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范文大全»演讲稿»领导讲话稿»2015年中经济工作会议讲话稿

2015年中经济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年中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谋划推进新一轮发展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事关全局和长远,十分重要。刚才,财政局和三位委领导分别通报了上半年财政、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运行发展情况,相关委领导、镇街道和部门通过短片作了剖析和表态,着重围绕问题谈原因、谈举措。郭xx主任结合上半年工作回顾和下半年工作部署,谈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和加快发展的新要求,全区上下紧紧围绕“稳中奋进、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的主基调,主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绩,突出表现为一个“转”字。
一是产业“转型”。①航空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在市场应用上进一步拓展,安翔无人机首次投入环保监测,金荣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园成功签约,中节能上半年用电量和应税销售分别增长84.79%、141.9%。②一批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新业态项目相继落户或投入运行,如总投资1亿美元的胜思移动互联网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亿美元的融资租赁项目、艾科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华大基因长江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中心项目等。③科技创新优势进一步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技型企业上半年销售、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业人员分别增长28.1%、31.9%和32.3%。④税源基础进一步夯实,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32.73%,居全市首位。招商证券营业部正式营业,镇江贵金属合约交易中心获省金融办批复。⑤支撑产业长远发展的城市xx设、环境打造等有序推进。
二是动力“转换”。经济运行的组织方式发生积极变化,一方面向对内改革要动力,总公司市场化改革展开了新布局,资产经营管理方式和效益正在实现新提升,招商机制实施了“四大行动计划”新调整,产业类项目准入评估和协议合法性审查明确了新规则。另一方面向对外开放要动力。进一步创新开放模式,中瑞镇江生态产业园中瑞创新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瑞士主题周”活动圆满落幕,以理念输入、技术和项目引进、平台构xx为核心的全方位、深层次务实合作进一步展开,中瑞自贸协定生效带来更多合作机遇。
三是作风“转变”。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五大专项行动”持续推进问题整改,“引才助企”政策成效初显。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市委常委会集体调研新区时给予了充分肯定。
与此同时,新区发展也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现实压力,主要体现为“三个紧”。
一是经济运行紧。招引领域产业类实到外资缺口较大。项目储备不足,新批亿元以上项目数量、体量同比出现较大下降。完成工业投资同比下降6.8%,新兴产业投资增幅趋缓。44个市级重点项目投资仅完成年度计划的29.4%。化工、造纸等传统产业受产能过剩和环保压力加大影响,应税销售出现较大下降。受房地产销售下滑和一次性税收因素影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放缓。
二是要素资源紧。土地供给约束持续加剧,节能减排压力加大,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人才流失不同程度存在,用工成本上升10-15%,受平台贷款管控和影子银行影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拆迁扫尾和超长期过渡安置进展欠时序较多。
三是企业经营紧。规上企业盈利面比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5.8%。受产能过剩向生产过剩转化影响,企业库存压力增大,规上企业两项资金占用同比增长5.7%,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比重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房地产企业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8.56%。
下半年,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常委会集体调研新区精神,坚持稳中奋进,深化改革创新,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重点要把握好三个“势”。
一是宏观经济的“形势”。总体上看,当前经济增长稳中趋缓,在合理增长区间内运行。二季度以来,中央连续推出定向降准、扩大小微企业减税力度、“新国九条”等一系列政策,积极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与此同时,投资仍面临较大的资金约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加之随着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短期国际流动资本外流,可能引发国内资金紧张,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二是深化改革的“大势”。目前,各方面改革正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有序有力推进。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主题是经济体制改革,市委六届八次全会聚焦生态文明xx设,一方面我们要及时对接和贯彻落实好上级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更要立足新区实际,按照市委常委会集体调研提出的更多运用改革思维和办法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在事关新区当下急需和长远发展的关键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改革走向纵深。
三是攻坚克难的“气势”。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本身就是破解难题、化解矛盾、消解阻力的过程。新区的同志要克服畏难思想和观望情绪,做好打持久战、攻坚战的准备。在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上,决定的事、看准的事,一定要有一种攻坚克难的精神、应对风险的气势。只有“敢”字当头、坚定不移、锲而不舍,才能干得起来、干得下去、干得成事。
因此,我们既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也要深思熟虑、谋定而动、讲求策略;既要坚定信心,更不可掉以轻心,要以更加创新的方式来组织经济运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来解决矛盾问题。关于下半年具体工作,在郭主任部署的基础上,我再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以产业为核心,构xx特色发展新生态
产业始终是开发区的生命,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要坚持产业立区,遵循产业规律,以塑造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全面构xx强有力的产业培育和促进机制,加快推动特色产业“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一是把握新趋势。①更加注重产业生态圈的构xx。产业生态圈体现的是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一种新的产业布局形式,已突破原先简单的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集群的概念,通过整合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等多维要素资源,促进生态圈内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互动,形成更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目前,新区新一轮产业规划主要围绕“3211”的产业方向,着力构xx以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具有较强竞争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地域产业多维网络体系。②更加注重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在新产业、新技术方面,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实质,3d打印、智能机器人、生物技术、高温超导、高效储能、纳米材料、基因农业等成为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新业态方面,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使大量新的商业实践成为可能,基于移动互联网、大平台、大数据、云服务的o2o、o2p等商业模式“大行其道”,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地理信息等新型业态成为行业“新宠”。这里,推荐大家阅读《o2o: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革命》一书,相信会大有裨益。③更加关注产业转移和组织的深刻变化。一方面,国际产业转移高端化趋势明显,研发、营销等高端环节向中国转移速度加快,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地向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共享服务中心、物流中心、结算中心等方面拓展延伸,另一方面,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生产服务呈现定制化、个性化特征,产业组织网络化、产业边际模糊化、产业集群虚拟化趋势明显。
二是聚焦新重点。①强化项目“第一抓手”。充分发挥专业园区集聚系统要素和服务的优势,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重点围绕打造中国“威奇托”通航之都、中国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示范园区三大支柱产业目标和重大产业项目全覆盖的要求,开展精准化专题特色招商,着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要加大载体招商力度,在引入集约型、产出型、税源型、总部型项目上取得新突破。进一步优化招商的组织方式,健全激励相容的招商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责任体系,创新项目推进服务机制,及时化解拆迁安置等重点矛盾难题,绝不能让项目“搁浅”,甚至成为“空中楼阁”。②打造开放“第一品牌”。牢牢把握中瑞镇江生态产业园这一战略平台,抢抓中瑞自贸协定生效的新机遇,提升贸易便利化环境,逐项落实协定条款及各项附件,同时对标苏州工业园区(全国首个国家“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着力探索服务贸易新模式。紧紧围绕“三基地、三中心”的定位,坚持新区全域联动,有效吸纳和承接瑞士及其他发达国家在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职业教育、健康诊疗等领域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及创新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xx国外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进入中国市场高效便捷的平台。源源不断地扩大中瑞双方全方位、多层次交流合作,着手xx立常态化、系统化的制度安排,力争欧洲奥巴赫论坛亚洲分会常设新区,xx设更多深化合作的新载体。同时,海峡两岸新材料产业示范区、综合保税区要同步大力推进,共同形成新区对外开放的三大支柱和品牌。③落实提质增效“第一要求”。把提质增效作为转型升级的中心,持之以恒走“精明增长”之路。千方百计提高项目的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促进企业利润增加、资产收益增多、居民收入增长,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要夯实税源税基,激活微观经济,为民营经济、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创业型、搬迁类小微企业发展“加油助力”。要严格实施项目评估与准入论证制度,严格执行投资协议履约检查工作要求,加快清理整顿低效项目,切实提高政府公信力。探索调低工业用地出让年限,推进低效用地二次开发,有效盘活闲置低效用地。
三是拓展新空间。①拓展融合成长空间。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抢抓国家长江经济带xx设、长江航道疏浚整治、连淮扬镇铁路xx设、城市有轨电车xx设等诸多重大机遇,放大港口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港口对现代产业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结合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城市的布局优化、形态创新和功能提升,打造中产阶级和创新创业人士热爱的新城市。运用跨界思维,推动与扬中、丹北的联动发展,提升协作效益,构筑镇江东部沿江“金三角”产业高地和新增长极。②拓展内生成长空间。坚持以科技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当前,市场已成为引导创新要素流动的关键力量,企业已成为配套创新要素的核心载体,产业竞争已前移到对创新能力和人才等创新要素的竞争。新区的科技创新工作,必须在前些年有效集聚创新资源的基础上,加快构xx以市场和企业为核心的创新导向机制,紧紧围绕市场和企业来招引人才、搭xx平台、配置资源和完善服务。同时,借鉴上海复旦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经验,实质性推动镇江国家大学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化运作。③拓展持续成长空间。全面落实生态立市主战略,高效务实推进生态文明综合改革试点。坚持铁腕治污,打好化工园区异味整治、港口粉尘污染整治、xx筑工地施工扬尘及噪声污染整治、废水专项整治、固(危)废监管、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六大攻坚战。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度,高水平推进低碳城市xx设,依托循环化改造和中瑞生态产业园平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xx年xx成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实施“城市绿肺工程”,加快推进xx温泉旅游度假村、捆山河沿线生态绿化、姚桥湿地公园等生态板块xx设,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二、以改革为核心,激发内生增长新动力
改革是目前最大的政治担当。全区上下要提高敢闯敢试、敢担当的工作能力,聚焦、聚神、聚力抓改革,强化“市场”、“政府”、“社会”三大抓手,综合施策、有机统一、协调推进,让“有效率的市场”、“有作为的政府”和“有秩序的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一是让市场“无形之手”充分施展。①加快推进经发总公司市场化改革。围绕“基础支撑、公共服务、战略引导”三大功能定位,进一步健全“投资、融资、xx设、经营、偿债”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同时以资本为纽带,着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国有资本控制力、影响力、竞争力、发展活力、服务能力“五个进一步提升”。年底前,总公司四大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市场化独立运作要全面取得实质性成效。②xx立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围绕保障供给和提高效率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经营性土地一律按市场价出让,不允许议价。要创造条件设立或引进信托、融资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推动企业上市,支持企业并购。进一步发挥新区人力资源市场的作用,强化内外联动,促进人力资源向新区流动和有效配置。更多运用市场化手段,来促进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③探索xx立产业园区市场化运营机制。借鉴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运作经验,在中瑞镇江生态产业园、国家大学科技园、机电工业园等重点园区,率先xx立精简高效的市场化运营管理新模式,实行企业化、市场化的用人制度和市场导向的薪酬机制。引入市场化服务主体,为园区发展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
二是让政府“有形之手”更加有效。①更大力度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举全区之力推进以“五阶段并联审批”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工作,把制度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审批事项逐步向清单管理迈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率大提升。同时结合新的政务服务大厅启用和政务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升级,推动审批服务软硬件同步提升,明年元旦前全部到位。②更大力度夯实发展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对产业的研究,邀请身处商战一线企业家走进新区干部之中,让熟悉产业、熟悉经营和商业模式成为每个开发区干部的“必修课”。要及时跟进新一轮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同步完善产业和城市发展政策,形成更加明确和具体的发展方向和方案,同时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市场秩序等领域对各类主体开展有力监管,防止和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要发挥政府前瞻性和积极性的优势,对职业教育等为新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事业,要不遗余力地推进。③更大力度强化企业服务。越是经济形势困难的时候,政府与企业越需要共克时艰、共渡难关。当前,要重点做好企业运行监测、政策对接、困难解决三项工作,同时也要杜绝“情况不明决心大”的盲目服务。要加快xx设企业运行大数据平台,实时掌握各类企业运行的第一手情况,为形势预判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对中央出台的“微刺激”政策,要抓紧梳理一批对接性强的具体领域、企业和项目,努力使政策效应在新区最大化。对企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今天会议集中交办的问题,责任领导和部门要及时化解到位。同时,党工委、管委会层面将每半个月召开一次企业家座谈会,实现帮扶企业常态化、长效化。
三是让社会“第三只手”更具活力。①加强企业“自组织”xx设。充分调动新区工商联、总商会、创新总裁俱乐部、企业家协会等组织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充分发挥其在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企业抱团发展创新发展、处理和协调各类关系、调配市场资源等方面的作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家素质提升。②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在城市社区和安置小区,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社会空间,鼓励社会组织在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积极引导社会组织通过政府委托、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方式,有效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提高新区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③积极引入和培育社会企业。去年,苏州已成立全国首个社会企业产业园,旨在帮助更多社会组织向具有盈利能力、可自助生存的社会企业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新区要大力引入和培育社会企业,改变绝大部分社会组织主要靠政府扶持和社会捐助来维持运作的现状,在社会xx设中形成更具公益性、实践性的价值亮点和特色品牌。
三、以文化为核心,铸就干事创业新气质
拼经济就是拼文化。文化是创造力和执行力的源泉,在新区22年的发展道路上,与时俱进的开发区精神始终是最鲜明的标记,深刻体现着开放则兴、守旧则衰的发展规律。完成下半年目标任务,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尤其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精心呵护文化梦想,彰显优秀文化气质。
一是大力弘扬自信自觉的文化。自信自觉既源于对发展成果的充分认同,更源于对发展前景的理性把握。近年来,我们在新兴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xx设、对外开放合作等重点领域打基础、办实事,用智慧和汗水演绎着“甲板起飞”的生动实践,成绩有目共睹、来之不易。同时,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也为新区发展带来新的、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着眼新一轮竞争的产业和城市规划已经全面铺开,广大干部群众在困难与挑战的历练中思想更加清醒、能力大为提升。实践证明,每一个令人敬仰的开发区,都是长跑中的胜利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以积极主动、坚定不移的责任来谋求发展,不因一时的困难而迷失方向,不因一事的压力而动摇信心,始终保持锲而不舍的韧劲和坚毅执着的定力,做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表率。
二是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的文化。创业是发展的根本,创新是发展的关键。一个拥有800万人口、面积仅4.2万平方公里、处于内陆深处、自然资源匮乏的瑞士,为什么会拥有如此之多的独特创意和非凡产品,为何全球竞争力连续多年居世界之首,《创新的国度》这本书给出的答案就是创新。当前,新区面临的内外部压力都很大,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宽的视野谋划发展,以更活的操作破解“成长中的烦恼”,努力营造支撑率先发展的“小气候”。不少同志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自我剖析“创新意识淡化”、“进取精神弱化”,也有不少同志埋怨工作要求高、压力大,虽然吃了不少苦,但成绩不明显,领导不满意。事实上,通过对照“先进先烈”我们可以发现,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中国开发区30年的成长历程也表明,没有一个开发区的成功是轻易的。“慢进则退、停滞则衰、倒退则亡”,我们必须克服“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守业守旧思想,向赵亚夫和“我们身边的好党员”等先进典型看齐,在奋斗的道路上不断“修行”自我,同时通过创新教育培训方式,为干部注入更多的新知识、正能量,让“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成为新区干部最鲜明的个性。
三是大力弘扬遵循规则的文化。任何工作都是有成本的,包括沟通成本、时间成本,还有机会成本,而节约成本最可靠的手段就是制度。人的理性也是有限的,而弥补有限理性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制度。因此,一要有务实管用的制度,二要有对制度强有力的执行。要结合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和教育实践活动xx章立制的要求,重点针对工作和作风中的薄弱环节,设计系统性的制度安排。特别是对群众、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要健全责任明晰、齐抓共管、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坚决杜绝责任分散,坚决克服推诿扯皮,切实提高办事效率。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制度、督查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及时掌握各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反映工作成果和状态,并与“1+x”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制度紧密结合起来,以选人用人的新机制,让每个干部都有出彩的机会。同时,更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化解信访难题。要进一步强化制度执行,特别要以基于市场化改革的新制度为核心,加快形成新的工作理念、方法和模式,坚决防止用传统思维和行为方式来做选择、搞变通、打招呼、钻空子。要持续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对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四风”问题,特别是披着隐身衣的“四风”问题,要毫不手软,动真碰硬,正风肃纪,激浊扬清,这不仅是取信于民的需要,更是保障新区深化改革和长远发展的需要。
同志们!任何目标和梦想都需要奋斗精神的浇灌。正如xx同志在《之江新语》一书说到的那样,“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创新的活力、更加干练的作风,在奋斗征程的洗礼中,共同抵达“甲板起飞”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