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
山樯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
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
几砚昔年游,于今成十秋。
古诗
作文
范文
散文
成语
其它
搜索
首页
在线学习
优秀作文
范文大全
古诗文
散文
成语
谜语
歇后语
对联
励志
在线学习
学习方法
学习计划
读书方法
电脑技巧
电脑安全
优秀作文
话题作文
写作指导
作文专题
抒情作文
写物作文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工作报告
行政公文
合同范本
毕业论文
古诗文
古诗目录
名句
作者
诗词列表
典籍
歇后语
散文
成语
谜语
对联
字典
励志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古诗文
»
写人
古诗标签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节日
春节
追忆
友谊
赞美
怀念
友人
生活
向往
悲愤
抒怀
羁旅
喜爱
农民
同情
书法
建筑
人生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宋词精选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古文观止
壮志未酬
小学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
古诗十九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年代诗人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著名诗人
更多..
张九龄
陆游
李清照
孟浩然
岑参
陈子昂
司马相
梅尧臣
文天祥
苏轼
李商隐
杜牧
辛弃疾
李白
黄庭坚
王勃
李贺
杨万里
贺知章
王安石
杜甫
贾岛
范仲淹
王维
范成大
欧阳修
柳宗元
白居易
古文典籍
更多..
《
老子
》 《
周易
》 《
中庸
》 《
孟子
》 《
庄子
》 《
大学
》 《
史记
》 《
论语
》 《
冰鉴
》 《
左传
》 《
易传
》 《
素书
》 《
六韬
》 《
礼记
》 《
反经
》 《
墨子
》 《
尚书
》 《
荀子
》 《
孝经
》 《
汉书
》 《
管子
》 《
吴子
》 《
周礼
》 《
列子
》 《
将苑
》 《
仪礼
》 《
论衡
》
写人
(共
1
首)
年代:
全部
唐代
(121)
宋代
(93)
先秦
(66)
清代
(31)
两汉
(20)
魏晋
(15)
五代
(14)
明代
(14)
南北朝
(9)
元代
(5)
作者:
全部
李白
(28)
左丘明
(18)
苏轼
(16)
杜甫
(14)
纳兰性德
(12)
司马迁
(8)
吴文英
(7)
温庭筠
(7)
黄庭坚
(6)
曹植
(6)
欧阳修
(6)
王维
(6)
曹雪芹
(6)
晏几道
(5)
柳宗元
(5)
辛弃疾
(5)
李商隐
(4)
陶渊明
(4)
孟浩然
(4)
白居易
(3)
贾岛
(3)
孙光宪
(3)
晏殊
(3)
范晔
(3)
宋玉
(3)
屈原
(3)
姜夔
(3)
岑参
(2)
李珣
(2)
刘克庄
(2)
袁宏道
(2)
张祜
(2)
秦观
(2)
李贺
(2)
薛昭蕴
(2)
杜牧
(2)
周邦彦
(2)
王安石
(2)
张可久
(2)
张籍
(2)
郑谷
(2)
王建
(2)
苏洵
(2)
韦庄
(2)
柳永
(2)
吴均
(2)
唐寅
(2)
和凝
(2)
鲍照
(2)
毛滂
(2)
宋濂
(1)
蔡伸
(1)
米芾
(1)
张九龄
(1)
张泌
(1)
聂夷中
(1)
韩愈
(1)
骆宾王
(1)
刘义庆
(1)
阿鲁威
(1)
毛奇龄
(1)
刘商
(1)
徐珂
(1)
崔珏
(1)
来鹄
(1)
萧德藻
(1)
徐惠
(1)
刘昫
(1)
冯梦龙
(1)
江盈科
(1)
石崇
(1)
王昭君
(1)
枚乘
(1)
邹阳
(1)
张溥
(1)
钱公辅
(1)
归有光
(1)
牛峤
(1)
厉鹗
(1)
李隆基
(1)
张先
(1)
陈子龙
(1)
宋祁
(1)
牛希济
(1)
吴翌凤
(1)
曹丕
(1)
班婕妤
(1)
吴伟业
(1)
羊士谔
(1)
左思
(1)
沈约
(1)
柳开
(1)
范仲淹
(1)
刘墉
(1)
李益
(1)
赵翼
(1)
韩翃
(1)
朱熹
(1)
曾巩
(1)
班固
(1)
王象春
(1)
李世民
(1)
欧阳炯
(1)
夏竦
(1)
廖世美
(1)
罗隐
(1)
梅尧臣
(1)
屈大均
(1)
林嗣环
(1)
汪遵
(1)
陆龟蒙
(1)
张志和
(1)
刘辰翁
(1)
陈寿
(1)
陈克
(1)
蔡挺
(1)
柳恽
(1)
白朴
(1)
陆游
(1)
王观
(1)
方孝孺
(1)
吴绮
(1)
高适
(1)
许浑
(1)
赵蕃
(1)
毛文锡
(1)
项羽
(1)
王世贞
(1)
刘过
(1)
杨炯
(1)
刘长卿
(1)
王涯
(1)
晁端礼
(1)
储光羲
(1)
文征明
(1)
齐己
(1)
范成大
(1)
李煜
(1)
司马相如
(1)
李群玉
(1)
魏禧
(1)
乔吉
(1)
杨万里
(1)
司马光
(1)
查询到
写人
共
1
首!
《
争臣论
》
韩愈
-
唐代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而夫子凶者也。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夫亦以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阳子恶讪上者,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人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我后之德”若阳子之用心,亦若此者。愈应之曰: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也。 或曰: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义,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而恶讦以为直者。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子之所以见杀于齐也,吾子其亦闻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入也。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尽言于乱国,是以见杀。《传》曰:“惟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而能改之也。子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之士也。”今虽不能及已,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
热门古诗
更多..
破瓮救友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离骚
泰山梁甫行
王维吴道子画
题胡逸老致虚庵
无题·八岁偷照镜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垓下歌
我爱听诗
更多..
南乡子·岸远沙平
梅花 / 梅
游山西村
秋怀
山中
清明
沁园春.雪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伤仲永
木兰诗 / 木兰辞
随机显示
换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