改进审计方法,侧重从专项资金管理、大额支出、隐形收入、建设项目等多角度查处各类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问题。三是宏观建议谋到位。充分发挥审计涉及经济领域的专业优势,广泛开展审计调研,全面真实地反映倾向性问题,站在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县委县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参考,增强服务的超前性和时效性。四是理顺财务帮到位。按审帮促原则,在审计监督的同时,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改进财务管理,坚持审帮结合,对财务管理薄弱单位,帮助整章建制,提高理财水平。五是增收节支促到位。促进增收节支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目标。要通过财政和税收征管情况的审计增加财政收入,同时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力度,提高资金审减率,为县财政节约建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