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9-8 插入广告js代码-->
[作文试题 1 ]
朦胧迷离,是夜的色彩;暗香幽远,是夜的芬芳;蝉鸣虫吟,是夜的语言;“山明水秀夜来霜”,是夜的诗篇;“嫦娥奔月”,是夜的故事;《春江花月夜》(曲),是夜的旋律;《深山夜图》(图),是夜的画卷……
神秘的夜,充满着浪漫,充满着诗意。可观、可嗅、可听、可读、可品……
学校文学社将开展以“夜之韵”为主题的语文学习活动,上边的文字是这次活动的宣传语。在这个活动中,同学们可以展示语文积累,可以开展阅读欣赏,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可以组织艺术交流,……那一定会是一段快乐而又充实的语文学习经历。请你设想一个或一组你和同学们参加“夜之韵”主题活动时的精彩片段,把它记录下来。题目自己拟,字数在500个左右,文中不要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和文学社名。
提示:可以从某个角度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品味夜的韵味。注意:引用资料要适量。
[试题解说]
开卷考试,既要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能迅速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又要最大限度的避免老师学生的猜题押宝,有效的防止学生抄袭,——这的确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文题中上设计的宣传语颇有诗意,极具煽情,能迅速唤醒学生的写作冲动,又巧妙的拓展了写作内容,开启了写作思路。不过在审题和构思时依然要注意:
一、选材上限定。选材是开放的,你既可以写与夜、月、星星等相关内容的一次或几次语文活动,也可以以夜为背景设计一次赏月、品夜景等语文活动,品味夜景时,你既可以从视觉、听觉写,也可以从嗅觉、触觉等角度欣赏,但一定要是与“夜之韵”相关的语文活动,且一定要有一定的场面(或场景)描写。
二、文体上的限定。试题中“你和同学们参加‘夜之韵’主题活动时的精彩片段”一语已明确暗示此话题宜写成记叙文、叙事散文。当然,你也可写成小小说、剧本。不管你采用那种文体,一定少不了场面描写。其他文体包括诗歌不宜写好。
三、构思上的限定。由于字数上的限制,不管你是写小说,还是叙事散文。开头宜开门见山,直接切入“夜之韵”会场,不容有过多限制。采用小镜头或剧本构思宜直接切入表演的场面,可以节省笔墨刻画人物。
四、表达方式上的灵活多样。考生可以凭借自己的积累、爱好和才情,充分的展示自己的个性及特长。可以说,富有韵味的语言,恰当巧妙的引用,细腻的描写,更容易让文章出彩。
[满分卷]
魅力无穷的《夜之韵》
红色的幕布上,“夜之韵”三个金色大字在灯光闪闪发光。广播里正播放着舒缓的小夜曲。主持人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向舞台。
掌声四起。』
第一幕
俊不好意思的缓缓的站起来:“小时候,我对夜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总觉得夜像一位蒙着面纱的杀手——神秘莫测啊!”
(峻憨态可掬的搔了搔头。刹时,全校学生笑声如潮!)
正在这时,一个胖子颤微微的说:“我可喜欢乡间夜色了!”(老师学生茫然!急切想听下文。可胖子想调大家胃口,偏偏不紧不慢的说。)“因为有月亮的夜晚,我可以看见我的嫦娥姐姐,我可喜欢她了!”
(说完,胖子还在台上做娇羞状。所有的学生晕倒,不少女生做呕吐状!)
胖子在笑声中退场。
第二幕
一位清纯可爱的女生羞答答的吟道:“冷冷的风,淡淡的月,婆娑的树影,是夜的主旋律。在静谧的月夜中,聆听蛙叫蝉鸣,眺望闪烁的繁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岂不快哉!”
(举班欣然陶醉,做向往状!)
另一男生情不禁的赞叹:“神秘的夜空,可爱的女郎,你总给人无限的遐想。凝视着夜空,你的眼神总是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夜的呼吸围绕着我的思维,让我仿佛觉得夜生来就是属于我的!”
(老师带头鼓掌。不少同学被陶醉。几个男生在尖叫!)
第三幕
(数十位学生登台做了精彩的表演。不知是谁把矛头指向语文老师。老师登台,不知他为何感叹!)
老师曰:“儿时,吾与尔等同样爱夜。吾儿时好在夜风中闭上双眼,倾听夜那低沉的倾诉,偶尔听见远处飘来的笛声,更觉得夜色的美妙!”
老师曰:“我太激动了。我的弟子已胜于蓝。我给大家唱一支歌吧!歌名就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
夜的遥不可及是夜的美丽所在,夜的触手可及也是夜的魅力。有了这样精彩的师生联袂演出,学校的《夜之韵》才更美丽。
[评析]三个镜头,三副画面。第一个镜头侧重于展示人物语言的风趣,动作的憨态可掬;第二个镜头侧重表现人物语言的诗意;而第三个镜头是活动中的一个小插曲,有力的切合了文章的主题。人物性格各异,语言挺有个性,写法各有侧重。舞台提示语言精练准确,前有舞台布景说明,后有精彩语句点题,结构严谨。
[作文试题 2 ]
亲爱的同学,看到下面这两组词语,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它们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中提出一个与文化有关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或讲述一个故事,或抒发你的感慨,或发表你的观点。题目自己拟,字数在400个左右,如果写诗,不少于200行。
春节 端午节 饺子 元宵 京剧 风筝 龙舟 春联 中国印 牛郎织女
圣诞节 情人节 麦当劳 巧克力 奥斯卡 摇滚 迪斯科 牛仔 亚当夏娃
要求:话题必须与文化有关。不要简单地选择一个词语,写成类似“春节记事”、“风筝随想”、“话说迪斯科”这样的文章。
[试题分析]
2004年湖北宜昌中考小作文很显然是一个拔高作文题。试题所出示的两组词语对初中而言显然有一定的难度。审题时务必要瞻前顾后,快速的抓住试题中的有效信息,才能审准题。试题中“从中提出一个与文化有关的话题”等文字明确的提醒了学生“联想与思考”范围。仔细揣摩,就不难发现第一组词语与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相关,而第二组则与外国文化相联。而试题要求“不要简单地选择一个词语,写成类似‘春节记事’、‘风筝随想’、‘话说迪斯科’这样的文章”的提示,也巧妙的暗示了考生着眼从两种文化入手,而决不能单纯的顾及其中的一种,否则,就会走题。所以构思时要注意:
一、文体上扬长。考生可以凭借自己的积累、才情和情趣,自由的选择自己所擅长的文体。从这则材料来看,写议论文最易入手,能写成随笔或杂文的也不错;如果你的写作功底不错,也可以写成小小说。
二、文体上创新。写议论文,除了可以写杂文外,还可以用“病历诊断书”、“辩论体”或“关于……报告”。还可以写成“访谈录”等,力求在文体上以新出彩。
三、语言上出彩。写议论文要以思辩见长,更要以文采见长。要多用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多用短句,让文章以启气势见长。
四、构思上求巧。四百字的规定,要求考生写时要直接切入主题,中间要善于剪辑;写议论文时,要多说理,要用事例。
[满分卷]
余秋雨与泰戈尔有个约会
中外文化,在中国打开国门之后,撞出一串串智慧的火花。余秋雨与泰戈尔有个约会,穿越时空,彼此有了亲密的接触。
他们的相遇或许是上帝的安排的,或许是如来佛的巧设。余秋雨举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文化枯旅》,泰戈尔捧着自己的《飞鸟集》,两位伟人在一棵大榕树下见面。
一个人凭着山水风物来寻求文化的灵魂和人生的秘籍,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另一个给予世界人民一滴露水,一丝云彩般的永恒感情,抒发着自由和爱精神,流露着和谐之美。两种不同的文化,顿时碰撞成天边一抹绚丽的彩霞。
我思考着春节与圣诞节为什么共同出现在中国?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中外文化交流永无止境。每一个文化伟人的约会都将成为两个国家甚至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我的面前摆放着《文化枯旅》和《飞鸟集》,摆着《复活》,摆着……我会微笑着捧起所有的文化经典,不管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一个真正爱好文学的人,会爱上世界所有文化瑰宝。
敞开心扉,我们将拥有整个世界!
[评析] 我们惊诧于小作者的包容和大气,我们同样也惊诧于他的丰富想象力。文章在对两个中外散文大家风格一番评价之后,两个问句巧妙的将话题引向深入,结尾有画龙点睛之功。短短的四百来字,不仅让我们欣喜于考生的宽广的阅读面,老道的语言,也再让我们领略了考生的眼界。