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
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不知何日始工愁。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古诗
作文
范文
散文
成语
其它
搜索
首页
在线学习
优秀作文
范文大全
古诗文
散文
成语
谜语
歇后语
对联
励志
在线学习
学习方法
学习计划
读书方法
电脑技巧
电脑安全
优秀作文
话题作文
写作指导
作文专题
抒情作文
写物作文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工作报告
行政公文
合同范本
毕业论文
古诗文
古诗目录
名句
作者
诗词列表
典籍
歇后语
散文
成语
谜语
对联
字典
励志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古诗文
»
咏物诗
古诗标签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节日
春节
追忆
友谊
赞美
怀念
友人
生活
向往
悲愤
抒怀
羁旅
喜爱
农民
同情
书法
建筑
人生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宋词精选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古文观止
壮志未酬
小学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
古诗十九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年代诗人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著名诗人
更多..
张九龄
陆游
李清照
孟浩然
岑参
陈子昂
司马相
梅尧臣
文天祥
苏轼
李商隐
杜牧
辛弃疾
李白
黄庭坚
王勃
李贺
杨万里
贺知章
王安石
杜甫
贾岛
范仲淹
王维
范成大
欧阳修
柳宗元
白居易
古文典籍
更多..
《
老子
》 《
周易
》 《
中庸
》 《
孟子
》 《
庄子
》 《
大学
》 《
史记
》 《
论语
》 《
冰鉴
》 《
左传
》 《
易传
》 《
素书
》 《
六韬
》 《
礼记
》 《
反经
》 《
墨子
》 《
尚书
》 《
荀子
》 《
孝经
》 《
汉书
》 《
管子
》 《
吴子
》 《
周礼
》 《
列子
》 《
将苑
》 《
仪礼
》 《
论衡
》
咏物诗
(共
461
首)
年代:
全部
宋代
(194)
唐代
(130)
清代
(52)
明代
(22)
南北朝
(17)
元代
(11)
先秦
(9)
两汉
(7)
魏晋
(6)
五代
(5)
金朝
(3)
隋代
(2)
近现代
(2)
作者:
全部
吴文英
(28)
苏轼
(14)
纳兰性德
(12)
辛弃疾
(11)
李清照
(11)
杜甫
(10)
李白
(8)
姜夔
(8)
黄庭坚
(7)
李商隐
(7)
曹雪芹
(7)
白居易
(6)
柳宗元
(6)
汪遵
(6)
陆游
(6)
王沂孙
(5)
温庭筠
(5)
郑燮
(4)
顾太清
(4)
张炎
(4)
刘禹锡
(4)
史达祖
(4)
牛峤
(3)
陈维崧
(3)
李远
(3)
张九龄
(3)
元好问
(3)
沈约
(3)
杜牧
(3)
李贺
(3)
郑谷
(3)
司空图
(3)
元稹
(3)
王十朋
(2)
赵长卿
(2)
李世民
(2)
虞世南
(2)
晁端礼
(2)
谢朓
(2)
崔道融
(2)
王禹偁
(2)
刘克庄
(2)
龚自珍
(2)
李纲
(2)
晏殊
(2)
王建
(2)
黄巢
(2)
孙光宪
(2)
王冕
(2)
骆宾王
(2)
曹组
(2)
周密
(2)
陆龟蒙
(2)
杨万里
(2)
高观国
(2)
曹植
(2)
郑板桥
(2)
陈亮
(2)
于谦
(2)
晏几道
(2)
陈子龙
(2)
欧阳修
(2)
王守仁
(2)
米芾
(2)
林逋
(2)
谢灵运
(2)
陈与义
(2)
丘浚
(2)
俞紫芝
(1)
扬雄
(1)
朱敦儒
(1)
谢懋
(1)
孔绍安
(1)
刘桢
(1)
刘绘
(1)
杨无咎
(1)
毛滂
(1)
张谓
(1)
文徵明
(1)
赵溍
(1)
杜公瞻
(1)
陆容
(1)
俞益谟
(1)
郑域
(1)
张鎡
(1)
崔铉
(1)
归有光
(1)
赵匡胤
(1)
王溥
(1)
金章宗
(1)
毛泽东
(1)
唐彦谦
(1)
李群玉
(1)
周朴
(1)
褚沄
(1)
憨山德清
(1)
罗邺
(1)
何希尧
(1)
成彦雄
(1)
冯清
(1)
谢燮
(1)
石涛
(1)
章孝标
(1)
查慎行
(1)
朱晞颜
(1)
司马光
(1)
宋祁
(1)
牛希济
(1)
皮日休
(1)
班婕妤
(1)
刘义庆
(1)
奥敦周卿
(1)
韦庄
(1)
王鹏运
(1)
冯云山
(1)
韩愈
(1)
李元膺
(1)
袁枚
(1)
庾信
(1)
施岳
(1)
石象之
(1)
陶渊明
(1)
晁补之
(1)
邹浩
(1)
朱彝尊
(1)
彭元逊
(1)
翁元龙
(1)
赵鼎
(1)
张舜民
(1)
明本
(1)
王琪
(1)
吴师道
(1)
朱淑真
(1)
洪皓
(1)
宋之问
(1)
章楶
(1)
夏侯审
(1)
严蕊
(1)
寇准
(1)
晁冲之
(1)
柳如是
(1)
侯文曜
(1)
陈允平
(1)
蔡松年
(1)
雍裕之
(1)
杜荀鹤
(1)
王勃
(1)
上官仪
(1)
吴信辰
(1)
纪映淮
(1)
王维
(1)
柳永
(1)
吴均
(1)
唐寅
(1)
夏完淳
(1)
王磐
(1)
尹焕
(1)
钱起
(1)
刘因
(1)
丘处机
(1)
贾岛
(1)
魏学洢
(1)
王绩
(1)
朱熹
(1)
曹勋
(1)
宋徵舆
(1)
张惠言
(1)
韦承庆
(1)
常建
(1)
蒋捷
(1)
祢衡
(1)
真德秀
(1)
王安石
(1)
郑愔
(1)
王和卿
(1)
贺铸
(1)
江总
(1)
曾巩
(1)
张鸣善
(1)
贺知章
(1)
苏辙
(1)
崔护
(1)
汪藻
(1)
刘庭琦
(1)
鱼玄机
(1)
岑参
(1)
王汝舟
(1)
张嵲
(1)
刘光祖
(1)
王暕
(1)
杨炯
(1)
张养浩
(1)
万俟咏
(1)
刘铉
(1)
周文质
(1)
周邦彦
(1)
杨亿
(1)
孙道绚
(1)
张说
(1)
卢照邻
(1)
宋方壶
(1)
郑文焯
(1)
何逊
(1)
管鉴
(1)
向子諲
(1)
罗隐
(1)
梅尧臣
(1)
韩偓
(1)
屈大均
(1)
秦观
(1)
储光羲
(1)
萧道成
(1)
周纯
(1)
陈子昂
(1)
齐己
(1)
鲁迅
(1)
徐再思
(1)
查询到
咏物诗
共
461
首!
《
杨柳枝·宜春苑外最长条
》
温庭筠
-
唐代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正是玉人肠绝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
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
》
温庭筠
-
唐代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萋萋。
《
望海楼晚景五绝
》
苏轼
-
宋代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喧笑语中。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欹侧鬓如蓬。
《
阳春曲·赠海棠
》
徐再思
-
元代
玉环梦断风流事,银烛歌成富贵词。东风一树玉胭脂,双燕子。曾见正开时。
《
双井茶送子瞻
》
黄庭坚
-
宋代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
题三义塔
》
鲁迅
-
近现代
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
《
石鼓歌
》
苏轼
-
宋代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钳在口。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我车既攻马亦同,其鱼惟鲔贯之柳。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模糊半已隐瘢胝,诘曲犹能辨跟肘。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稂莠。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上追轩颉相唯诺,下揖冰斯同鷇鹁。忆昔周宣歌鸿雁,当时籀史变蝌蚪。厌乱人方思圣贤,中兴天为生耆耈。东征徐虏阚虓虎,北伐犬戎随指嗾。象胥杂沓贡狼鹿,方召联翩赐圭卣。遂因鼓鼙思将帅,岂为考击烦蒙瞍。何人作颂比崧高,万古斯文齐岣嵝。勋劳至大不矜伐,文武未远犹忠厚。欲寻年岁无甲乙,岂有文字谁记某。自从周衰更七国,竟使秦人有九有。扫埽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强暴救黔首。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随击掊。传闻九鼎沦泗上,欲使万夫沉水取。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秦垢。是时石鼓何处避?无乃天工令鬼守。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细思物理坐叹息,人生安得如汝寿。
《
临江仙·孤雁
》
纳兰性德
-
清代
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拟凭尺素寄愁边,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莫对月明思往事,也知消减年年。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
《
点绛唇·咏风兰
》
纳兰性德
-
清代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忒煞萧疏,争奈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
红梅三首
》
苏轼
-
宋代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雪里开花却是迟,何如独占上春时。也知造物含深意,故与施朱发妙姿。细雨裛残千颗泪,轻寒瘦损一分肌。不应便杂夭桃杏,半点微酸已著枝。 幽人自恨探春迟,不见檀心未吐时。丹鼎夺胎那是宝,玉人頩颊更多姿。抱丛暗蕊初含子,落盏穠香已透肌。乞与徐熙新画样,竹间璀璨出斜枝。
《
中秋见月和子由
》
苏轼
-
宋代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
枯树赋
》
庾信
-
南北朝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柢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
疏影·芭蕉
》
纳兰性德
-
清代
湘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绣床金缕。芳心一束浑难展,清泪裹、隔年愁聚。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滴,梦回无据。正是秋来寂寞,偏声声点点,助人难绪。缬被初寒,宿酒全醒,搅碎乱蛩双杵。西风落尽庭梧叶,还剩得、绿阴如许。想玉人、和露折来,曾写断肠句。
《
东湖新竹
》
陆游
-
宋代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
赋得蝉
》
褚沄
-
南北朝
避雀乔枝里,飞空华殿曲。天寒响屡嘶,日暮声愈促。繁吟如故尽,长韵还相续。饮露非表清,轻身易知足。
《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
杨万里
-
宋代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独自行。
《
朱鹭
》
佚名
-
两汉
朱鹭,鱼以乌。路訾邪鹭何食?食茄下。不之食,不以吐,将以问诛者。
《
病梅馆记
》
龚自珍
-
清代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
喜雨亭记
》
苏轼
-
宋代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
菊花
》
唐寅
-
明代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1
2
3
4
..
24
下一页
共461首
热门古诗
更多..
鼓钟
卜算子·咏梅
无衣
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竹石
满江红·咏竹
双井茶送子瞻
苏幕遮·草
生查子·重叶梅
长歌行
我爱听诗
更多..
南乡子·岸远沙平
梅花 / 梅
游山西村
秋怀
山中
清明
沁园春.雪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伤仲永
木兰诗 / 木兰辞
随机显示
换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