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类话题:课桌文化
课桌文化[话题精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你稍加留意,你会发现现在学生的课桌凳上留有各式各样的不同笔迹,有的是格言警句,有的是影星大名,有的是即兴创作……有人称之为'课桌文化'。
请以'课桌文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情感情、发表议论,也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话题精析]
有人说'言为心声'。那么,这些或写或刻在课桌椅上的文字该是一种最不经意的内心独白了。从情感上看,喜努哀乐无所不有;从内容上看,嬉笑努骂无所不包;从篇幅上看,字词句段应有尽有;从形式上看,刻写描贴五花八门。也许其中的某一段文字包含着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也许其中的某句格言正激励着一个学子孜孜以求,也许某个记号已成为监督你的严师益友,也许这些无聊的字画就像桌椅上长了疮疤……说故事也好,表述观点也好,这个'课桌文化'的话题就是要求同学们写身边人、议身边事,只要言之成理,就是成功之作。[佳作选萃]寻找'课桌文化'
湖北 徐 振 自从鲁迅先生小时候在他的课桌上刻下一个'早'字后,这风格便开始影响历代的莘莘学子,经过几代人的更新改造,就成了我们现在课桌上的'文化'了。
'课桌文化'真是广泛,在班上走上一圈,你准能看见各种各样的'文化真迹'。
课桌甲:'谢霆锋,《只要为你再活一天》。'很明显,课桌的主人是一个喜欢流行歌曲的人。他一定非常喜欢谢霆锋,不管是喜欢他的歌还是喜欢他的人。有自己喜欢的偶像,当然不是一件坏事,把偶像的歌曲和人名写在课桌上,天天看见当然能显示其'铁'的程度。但这种追星的方式太老土,也没什么内涵,它们与'课桌文化'也关联不大,于是我走向下一张课桌。
课桌乙:'上课认真听讲,不讲小话。'嘿,这句话写得好。这不是跟当年的鲁迅先生一样吗?该课桌的主人肯定是上课讲小话被班主任抓住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于是决定'痛改前非',立志以后再不讲话,但又怕管不住自己,所以在课桌上写下这么一条刻骨铭心的语录,时刻提醒着自己。这主人的主张和决心真让我佩服。但我从这句话也看不出什么'文化',于是我的视线继续往前探寻。
课桌丙:'他们怎么这样对我,我不活了!'哇!这种话也写得出来。课桌真是让主人发泄的好地方!这主人受到委屈之后怎么不把这桌子打几下,或干脆把桌子拆掉算了。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厉害,什么都敢往上面写。就算这主人真的受委屈了,也不应该不活了呀。唉,不知道这课桌的主人现在还在不在人世。我向这桌子鞠了三个躬后,走向另一张课桌,寻找真正的'课桌文化'。
课桌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是我要找的'课桌文化'吗?这句话跟前边几张桌子上写的话相比有什么不同吗?前面的都是凡人凡言,而这一句就是名人名言?也许本段文字的执笔者在涂鸦之时,曾受到旁人的劝阻,而他恰好堂而皇之地'走自己的路',哪管他人怎么说呢?这就比前边桌上的内容有'文化'些吗?
走了一圈回到自己的座位,我仍在琢磨:什么样的文字才算得上真正的'课桌文化'呢?
看来是找不到准确答案了。我颓然地坐下来,忽然发现桌肚里别有洞天:文--文人、文雅、文明;化--画、划、话。看起来没什么章法,但这起码告诉我,如果不文雅、不文明、无论怎样画、怎么划、什么话,都不能称其为'文化'。
我恍然大悟。 '课桌文化'兴衰记
湖北 杨帆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从夏商周到元明清,再到如今高新技术发展高潮迭起的信息时代,文化都起了贯穿始末的'脊髓'作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中,'课桌文化'悄然复兴……
瞧!三味书屋刚学完,课桌上已端端正正刻满了'早'字,这'刻录文化'便呈燎原之势,蓬勃兴起。
只是乱刻乱划毕竟对桌椅损伤太大,也有损'文化创作?quot;们爱护公物的'良知'。于是取而代之的便是'涂鸦文化'。从'到此一游'到'××是个大坏蛋',无论是个人情怀还人间恩怨全跃然桌上。既免去了与人争斗时浪费不必要的唾沫星子,也节省了作文本上搜肠刮肚凑出的汉字个数,还不用担心写了错别字有人打个大红叉,妙哉!
而后,'作弊文化'相继延生。即以桌面为草稿纸,专写不认识的字及不会写的答案。但倘若就这样明目张胆,只恐怕桌子主人世间脸面也要有几分红晕吧。于是,'作弊文化'转入'地下组织'。你可别小瞧它,不论在'安全系数'还是在'隐蔽性能'上都要保险得多,况且还具备了先进的求救信息传输功能。听!'咚--咚咚!'不用说,又不知哪位仁兄卡在十二题上了。'咚咚!'嘿,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用说,选b,我也顺手飞快地记下了答案……
方案虽精细完美,但长此以往老师也有所发觉。于是偶尔拍几下讲台,吼几声:'讲什么话。'其实鸦雀无声。
历史在进步,在演化,'课桌文化'也在飞速发展,它已并不局限于过去哪些小聪明、小把戏上了。随着一批有天份的大脑的'音乐细胞'被开发,它便以它强大的优势占据了全部'课桌文化',于是什么词、调、名就会任着圆珠笔、铅笔、涂改液甚至不分青红皂白的颜料铺了上去。还有名路明星相继抢滩登陆,并被粘贴得严严实实。那张伤残最重的桌子终于因为面目可憎被剔?quot;革命队伍',在废弃的杂货仓库低声呻吟。虽然我早已明白自生自灭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在'课桌文化'遗址上那深深的刀刮痕与零星的橡皮屑中,我觉悟的东西似乎更多了一些……
第二天,幸存的课桌全部暴露出了它那历史的疮疤,显得十分凄凉。'课桌文化'?不!这一切全都结束了。放眼望去,洁白的墙角一撂皱巴巴的明星照片以其极不协调的对比映入我的眼帘……
看到这些,我马上又泛起重生般的快感。漫谈'课桌文化'
湖北 周游 现在中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与之成正比的是,课桌也变?quot;丰富'起来。于是,一种'新世纪的新文化--课桌文化'诞生了。
鲁迅先生在桌上刻过'早'字,也在桌上贴过'君子自重'的字条,这也许是'课桌文化'的发轫之作吧。
插一句,倒也不是什么讽刺对比--我曾见过在桌上刻'早'字的人,但他一星期迟到了三次;我也见过在桌上写'勤奋、刻苦学习'的人,但每次的'酣睡交响曲'总是从'勤奋、刻苦'外传来的。
相对的,现在课桌上的东西就有内涵多了--当然,除开那些歌词、歌曲名以及'谢霆锋我爱你'之类的崇拜派。这也分派?当然。如愿派的'绝不让拜仁慕尼黑的主力××勒×德打替补',志向派的'克林斯曼能办到,我也能办到',狂人派的'我欢呼我的杀气/我痛恨我的上帝/我蔑视我的敌人/我感谢我的朋友',以及抒情派的'风雨过后不见得有美好的天空,不是天晴就会有彩虹'。这个落款很特别,倒不是什么阿牛阿马的,而是一个近乎搞笑的名称--文星监狱。
就是这种'课桌文化',你肯定见过,说不定还在创造它。没错,它正悄悄地在学校中扩散开来,席卷着一切,于是'文化'从课桌上转移到了课桌肚里、椅背上、墙上甚至门上。
'课桌文化'是一块心的留言板。那么为什么要写在课桌上?如果写在墙上、门上,清洁工一来就'干干净净,不留污渍';如果写在黑板上,能'观赏'到它的毕竟只有少数人;如果写在随笔本上,又要拿本子给人'鉴赏',似乎有一点不好意思及班门弄斧的感觉。惟有写在桌上,清洁工弄不走--他不可能铲来桌面吧;惟有写在桌上,似乎不经意却又实实在在地给路过的人'观赏';惟有写在桌上,不必担心本子花落谁家,不会遗失--但有失传的可能,它可不会'流芳百世';惟有写在桌上,可以让更多的人甚至下一批下下批学生们'观摩鉴赏'。那还有什么不写在桌上的道理呢?
它如同莽莽野草,在烈火燃尽后又不断涌出。甚至青出于蓝,数量不减反而增多--这好像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呢?
可曾想起过大禹?虽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一万精兵打一个将军,打不过就说过去了。在长江入海口处'土掩',后果也可想而知。大禹治水,采取疏通之法,化整为零,如同将一捆火柴解散再一根根折断--当然我的意思不是叫老师把同学一个个地叫出来说弄干净桌子否则怎样怎样,而是找出它'堵塞'的原因再疏通。例如弄几个留言板,让同学之间想互交流什么的--但这官方的东西肯定不如民间的开放、自由、方便,所以这留言板也仅是个'招安'的幌子。
看来,'课桌文化'还是有它产生、存在和延续的必然性的。[评析拓展]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作文话题。三篇习作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对'课桌文化'的感受。《寻找'课桌文化'》以'寻找'为线索,列举出寻找到的种种'课桌文化'的表象,最后自然点明:课桌上,找不到真正的文化。《'课桌文化'兴衰记》采用全景扫描的方式记录下课桌文化的产生、发展、繁荣与衰败的过程,告诉我们凡不合理的都不会长久存在的。《漫淡'课桌文化'》在掌握大量素材的基础上旁征博引,却也左右逢源,既谈到了'课桌文化'产生的背景,也介绍了其'昌盛'的胜状,同时也论述了其发展的方向,既有辛辣的讽刺,也有正面的忠告。
应该说这三篇习作其实只是同一种写作风格的代表。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刻画生活,引真实可感的材料充实内容,以精粹短小的观点发表见解,自然、紧凑、流畅。你完全可以另辟蹊径:如果你长于叙事,你可以从一则'课桌文化'中引申出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真情故事;如果你善于想象,你可以设定在某一则'课桌文化'中许下一个诺言,多年以后故地重游,不同身份的你自然会感慨良深;如果你工于议论,你可以分析一下'课桌文化'背后的心态、本质,对这种现象进行肥理有据的评说,或指明出路,或评点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