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古诗
作文
范文
散文
成语
其它
搜索
首页
在线学习
优秀作文
范文大全
古诗文
散文
成语
谜语
歇后语
对联
励志
在线学习
学习方法
学习计划
读书方法
电脑技巧
电脑安全
优秀作文
话题作文
写作指导
作文专题
抒情作文
写物作文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
工作报告
行政公文
合同范本
毕业论文
古诗文
古诗目录
名句
作者
诗词列表
典籍
歇后语
散文
成语
谜语
对联
字典
励志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古诗文
»
抒怀
古诗标签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节日
春节
追忆
友谊
赞美
怀念
友人
生活
向往
悲愤
抒怀
羁旅
喜爱
农民
同情
书法
建筑
人生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宋词精选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古文观止
壮志未酬
小学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
古诗十九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年代诗人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著名诗人
更多..
张九龄
陆游
李清照
孟浩然
岑参
陈子昂
司马相
梅尧臣
文天祥
苏轼
李商隐
杜牧
辛弃疾
李白
黄庭坚
王勃
李贺
杨万里
贺知章
王安石
杜甫
贾岛
范仲淹
王维
范成大
欧阳修
柳宗元
白居易
古文典籍
更多..
《
老子
》 《
周易
》 《
中庸
》 《
孟子
》 《
庄子
》 《
大学
》 《
史记
》 《
论语
》 《
冰鉴
》 《
左传
》 《
易传
》 《
素书
》 《
六韬
》 《
礼记
》 《
反经
》 《
墨子
》 《
尚书
》 《
荀子
》 《
孝经
》 《
汉书
》 《
管子
》 《
吴子
》 《
周礼
》 《
列子
》 《
将苑
》 《
仪礼
》 《
论衡
》
抒怀
(共
372
首)
年代:
全部
宋代
(183)
唐代
(80)
清代
(32)
明代
(21)
魏晋
(13)
南北朝
(12)
元代
(9)
金朝
(7)
五代
(6)
两汉
(5)
先秦
(2)
近现代
(1)
作者:
全部
苏轼
(20)
辛弃疾
(17)
李白
(12)
陆游
(12)
黄庭坚
(11)
李贺
(10)
杜甫
(9)
元好问
(7)
柳宗元
(6)
刘禹锡
(6)
刘克庄
(6)
张炎
(5)
纳兰性德
(5)
贺铸
(5)
曹植
(5)
吴文英
(5)
陈与义
(5)
谢灵运
(4)
鲍照
(4)
王守仁
(4)
梅尧臣
(4)
吴潜
(4)
姜夔
(4)
元稹
(3)
龚自珍
(3)
陈师道
(3)
周邦彦
(3)
李煜
(3)
李商隐
(3)
张可久
(3)
韩愈
(3)
欧阳修
(3)
柳永
(2)
周密
(2)
宋祁
(2)
牛希济
(2)
晁补之
(2)
张九龄
(2)
陈维崧
(2)
毛滂
(2)
朱敦儒
(2)
史达祖
(2)
蒋捷
(2)
庾信
(2)
杨万里
(2)
曹雪芹
(2)
张孝祥
(2)
王安石
(2)
杜牧
(2)
陈亮
(2)
屈原
(2)
苏舜钦
(2)
屈大均
(2)
戴复古
(2)
李之仪
(2)
向子諲
(2)
李纲
(2)
谢朓
(2)
崔道融
(1)
储光羲
(1)
赵长卿
(1)
李方膺
(1)
杨炎正
(1)
姜彧
(1)
高骈
(1)
孔平仲
(1)
叶梦得
(1)
袁宏道
(1)
吴淑姬
(1)
张嵲
(1)
刘过
(1)
刘光祖
(1)
张养浩
(1)
贝琼
(1)
李流芳
(1)
尹鹗
(1)
温庭筠
(1)
秦观
(1)
鱼玄机
(1)
王汝舟
(1)
贾谊
(1)
刘基
(1)
李梦阳
(1)
宋方壶
(1)
杨慎
(1)
周文质
(1)
张耒
(1)
孟郊
(1)
高适
(1)
凌廷堪
(1)
王恽
(1)
朱淑真
(1)
赵汝愚
(1)
冯延巳
(1)
司马迁
(1)
张岱
(1)
陆龟蒙
(1)
张志和
(1)
张绍文
(1)
张埜
(1)
顾夐
(1)
郑板桥
(1)
刘琨
(1)
黄巢
(1)
郑谷
(1)
晏殊
(1)
王令
(1)
夏言
(1)
王沂孙
(1)
黄机
(1)
朱熹
(1)
汤允绩
(1)
张惠言
(1)
曾巩
(1)
嵇康
(1)
秋瑾
(1)
张辑
(1)
潘大临
(1)
苏辙
(1)
胡铨
(1)
周敦颐
(1)
谢懋
(1)
孟浩然
(1)
刘邦
(1)
范云
(1)
王诜
(1)
袁枚
(1)
毛泽东
(1)
李鸿章
(1)
鲁迅
(1)
赵执信
(1)
谢燮
(1)
张煌言
(1)
韩琮
(1)
赵溍
(1)
朱栴
(1)
子兰
(1)
石茂华
(1)
文秀
(1)
郑域
(1)
赵匡胤
(1)
王溥
(1)
牛峤
(1)
邹浩
(1)
朱彝尊
(1)
岳飞
(1)
左思
(1)
沈约
(1)
韦庄
(1)
王鹏运
(1)
李泌
(1)
冯云山
(1)
司马光
(1)
蒲松龄
(1)
文廷式
(1)
白居易
(1)
陶渊明
(1)
吴藻
(1)
范仲淹
(1)
江淹
(1)
王夫之
(1)
李益
(1)
韩元吉
(1)
潘希白
(1)
唐寅
(1)
范成大
(1)
夏完淳
(1)
薛逢
(1)
俞樾
(1)
汪元量
(1)
查慎行
(1)
卢祖皋
(1)
李清照
(1)
查询到
抒怀
共
372
首!
《
田家词 / 田家行
》
元稹
-
唐代
牛靿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日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姑舂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不遣官军粮不足。
《
怨歌行
》
曹植
-
魏晋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公佐成王,金滕功不刊。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素服开金滕,感悟求其端。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
超然台记
》
苏轼
-
宋代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
凌虚台记
》
苏轼
-
宋代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
拟行路难·其一
》
鲍照
-
南北朝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
》
李贺
-
唐代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
》
李贺
-
唐代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
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
李贺
-
唐代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
减字木兰花·偶检丛纸中
》
龚自珍
-
清代
偶检丛纸中,得花瓣一包,纸背细书辛幼安“更能消几番风雨”一阕,乃是京师悯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戏为也,泫然得句。人天无据,被依留得香魂住。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
点绛唇·春眺
》
凌廷堪
-
清代
青粉墙西,紫骢嘶过垂杨道。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前梦迷离,人远波声小。年时到,越溪云杳,风雨连天草。
《
雨后送李将军还祠偕同寅饮一杯亭
》
赵汝愚
-
宋代
民感桑林雨,云施李靖龙。精诚天地动,意愿鬼神从。村喜禾花实,峰看岭岫重。白旗辉烈日,遥映一杯浓。
《
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
王恽
-
元代
当年紫禁烟花,相逢恨不知音早。秋风倦客,一杯情话,为君倾倒。回首燕山,月明庭树,两枝乌绕。正情驰魏阙,空书怪事,心胆堕,伤殷浩。祸福无端倚伏,问古今、几人明了。沧浪渔父,归来惊笑,灵均枯槁。邂逅淇南,岁寒独在,故人襟抱。恨黄尘障尺,西山远目,送斜阳鸟。
《
送人归京师
》
陈与义
-
宋代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
送范德孺知庆州
》
黄庭坚
-
宋代
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敌人开户玩处女,掩耳不及惊雷霆。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阿兄两持庆州节,十年骐驎地上行。潭潭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儿女。折冲千里虽有余,论道经邦正要渠。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春风旍旗拥万夫,幕下诸将思草枯。智名勇功不入眼,可用折箠笞羌胡。
《
九日登高台寺
》
佚名
-
清代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对酒披襟形独放,凭风落帽笑谁加。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
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
石茂华
-
明代
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
《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
陈师道
-
宋代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
除夜对酒赠少章
》
陈师道
-
宋代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
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
王守仁
-
明代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
辛弃疾
-
宋代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上一页
1
2
3
4
5
6
..
19
下一页
共372首
热门古诗
更多..
沁园春·长沙
秋怀
湖心亭看雪
车遥遥篇
入都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千秋岁·次韵少游
书愤五首·其二
念奴娇·赤壁怀古
我爱听诗
更多..
南乡子·岸远沙平
梅花 / 梅
游山西村
秋怀
山中
清明
沁园春.雪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伤仲永
木兰诗 / 木兰辞
随机显示
换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